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就地热再生技术施工质量关键控制点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就地热再生技术施工质量关键控制点研究

吴穹

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38

摘要:城市道路是最常用的交通渠道,对公共交通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在许多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沉降、裂缝、拥包等问题。本文论述了城市道路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施工的应用及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前言

随着我国道路行业的不断发展,道路建设逐渐增多,并对道路建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养护是保证道路质量的重要措施,就地热再生作为道路施工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建设资源的节约,通过对路面材料的一些调整,进而提升道路的性能。所以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的应用,并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而实现道路工程的建设目标。

2.就热地再生技术的概述

就地热再生是指针对老化、变形的路面,对其进行一系列的作业,包括现场加热、翻松、添加再生剂等,并进行就地拌合以及就地摊铺一种施工工艺。对于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分为整形型、复拌型以及复拌加铺型三种。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主要针对道路出现的车辙、推移、光面以及泛油以及行车质量差等问题进行修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是针对路面面层的一种养护技术,如果是路面结构方面的问题,则需要配合其他工法技术一同施工。

3.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

3.1施工准备

在施工之前,应做好路况调查,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应收集原路面在新建时,有关结构层次、使用材料等相关资料。判断道路病害是否由基层结构性破坏引起的,是否适合采用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做好原路面养护的相关资料调查。应做好病害预处理工作,并将其情况记录下来,并提出给相关部门。对车辙情况进行合理的测量,对于新料的添加量,进行合理的估算。同时还应到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包括原路面性能状况,对施工现场存在的杂物进行清理,保证施工现场平整、干净。

3.2加热作业

在完成施工准备工作后,开始进行施工,首先应利用机组进行加热作业,在加热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加热设备的均进速度,一般情况下,在加热作业过程中,两辆加热车辆同时进行(必要时可增加加热车辆),并尽量缩短加热车辆之间的距离,同时还应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控制加热温度,保证加热作业的施工质量。为保证加热质量,我们还可以通过加装保温布拖行;来减少加热后路面温度的散失。

3.3喷洒

就地热再生机组的喷洒设备进入到机组当中进行施工,按照之前的原路面沥青材料检验结果以及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合理调整再生剂的使用量,同时保障在喷洒过程中喷洒工艺的均匀性以及连续性,杜绝喷洒到一半突然停止的情况,同时需要确保用量的准确性,提升喷洒的施工成果。与此同时,还需要时刻观察路面的实际情况,对于需要额外使用再生剂的地方应适提升喷洒时间,以此保障整体施工效果。

3.4耙松原路面

对旧沥青路面进行加热以及再生剂喷洒之后,便可以按照实际的路面情况开始路面的耙松施工,调整疏松耙的施工气压,同时确保施工设备行进的均匀性,在确保以往路面疏松耙均匀打散的情况下再进行耙松施工。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严格根据施工设计的内容进行施工,必须对施工深度、施工宽度等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整个耙松施工的有效性。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保障耙松施工质量,还需要预防破碎集料的情况出现。除此之外,还需要在原路面耙松的施工过程中,严格根据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严格按照每隔50m距离进行一次再生深度的测量施工,深度的变化应当尽可能控制在1cm以内。假设耙松的深度无法满足具体的施工需求,则需要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处理之后再进行施工,同时,在施工时需要确保耙松的深度能够满足具体要求。

3.5再生作业

在路面耙松施工完成后,需要采用再生设备的熨平板、提升输送设备等对之前的旧路面进行材料的输送,并为后续的摊铺碾压提供基础条件。强化路面的横向接缝处理,应用人工结合再生设备的方式进行处理,适当优化沥青混合料具体的松铺厚度,同时需要采用相应的技术检测厚度,确保能够满足施工的具体要求,并保障摊铺机的摊铺效率,同时也为这一个路面的工程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

3.6摊铺、碾压作业

完成摊铺作业后,开始进行碾压,应严格按照一定的施工工序进行道路的碾压,使其能够达到良好的层间热粘结效果,进而达到要求的施工强度。多车道施工一侧不需压边(或高速路上不能压边)时可跳过压边或半轮压工艺。

摊铺横向接缝位置时应尽快整平,并及时碾压。横向接缝初压宜先用钢轮近似45°角度斜向静压1遍,然后斜向振动碾压2遍,再纵向振碾1遍,保证横缝高差满足设计要求。复压胶轮也宜尽早紧跟碾压横向接缝。

4.质量控制要点

4.1新沥青混合料

每台施工设备在施工前对材料的选择必须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各组分的质量和各组分的基本性能,各种材料的使用应满足拌合的要求,整个加热拌合过程中要保持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稳定,无混合料离析以及发白等问题出现,且在新沥青混合料运输过程中需要棉被覆盖,减少热量的散失。在雨冬期施工或部分寒冷地区,建议对料车做保温措施,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温度。

4.2关键工艺温度控制

由于施工现场旧路面的加热温度、旧沥青混合料的耙松温度、新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和碾压温度均会对路面施工质量产生影。为提高施工质量,一方面及时和现场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就施工关键温度控制点进行详细说明;另一方面加强施工现场温度监控,出现异常温度应及时调整机组行进速度。如果遇到低温天气,可以通过降低机组行驶速度或增加加热设备来弥补地表温度偏低的缺陷;如果路面内部存在大量水汽,采用第一台加热机较快循环往复提前加热以减少路面内部水汽。总之,施工过程中,整套机组尽量保持匀速行驶,地表温度、行驶速度与加热效果存在直接联系,施工过程必须通过即实调控来保证施工质量。

4.3摊铺碾压

热再生沥青混凝土的再生碾压是交付应用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在施工应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碾压温度,尤其是初压温度和终压温度,两者温度不宜相差太大,减少热量损失过快,碾压间距控制在30~50m;为防止碾压时胶轮粘轮,应在胶轮表面刷涂隔离剂;为避免拥包的出现,禁止掉头、突然停车;压路机的折回采用阶梯形行进。为提高摊铺均匀性和避免集料破碎等现象,应在现场摊铺时,避免新沥青混合料结团和及时去除较大结团,同时安排合适的人工撒铺补料,根据就地热再生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碾压方式进行碾压。

4.4质量检测

对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必须符合就地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对就地热再生路面进行检测,主要控制压实度,厚度,平整度等重要指标。

5.结语

总之,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可以使用原道路材料进行施工,因此大大了节省材料,降低道路修补的工程造价,同时通过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还可以提高路面的质量,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因此在路面修补过程中,还应加大对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的应用力度,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质量控制,以此保证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艾璐,邓良,艾丽华.浅谈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J].江西公路科技,2015(1):41-44.

[2]王芳,张帅.旧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J].山西交通科技,2016,05:14~16+59.

[3]刘亚洲.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J].公路交通技术,2017,01:21~23+27.

[4]周海洋.面向山区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的就地热再生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