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细菌分阶段报告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检验科细菌分阶段报告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郭辉1尤其2

郭辉1尤其2

(1空军杭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信息科310013;2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检验科310012)

【摘要】近年来医疗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医疗机构基本上实现了全院的信息化,检验科作为医疗机构的重要科室,其信息化也在各医疗机构信息化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作为疗养院的检验科主要负责了对外体检及疗养客户的化验工作,其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对客人服务的质量,而检验科的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又直接影响检验科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疗养院信息化检验科管理细菌分阶段报告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7-0113-02

一、背景

我院于2007年开始实施信息化,在刚开展信息化时就实施了一套检验科管理系统,2010年对全院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实现了对体检、住宿、疗养、治疗等业务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建设了全院体检、住宿、疗养、治疗于一体的信息系统平台,借此机会对检验系统进行了升级,使检验系统基本满足院检验科的需求。

2013年起我院检验科开展细菌培养项目,主要针对住院的疗养员及飞行员等客人,由于细菌培养项目与其它检验科的化验项目不同。项目开展后检验科原有信息系统已经无法满足院内的需求,为了保证检验科业务工作的高效性,我院与软件开发商进行了沟通,将需求进行细化,由软件开发商针对细菌培养项目单独设计一套信息系统。

二、业务需求及解决方案

为了更好的为飞行员及疗养员服务,2013年我院开展了细菌培养项目,针对飞行员及疗养员客户,可以由医生开出细菌培养项目,然后采集标本后,交由检验科细菌室进行细菌培养,细菌培养一般周期为七天,医生不仅要知道最终的结果,还要了解每天细菌的培养结果,即检验科每天在进行细菌培养的时候必须要告知临床医生细菌培养结果,使医生能及时的了解细菌培养情况。

针对这一需求,我院信息科与软件开发商共同进行了协商确定要建立一个标本培养库,全程记录标本在细菌室流转的各环节,在医生工作站可以实时的看到当前疗区的客人的培养标本的当前状态,即当标本在细菌室接受开始,标本培养库即认为标本开始培养,此时护士工作站系统即可进行该病人的培养状态的查询,如果第一天培养结果为阳性,医生工作站系统即立即提示,需要医生对信息进行处理,处理结束后当前病人的培养流程结束,否则标本培养库记录第一天无细菌生长,进入到第二天的培养,如果第二天培养阳性,即医生工作站系统立即提示,需要医生对信息进行处理,处理结束后当前病人的培养流程结束,否则标本培养库记录第二天无细菌生长,同时进入到第三天的培养流程,以此循环,直到第七天结束,如果还没有阳性报告,则当前病人的培养流程结束,培养结果为阴性。

流程如下:

三、技术实现

结合上述需求及流程分析,本次实现细菌分阶段报告管理,由需要对现有的检验系统和医生工作站进行改造。

检验系统改造

检验系统需要单独开发一个细菌管理模块,同时需要对标本接收程序、仪器通讯接口进行改造。

1、标本接收程序改造

在标本进行接受的时候,完成标本接收,同时系统自动建立标本培养库,将要培养的标本信息记录到标本培养库,同时标本状态记录为当前标本初始化培养。标本培养库表结构设计如下:

字段名称数据类型长度可以为空描述

YJJCDHNUMBER10否医技单号

BARCODEVARCHAR213否条形码

JZBMNUMBER10否就诊编码

KSPYSJDATE否开始培养时间

JSPYSJDATE结束培养时间

PYJGVARCHAR2100培养结果

上述表结构结合现在检验系统进行设计。

2、仪器通讯接口修改

修改仪器的通信接口,当仪器回传标本培养结果的时候,在数据分析入库过程中增加把结果数据写入到标本培养库的过程,在该过程中把仪器回传的具体结果通过条形码或者医技检查单号写入相应的培养结果,即通过条形码或者医技单好写入培养结果和结束培养时间。

3、细菌管理模块

单独针对细菌室开发一个细菌培养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用来监测细菌培养结果、对培养结果进行审核以及细菌分阶段报告的管理。

监测细菌培养结果:细菌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该模块查看到所有疗区的细菌培养结果,各标本当前的状态,方便细菌室的工作。细菌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疗区、病人、医生、标本号等为条件来查询,也可以全面浏览所有的各种状态的标本培养信息。

培养结果审核:细菌培养工作结束后,细菌室医生核对培养结果,确认无误后进行审核,审核后的系统将改变标本培养库的标本培养状态,并实时通过系统通知相关医生。

报告管理:由于细菌分阶段报告与传统的检验项目报告不太一样,只体现一个结果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因此针对细菌培养设计一个单独的报告格式,报告中体现了人员信息、疗区信息、医生信息、开始培养时间、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依次到最后一天的培养结果信息。

医生工作站改造

单独开发一个模块,由医生工作站来调用,该模块在后台运行,当有结果变化时,该模块自动弹出窗口并显示结果,医生也可以通过医生工作站的菜单调用该窗口来主动查看结果。

该模块从标本开始培养开始,自动建立一个监控台,进入该监控台,可以看到当前疗区的所有在培养的标本情况,每个标本分7天培养,默认每天都是无结果信息,如果第一天培养结果为阳性,医生工作站系统即立即弹出窗口,需要医生输入工号密码并输入必要的信息后,才能继续操作,当前病人的培养流程结束,否则标本培养库记录第一天无细菌生长,进入到第二天的培养,如果第二天培养阳性,医生工作站系统即立即弹出窗口,需要医生输入工号密码并输入必要的信息后,才能继续操作,当前病人的培养流程结束,否则标本培养库记录第二天无细菌生长,同时进入到第三天的培养流程,以此循环,直到第七天结束,如果还没有阳性报告,则当前病人的培养流程结束,培养结果为阴性。

医生查看培养结果信息如下表:

病人开始时间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

张三2012-10-01无细菌生长无细菌生长无细菌生长无细菌生长无细菌生长无细菌生长无细菌生长

李四2012-10-05无细菌生长无细菌生长阳性

王武2012-10-15无细菌生长无细菌生长无细菌生长无细菌生长阳性

……

四、总结

本项目由于要在现有系统的基础这上进行改造,又不能影响到现有业务的运行,且院里要求的时间比较紧,在信息科、检验科及开发商的共同努力下,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系统的开发及修改,同时完成了初步调试,确保对原有业务未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在院里规定的时间点进行了上线试运行。新系统上线试运行后,检验科细菌室工作人员得到了解放,以前只能经常查看是否有阳性结果出来,如果有通过电话去通知医生,现在细菌室医生得到了解放,经过一个多月的试运行,科室医生反应大大提高了细菌室的工作效率,临床医生也反应信息反馈更加及时。系统实施至今已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在这三个多月时间里新的业务系统为检验科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使医生从繁杂的系统操作中解放出来,更好的注重报告的质量,使客户满意度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