和谐对话高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和谐对话高效课堂

闫其波

山东省莱阳市古柳中心中学闫其波

作为一名教师,和谐的课堂不仅是我们教学实践的目标和方向,更是我们心目中理想的教育之梦。构建和谐课堂是在贯彻教材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情绪、效率、纪律和认同为特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堂结构的系统性安排。在现代教育意义上,课程概念“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本质是,在重视教学过程中各教学要素和谐、强调师生思维碰撞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极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够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呢?

一、恢复课堂的本来面目,把课堂还给学生

和谐高效的课堂要关注学情,以学定教。也就是说只有当你的教学针对的是学生时,你的教学才能有效。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好了”的标准一是学生在学,二是学生能不断提高。我们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忽视学生已有的基础,先想当然的设定一个高度,觉得学生应该达到这个高度,学生达不到就是学生不用功或太笨,跟老师没什么关系,这样做的结果导致我们的课堂教学常常脱离学生实际,学生不会的东西越来越多,兴趣逐渐丧失,从而形成了庞大的学困生队伍。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听不懂、想不通,能有学习的兴趣吗?课堂上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以学定教,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有所进步、提高,品尝了进步的快乐,学生就有了兴趣,学生各方面都会有提高。

二、和谐高效的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对学生的唤醒、激励和鼓舞。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持有者、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助者,学生是球场上的运动员,教师是裁判或教练员,课堂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质疑和探究,要让学生自己表达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事实上,大部分学习内容学生是能够自己解决的,学生个体要想达到潜在的发展水平,不仅要得到教师的指导,更多的还要得到同学的帮助,主要是班级里的学习小组。在学生方面,大群的伴侣不仅可以产生效用,而且也可以产生愉快;因为他们可以互相激励,互相帮助。一个班几十人,已有知识状况、注意力水平参差不齐,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必然导致教学的低效,小组学习是解决这一症结的方法之一,班级划分学习小组时可分为两个层次:同桌2人为一个小学习组,前后4—6人为一个大的学习小组。小组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既可以是讨论,也可以互相提问识记,还可以互相讲解学习内容,如果学生不仅能够“听明白”和“想明白”,还能够把问题或知识讲清楚,那才是真正的学会了。小组学习的优势是明显的。

三、和谐高效的课堂应以问题为中心

我们应明确: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生成性的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才是和谐高效的课堂。课堂要以问题为中心,而“问题”是学生“先学”后产生的,并随着课堂进程可能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生成的,不是预设的,是生命个体得到高度关注的产物,而教学的有效性也正是体现在这点上。以往一上课,老师问学生昨天留的作业做了没有,做的(或没做的)请举手,(老师简单评价几句后)下面我们看××题,接着就开讲了。这样的课堂无论老师布置的学习内容完成与否老师都是要讲的,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只是应应景,试想,学生没做,你讲能有多大效果?进一步思考,学生做了,但是你没有收集问题,你不知道学生已知什么,学生未知的是什么,学生有什么需求,你的课堂能实现和谐高效吗?因此,当学生自学后,课上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师精心设计题目,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达到信息反馈的目的,在操作中采用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等方式了解学情。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创造一切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

四、和谐高效的课堂应体现出人文的思想和活动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每一名教师都应该真心地走进学生,真情地亲近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平等而理解地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在这种师生关系下,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高效教育。把微笑、鼓励带进课堂。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通过微笑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该是‘阳光’,要先让自己的心年轻起来,快乐起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带着微笑和童心告诉学生: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在课堂上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把微笑带进课堂,给每个学生以宽松、尊重、支持、鼓励的发展空间,使他们在课堂中感到身心愉悦。情感的沟通架起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之桥,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构建起了和谐的课堂氛围。而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老师的鼓励。当你恰当地鼓励时,你就会从学生的脸上看到自信与喜悦。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善思多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对学生发言中,有新意,有独特见解的及时给予评价,这样做不仅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而且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