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质课中寻“优”求“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0
/ 2

从优质课中寻“优”求“质”

李军

山东省荣成市世纪小学264300

现在各级各类的优质课评选非常多,从这些优质课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线教师的辛苦付出,同时在听了这些优质课后,我想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值得商榷的方面:优质课要“优”中提“质”

1.课堂评价中上演独角戏——课堂不是教师个人的舞台,应该上演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精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课堂教学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我们依然非常遗憾地看到,有的课堂“只见”教师“不见”学生,课堂成了教师的“秀场”;有的课堂“只见”学生“不见”教师,教师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评价是达成教学目标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学生的参与程度也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这就要求在课堂上的每个环节,老师都要让学生参于其中。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都追求精彩的课堂,殊不知没有脱离教师的单纯的学生“精彩”,也不会有不顾学生体验的教师“精彩”,真正的精彩课堂所体现的必然是师生共同的精彩。

2.课堂提问绕圈子——课堂提问不能准确定位,过于空泛,不着边际。讲课老师基本都注意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思考,引出新的教学目标。但是有些问题教师问得不科学,导致学生无边际地回答。有位老师在准备讲解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时,提问了一个问题:我们在什么时候见过插入图片?学生一:以前老师上课时用过。学生二:以前网上见过。其实老师的本意是想让学生回答以前在word中学习过插入图片。很显然,学生的回答并不是老师所需的。课堂时间有限,如果每个问题都这样绕来绕去的,还谈什么课堂效率?

3.课堂教学“齐步走”——课堂教学没有体现分层教学的理念。信息技术课堂的纪律问题是让我们很多老师头疼的问题,很多时候在布置练习任务后,有些学生或者打游戏,或者互相打闹。反思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情况是因为部分学生“无事可干”而导致。在教学中,老师所设定的课堂练习往往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水平而设计的,没有兼顾到学有余力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后,有相当长的自由时间,所以就各自“自由发挥”了。新课程理念提倡把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但这个自主是要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比如老师可以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上设定一个提高练习,以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去自主探究。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激励其他学生以加大学习步伐,以便有“深造”的机会。

二、值得肯定的方面:优质课中“优”中有“质”

1.课堂语言有激情,练习提示显神威。例如在讲授《幻灯片的制作》一课时,通过一组山东风景的图片文字介绍导入,最后定位学生做小导游,制作介绍青岛的幻灯片。有位老师能讲出精彩的不同。她在导入时首先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请上车,坐好了,我们出发!这句话让听众不觉精神振奋,随着一张张幻灯片的出现,在导游(老师)的介绍下,好似真的进入了美景之中。在赏遍山东美景之后,导游(老师)又以一句话点睛:玩了一圈,该回家了!最后定位学生的家乡青岛,由此而引出课题。每个环节都能看出老师的匠心独具,比如任务一是让学生插入幻灯片主题,然后提示:能让它变漂亮点就更好了,你一定行!任务三是请将插入的图片调整到合适的大小及位置,相信你是最棒的!这种方式既让学生明白了练习要求,又在无言中鞭策着学生,使学生始终充满着自信,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2.课堂练习讲整合,各取所需见成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需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做好学科整合,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是一个可以对他的学习和生活有更大帮助的工具。来自章丘的张老师讲授了一节:我最喜欢的课——画图技巧大比拼,在最后的练习设置得特别精彩。老师根据不同科目的特点,分别设计了练习题,比如设计的科学学科的题是看云识天气,让学生把不同图片和它所代表的天气特点一一对应起来;与英语学科相关的题是让学生把英语单词与它对应的图片一一关联起来……这样的习题设置给了学生极大的自主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在学习本节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巧妙地搭配了其它学科的知识。

3.情景导入有门道,既能激趣也能维趣。《“自定义动画”的使用》是淄博桓台实验小学魏老师的一节课,她创设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境——《新龟兔赛跑》,借谜语导入故事角色——兔子和乌龟,引导学生进入故事中。老师出示课件引导同学观察兔子和乌龟的动画效果,随着故事情节的层层深入,穿插三个任务:(1)如何让可爱的兔子飞快进入到幻灯片中,让乌龟缓慢进入;(2)如何让兔子和乌龟一起跑;(3)如何实现兔子跑得快,跑得远?乌龟跑得慢,跑得近;让学生自主学习“设置动画效果”的知识点。因为是新龟兔赛跑,在比赛路上遇到了一片萝卜地,比赛的结果设置了悬念,要同学自编故事结尾,进入创编故事环节,也就是学生动手操作设计的过程。最终伴随不同故事结尾的展示,整堂课学习氛围达到高潮,点评学生作品,结束本课。精彩之处在于故事贯穿整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带着兴趣学习,深入教师创设的情境,充分感受学习平台带来的乐趣,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4.课堂细节求关注,计算机桌面藏玄机。在计算机教室里,我们通常会贴上很多规章制度,以此规范学生的上机行为。这次听课所在学校计算机机房的桌面都设成统一的,上面是一个坐姿规范的小学生上机画面,画面右边则用黑体清晰地列出了每节课老师需要交代的内容。每当下课前,学生在关闭操作窗口后,都会回归桌面,然后看到的就是下面需要做的事,需要注意的事,这样不用老师再三嘱咐,润物无声,学生的良好习惯就自然养成了。

总之,一节课是否称得上优质课,要看很多方面。我们所要追求的是“优”中有“质”,既要让人看到表面的精彩,又能让人体会到课堂内部蕴含着丰富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