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9-19
/ 2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李娜

李娜

(河北省涿州市医河北涿州07275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9-1256-01

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能使患者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必须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状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使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手术,利于疾病的恢复和身体的健康。本文对2005,10~2011,4共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重点观察100例手术患者,其中67%为农村患者,33%为城镇居民,男71例,女29例,年龄6~88岁,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3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55例,臂丛麻醉15例。

2心理特征

2.1恐惧、紧张、焦虑: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紧张、恐惧、焦虑是最常见的应激反应。住院患者从熟悉的工作家庭环境来到陌生的医院环境,往往精神过度紧张,表现为坐立不安、失眠、头晕、血压高、不自主的震颤、心悸、出汗等。产生的原因有:患者对手术不了解或期望值过高;有些患者有接受手术的心理准备,但手术室的特殊环境刺激患者产生恐惧的心理反应;还有患者对手术人员的信任不足或医护人员对患者的鼓励不够,以及医护人员不恰当的言行使患者误解而产生紧张和焦虑,高度的不良情绪不仅增加患者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还对手术带来不利影响。

2.2抑郁、渴求:抑郁是心理上的一种损失感,该类患者主要表现为忧愁、多虑、情绪不稳定。农村患者担心医学费用高、经济负担不起,同时还总是渴望由技术高超的医生为自己手术。

2.3激动、抑制:由于恐惧导致心理压力过大,无法忍受,常采取自我解嘲的方式,在推进手术室途中就痛苦流涕,多见于儿童和女性患者。抑制心理多见于大手术和中老年女患者,对手术有一种神秘感,把手术看得特别可怕,想起刀子、剪子、血就发抖,患者表现为神经抑制,反应迟钝、肢体活动僵硬不灵活、鼻尖出汗、双手下意识紧握床单等[1]。

2.4产妇心理:即发生在剖腹产患者,尤其是渴望知道婴儿性别时,有的多言多语,显得特别高兴;有的沉默寡言、暗自垂泪,担心面对长辈遗憾的面孔。

2.5疼痛:疼痛是患者最担心的问题,患者多希望术中多用些麻药,才能消除恐惧,减轻术中术后疼痛,疼痛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与患者对手术的态度、注意力、药物耐受性、有无暗示有关。

3心理护理

3.1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应始终贯穿在护理过程中,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一天应到病房看望患者,做好解释安慰工作,讲清手术的意义和注意事项,使患者和家属正确对待手术。手术实施前,必须争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并向他们详细介绍本病的性质、发展与转归。说明有时能在麻醉和术中术后发生一些意料不到的情况,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充分理解,以积极态度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抢救治疗。了解患者的近期情况,向患者解释术前禁水、禁食的目的,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都要用亲切的语言和和蔼的态度耐心解答,为接受手术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对于急诊手术患者,向家属说明病情和延误手术的后果,积极实施术前准备,取得家属配合。这些心理上的准备,可使患者正视现实,稳定情绪,对控制术中出血量和预防术后感染都是有益和必要的,更好地顺应医护计划。

3.2手术中的心理护理:手术室护士去病房接患者时,态度一定要和蔼,动作一定要轻柔,来到手术室,由于患者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所以手术室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材要隐蔽,手术室内温湿度适宜,温度控制在20~24℃,相对湿度为60%~70%。做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创造安静舒适的手术环境。语言是心理护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护理人员应端庄大方、态度和蔼、言语亲切,使患者产生安全感,护理人员美好的语言,对患者产生积极作用,和患者谈些轻松愉快的问题,分散其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术中应注意倾听患者主诉,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当患者过度激动哭泣时,应给予安慰,也可诱导别的话题,手术室内不应闲谈嬉笑,也不要窃窃私语,相互之间谈话的声音应轻柔和谐,不要谈易使患者误解的话,以免引起某些心源性疾病,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只有这样,使语言在心理护理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取得患者合作,才能更利于手术进行。

3.3手术后的心理护理:患者手术结束,护送患者回病房,及时告知手术效果,首先要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后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手术进展顺利,目的已达到,只要忍受几天切口疼痛的痛苦,就能很快恢复健康,胸腹部手术患者,鼓励他们大胆咳嗽排痰,并告知他们适当的活动,伤口是不会裂开的,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护士应体察和理解患者的心情,从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比如术后6h内给止痛药,还可以用暗示或听音乐来减轻疼痛[2]。此外还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家属的配合,共同搞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手术室护士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对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使每位手术患者都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更好地配合做好手术,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司桂芳,薛煜萍.谈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08,20(19):341.

[2]王晓光,马克美,祝有菊.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2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