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西部西北大风气候特征及发生的机制研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南疆西部西北大风气候特征及发生的机制研究分析

热孜瓦古·孜比布拉1尼加提·孜比布拉2努尔比亚·吐尼

(1新疆喀什地区气象台新疆喀什844000;2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气象局新疆伽师844300)

摘要:根据南疆西部1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16年55a大风逐日观测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南疆西部的大风天气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再选取1980—2016年出现大风的天气过程,利用NCEP/NCAR逐日四次再分析资料(分辨率1°×1°),对南疆西部产生大风的天气形势、环流特征、物理量场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表明,南疆西部大风日数整体上呈减少趋势,并通过0.05显著性检验,按年代际变化来看,80年代以后平原及山区大风日数明显减少,按季节变化来看,春夏季为大风高发期,按月际变化来看,5月、6月大风出现概率最大。根据影响系统的不同将500hPa环流分为西伯利亚低槽类、巴湖低(涡)槽和中亚低(涡)槽类三种形势。

关键词:南疆西部;西北大风;环流分型

引言

新疆是中国盛行大风的地区之一,大风日数多,风力强,持续时间长,对工农业、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造成极大危害,成为新疆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南疆西部三面环山,北有西天山,南有昆仑山,西有帕米尔高原,海拔均在3km以上,东部则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喇叭口的特殊地形,狭管效应明显,造就了多大风的气候特点。翻山大风是一种较强的常伴有沙尘暴和寒潮的灾害性天气过程。近年来,南疆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喀什作为南疆重镇,在加快经济特区发展的背景下,春播春耕时节大风的频繁出现对农业、交通、城市设施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本文选取1961-2016年南疆西部1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55a大风观测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南疆西部的沙尘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做t检验。

另外选取1980—2016年3个观测站以上出现大风的天气过程,NCEP/NCAR逐日四次再分析资料(分辨率1°×1°),整理其环流形势,归类分析大风出现物理机制,并找出预报指标,来提高对西北大风天气规律的认识,提高预警监测能力,减少大风对社会、经济、生产带来的危害。

1资料和方法

本文选取1961-2016年南疆西部1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55a大风逐日观测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对南疆西部的大风天气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另外选取1980—2016年出现大风的天气过程,NCEP/NCAR逐日四次再分析资料(分辨率1°×1°),整理其环流形势,归类分析大风出现物理机制,并找出预报指标。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将一日中瞬时风速≥17.0m/s或目测估计风力≥8级定义为一个大风日,在统计大风日数时,以20:00为日界,当某次大风过程跨越20:00,按两个大风日数统计,根据一天内出现三个站以上的大风作为一次大风过程。季节划分以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次年2月为冬季。

2大风气候特征分析

2.1大风日数空间变化

南疆西部1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16年大风日数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山区及浅山大风日数明显多于平原,北部多于南部,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减,其中两个大风高频中心出现在吐尔尕特和塔什库尔干年均大风日数>35d,而平原巴楚和皮山为大风低频区,年均大风日数为2d,其次为东南的莎车、泽普、叶城和麦盖提,年均大风日数<6d,北部的喀什、伽师、岳普湖、阿图什相对其他平原略多8~12d。

2.2大风日数时间变化

2.2.1大风日数年际变化

根据南疆西部特殊地形,平原及山区分别选择喀什、莎车、巴楚及托云站为代表站做大风日数距平曲线(图略)),可以看出大风日数年际振荡趋势基本一致,只是振幅有所差异。近55a南疆西部大风日数变化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以1980年代中期为界,之前大风日数以正距平为主,之后以负距平为主。北部山区托云和浅山区喀什站振荡幅度较明显,喀什站1984年以后为负距平,但是2014年以来大风日数明显上升为正距平。托云1980年以前基本上正距平,1981年至2005年为负距平,2006年至2014为正距平,2015年以来又是负距平。大风日数最高值出现在1970年托云站为135d。喀什站大风日数最高值出现在2014年为46d。

大风日数整体上均呈减少趋势,倾向率北部最大,其次是南部,东部变化趋势不大,其中岳普湖线性倾向率最大4.408d/10a,其次是喀什3.297d/10a、英吉沙3.129d/10a、托云3.006d/10a、南部莎车2.304d/10a、东部巴楚0.094d/10a。对曲率做t检验,除了巴楚没通过显著性检验外,其余站均通过0.05显著性检验,说明大风日数减少趋势较明显。

从季节分布来看,南疆西部春、夏季为大风高发期。春夏季大风日数占总大风日数的41%~52%,而冬季大风日数平原为0~5%,冬季莎车、叶城、皮山站未出现过大风,秋季大风日数平原为5~11%。图1分别取喀什地区偏北(喀什)、偏南(莎车)、偏东(巴楚)及山区(托云)四个代表站分析大风季节特征,可以看出偏北喀什、山区托云和偏南莎车夏季大风日数最多,分别为45%、36%、50%,而偏东巴楚春季大风日数最多,占总大风日数的49%。

图2近55年喀什地区大风日数月际概率分布

从月际变化来看,5月、6月出现大风概率最大,其次是7月、4月。同样取喀什地区偏北(喀什)、偏南(莎车)、偏东(巴楚)及山区(托云)四个代表站分析大风月际变化特征,可以看出偏北喀什5月出现大风概率最大22%,其次是6月20%;偏南莎车6月出现大风概率最大30%,其次是5月28%;偏东巴楚5月出现大风概率最大25%,其次是4月19%;山区托云为6月、7月14%,其次是5月13%。从历史统计资料来看,喀什1月未出现过大风;莎车1月、2月、11月、12月均未出现过大风;巴楚1月、12月未出现过大风。

3大风天气环流形势及各项指标

3.1大风天气环流形势

选取1981年—2016年以来南疆西部出现的大风天气过程NCEP/NCAR逐日四次再分析资料(分辨率1°×1°),三个国家气象观测站以上出现大风为一次过程,共有73场大风天气过程。通过分析NCEP/NCAR逐日四次再分析资料,根据影响系统的不同,将这73场大风天气环流形势分型,得出500hPa环流分为西西伯利亚低槽类(a)、巴湖低(涡)槽(b)、中亚低(涡)槽(c)等三种环流形势,其中西西伯利亚低槽类占55%、巴湖低(涡)槽类占23%、中亚低(涡)槽类占22%。

图3影响南疆西部大风天气三种典型环流形势

(a为西伯利亚低槽类、b为巴湖低槽类、c为中亚低涡(槽)类)

三种环流形势中,a类大风天气影响系统为西伯利亚低槽东移南压,影响范围较广,随着冷空气强度风速也越大,破坏力越强,一般对应500hpa和700hpa上均有冷中心,高层急流较明显;b类天气往往伴随欧洲脊的发展或衰减,主要出现在3月~7月,大风持续时间较长,对应500hpa上巴湖至北疆有冷中心或冷舍;c类天气中中亚低槽或低涡维持并受分裂短波槽影响,500hpa上中亚或贝湖有冷中心,南疆西部处于高空西南或偏西急流入口处。

3.2温度平流

大风强度及影响范围等因子跟温度平流有密切关系。在西西伯利亚低槽类大风天气过程中,500hpa高空图上均有-20℃以上(历史上出现过最大值为-40℃)冷中心与低槽配合,中心温度越低相对应风速越大、影响范围越广。另外10月~3月冷平流0℃线压到850hpa、4月~5月冷平流0℃线压到700hpa、6月~8月冷平流0℃线压到600hpa,9月未出现过此类形势大风天气过程。

巴湖低(涡)槽类大风天气500hpa高空图上巴湖一带有-20℃以上(历史上出现过最大值为-40℃)冷中心与低槽配合,冷平流0℃线压到600hpa。

中亚低(涡)槽类大风天气500hpa高空图上中亚有冷中心(冷舍)(历史上出现过最大值为-36℃)或贝湖有冷中心(历史上出现过最大值为-32℃)配合,高空为西南气流。

3.3大气稳定指数

通过分析近10年喀什站高空探空资料K指数、SI指数及下沉对流有效位能DCAPE等指数变化,初步得出大风天气出现前K指数迅速下降,甚至降到负值,SI指数范围一般在0~5之间,下沉对流有效位能DCAPE上升到800以上。

4结论

1、根据1961-2016年南疆西部1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55a大风逐日观测资料,南疆西部大风日数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山区及浅山大风日数明显多于平原,北部多于南部,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减。南疆西部大风日数时间分布总体表现为:大风日数变化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以1980年代中期为界,之前大风日数以正距平为主,之后以负距平为主。大风日数整体上均呈减少趋势,倾向率北部最大,其次是南部,东部变化趋势不大。

2、大风日数从季节分布来看,南疆西部春、夏季为大风高发期。春夏季大风日数占总大风日数的41%~52%,而冬季大风日数平原为0~5%。从月际变化来看,5月、6月出现大风概率最大,其次是7月、4月。

3、根据1981年—2016年以来南疆西部出现的大风天气过程NCEP/NCAR逐日四次再分析资料(分辨率1°×1°),三个国家气象观测站以上出现大风为一次过程,共有73场大风天气过程。根据影响系统的不同,将这73场大风天气环流形势分型,得出500hPa环流分为西西伯利亚低槽类(a)、巴湖低(涡)槽(b)、中亚低(涡)槽(c)等三种环流形势。

参考文献

[1]王金辉,刘海涛.克州地区春季一次强风沙天气成因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2,6(1):41-45.

[2]肉孜·阿基,阿布力米提江·阿不力克木,李如琦,等.乌鲁木齐一次强东南风天气成因分析[J].干旱气象,2015,3(3):474-480.

第一作者简介:热孜瓦古·孜比布拉,(1987-)女,维吾尔族,新疆阿图什人,本科学历,工程师,从事研究方向或职业:短期及中长期预报预测。

课题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青年骨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