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诊治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小儿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诊治体会

李珍环

湖南省宜章县中医医院424200

摘要:目的探究奥司他韦对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6例流行性感冒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与相关辅助检查情况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在常规的退热治疗上,对照组采用金刚乙胺进行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奥司他韦进行口服治疗,并对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P<0.05);观察组患者在48小时内有38例患者退热,平均退热时间为2.0天,对照组患者在48小时内有24例患者退热,平均退热时间为2.6天(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奥司他韦对小儿流感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金刚乙胺,适合于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流行性感冒;诊断;治疗

流行性感冒也就是常说的流感,因流感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1]。此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较快的传播速度,传播途径也各不相同,很容易导致部分爆发流行。儿童的抵抗力相对差,免疫功能还不够完善,所以更容易感染流感。相关报道显示[2],儿童对流感的感染率是成人的1.6—3倍左右,如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对患儿的康复与疫情的控制情况都存在直接的影响。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儿童流行性感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奥司他韦治疗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具体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6例流行性感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54例,女性42例;年龄最小的为3个月,年龄最大的为5岁,平均年龄为(2.2±0.5)岁;患病最短时间为1天,患病最长时间为5d,平均患病时间为(2.5±1.2)d。全部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发热、乏力以及肌肉酸痛等相关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并伴有高热78例,中度发热18例,还伴随恶心及腹泻表现为水样便患儿22例,颜面部存在潮红以及结膜充血患儿18例,扁桃体肿大患儿28例,肺部干鸣音患儿28例。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与相关辅助检查情况将全部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儿在性别以及病程等方面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一定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都需要注意勤饮水,补充维生素C。对于体温超过39℃的患儿而言,需要口服布洛芬进行退热治疗,其余患儿进行有关的物理降温。对照组患儿采用金刚乙胺口服液进行治疗,用量为5mg/Kg,每日一次。观察组患儿在采用奥司他韦治疗进行治疗,每天每千克口服4mg,每天两次,两组患儿都进行1个疗程(5天)的治疗。并对两组患儿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发热、鼻塞以及乏力等流感症状的恢复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

1.3诊断标准

选取患者全部符合《传染性疾病防治法规范》中的相关标准,具体表现为:(1)发病较急,病程不足3d;(2)具有发热的症状,体温超过39℃;(3)伴随上呼吸道感染的相关症状;(4)症状表现为全身酸痛、乏力,咽部干痛以及肺部可闻及干鸣音等;(5)经过实验室检查结果表明流感病毒呈现阳性。确诊需要与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以及病原学相关检查共同进行。有明确的流行病史与以上临床症状以及体征结合病原学检查已确诊。

1.4疗效标准

治愈标准为患者经过治疗后流感症状与体征,实验室相关辅助检查,病原学检查都恢复至到正常标准水平;显效的标准为患者经过治疗后流感症状与体征都存在明显的改善,实验室相关辅助检查,病原学检查都基本恢复,但还没有恢复到正常的标准水平;进步的标准为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好转程度不够显著;无效的标准为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存在加重的现象。

1.5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s)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技术资料用%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详见下表1。

2.2两组患者退热情况与不良反应情况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48小时内有38例患者退热,平均退热时间为2.0天,对照组患者在48小时内有24例患者退热,平均退热时间为2.6天,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情况。

3讨论

儿童流行性感冒一般情况下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3]:(1)0.5—3岁属于高危人群。不足0.5岁的婴儿感染情况较低,0.5—3岁儿童由于免疫功能还没有完全发育,体液免疫到3岁才能够达成人的水平。感染后病情通常较为严重,预后不良;(2)存在较多的并发症,儿童流行性感冒一般会合并肺炎以及中耳炎等相关症症;(3)感染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单纯型;另一种为肺炎型。单纯型流感的症状不够显著,容易被严重的全是症状所覆盖。肺炎型流感一般情况下会合并肺部干、湿啰音或哮鸣音等,但没有肺实质的变化。

根据上述特点,小儿流感的确诊还需要与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病原学结果进行有效的结合。普通感冒的相关症状,主要有发热的现象。有肌肉酸痛表现时,高度考虑为流感。此外,流感病毒对人体入侵以后,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内不断复制、繁殖以及传播。早期的诊断与治疗更多强调在发病3—4d内用药,所以,需要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以及高灵敏度的诊断方法。相关临床实践中,还需要对疑似患儿进行及时的拟诊,便于早期治疗。

现阶段,临床对抗流感病毒的药物主要有M2膜蛋白离子通道阻滞剂—金刚乙胺与NA抑制剂—奥司他韦[4]。金刚乙胺根据对病毒脱壳过程的有效阻滞,进而将病毒的感染力有效降低。但此种药物只能对甲型流感病毒效果较好,对乙型流感病毒的效果不佳。奥司他韦根据对流感髌骨的神经氨酸苷酶的有效抑制,进而对病毒正常的凝集以及释放功能进行有效的抑制,使病毒的脱落有效的降低,对病毒的复制循环进行干扰,对甲型与乙型流感病毒都有明显的效果。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奥司他韦对小儿流感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金刚乙胺,适合于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政玫.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护理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2):160-161.

[2]王成中.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75例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4,(24):48-49.

[3]张春红.痰热清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79-80.

[4]刘志懿,夏楠.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抗病毒治疗对策[J].工企医刊,2013,26: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