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2

浅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观察

付书保

付书保

洛阳市嵩县教育局,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作文;培养;途径;观察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5-0000-01

鲁迅先生在《给董永舒》结尾处写到“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看来观察在提高写作水平的习作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会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教给学生有关的观察知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调动学生感知能力,明晰观察方式

事物的表象总以一定的形态存在,具有可见、可闻、可触的直观性特点。人们通过观察便可知道事物的直观性特点,观察就是积极开动所有感官,对事物产生多种感觉的心理效应,让众多表象进入大脑,形成完整的印象,为文章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要想获得充足的习作材料,写出充满生活气息,富有真情实感的好作品,光靠视觉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调动五官,也就是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一齐工作。小学生习作大多基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因此,让学生进入习作天地的大门之前,就要先让学生学会调动学生的感知能力,明晰各种观察方式,学会运用自身眼、耳、口、鼻、手,来帮助自己感知事物的本质现象。

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体还具备这么多可以利用的条件,我倡导学生开展“观花”活动,即要求每个学生在生活中找一种花观察,观察花开的整个过程,看看从花蕾到盛花期,再到花落时,花儿所表现的不同形态,包括形态、颜色、香味以及相关的场景。有位学生写了他家门前一棵槐树开花的场景,他在文章中写道:“春天来了,一夜春风我家门前的槐树枝叶间突然像听了谁的命令似的齐刷刷长出了一串串青淡的花蕾,每个花蕾蚕豆一样大小,饱满而柔软,还泛着淡淡的的绿意,让人一看上去就想咬一口,臆想其中一定有美妙的甜蜜。”“槐花开了,一朵朵像素雅的小白喇叭裙,细小而金黄的花蕊坦露在灿烂的阳光下,蜜蜂轰炸机编队开始在花蕊间不分班次地轮番降落或起飞,花香便在蜜蜂降落和起飞的过程中溢散开来,于是我家的小院就浸泡在了如梦如幻的甜蜜的花香中了。有必要说明的是,当我看到这位学生描写槐花的语句时,内心被震动了,他平时是个马马虎虎的小朋友,什么事都粗手粗脚的,但却写了如此细腻的语句关实让我惊讶不已。特别是写“每个花蕾蚕豆一样大小,饱满而柔软,还泛着淡淡的的绿意,让人一看上去就想咬一口,臆想其中一定有美妙的甜蜜。”和“蜜蜂轰炸机编队开始在花蕊间不分班次地轮番降落或起飞,花香便在蜜蜂降落和起飞的过程中溢散开来,于是我家的小院就浸泡在了如梦如幻的甜蜜的花香中了。”的句子,小作者如果不是充分运用自己的眼睛、鼻子的功能,调动自己的观察力,那么就写不出如此形象动人的语言。

学生是灵动的,只要我们让学生明晰自己身体所具备的感知能力,大胆给他们提出具体的要求,他们会为了得到结果,千方百计长办法,找办法的过程中,就会不由自主地用上各种观察的方式。所以,只要能提供一切机会给学生,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中的具体细节,就能极大地发挥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观察的功能。

二、调整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多层次观察事物

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因为如此,引导学生观察就不能有所限制,不同的事物或者同一个事物选择不同的观察角度,所处的位置不同,所观察的结果也不尽相同,我们正是要鼓励学生在观察时学会变换角度,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时,除了要系统地感知事物的各个方面,还要变换观察点多层次地观察事物的各个方面和各种关系,这样才可以使他们的习作逐渐丰满起来。

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课文作者的观察方法:如让学生细读《爬山虎的脚》中“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句子,仔细体会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从而养成细腻的观察方法。

三、从生活中挖掘习作资源,培养学生找准观察切口

对观察的指导不能单纯靠空洞的理论说教,离开具体的生活,教师的指导就没有着落。要把知道落到实处,应该有计划地积极开展课内科外活动,在具体的活动中知道学生观察什么,怎么观察。生活,唯有生活才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观察元素。观察是对周围世界事物和现象的有意识、有计划的察看、了解。写作的观察不同于一般的随意“观看”,它需要观察者仔细专注地察看对象的特征,并的对这些特征作出自己的分析、评判、选择、记忆,使之成为自己的第一手有价值的写作材料。

为了让观察与写作更好地结合,我曾布置学生写《我的父亲》,很多学生不会作细致客观的观察,只会写“我的父亲很慈祥”、或者“我的父亲很严厉”、“父亲是我家的依靠”之类空洞的句子,到底如何慈祥,如何严厉,怎样成为家庭的依靠,写不出来。相反,同样写《我的父亲》,有个学生则善于用心观察,从日常生活的细致处观察父亲。他发现——“父亲送他上学很奇怪,总是拉着他的手走在左边,有时他想走在父亲的左边,父亲总是把他拉在右边,他很不解,后来问父亲原因,父亲只说了一句话,左边距离来往的车太近,我走在你的左边,可以时时保护你的安全!他一下子明白了,原来父亲是在用自己的身体做一堵爱心屏障啊!他更加爱父亲了。”这个学生就因为善于用心捕捉“父亲送他上学很奇怪,总是拉着他的手走在左边”这一虽不显眼却平凡见伟大的生活小节,将父亲的爱写活了。我以这个浅显例子启导学生,使学生更理解细致观察的重要性,结果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经过这样分析之后,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把平常的一些细节写了下来,令一些看到自己孩子习作的家长感动不已。

对小学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要求不易太高,应根据学生年龄发展的特点开展,在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步骤、方法、原则和注意点以后,还要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得以提升。小学生养成了观察的习惯,就会细心地观察身边事物的发展变化、事态的发展,通过多看、多思、多记,获取习作材料,丰富写作内容。更为可贵的是,当他们的观察能力和习惯提高之后,他们会随着个人年龄和阅历的成长,真正掌握一种敏锐的观察技能,从而提高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