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探析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杨万龙

昆明市公安消防支队五华区大队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使得各种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而这些人员密集的场所,正是消防监督的薄软环节,极易发生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件,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因此,就需要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做好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保卫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人群疏散至安全区域,确保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关键词】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问题策略

1.前言

当前,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使得各型公共场所聚集了大量的人员。从经济角度看,人员密集场所,与商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越是在这种场所,也越容易发生火灾事故,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通常,人员密集场所的人流量较大,各种拥挤现象也较为普遍,若是在这种大型人口密集的场所发生火灾事故,很容易造成人员的慌乱,使得人们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逃离危险区域,而盲目奔跑,不仅不利于自救,而且会给消防工作带来较大的难度。基于此,就需要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监督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2.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属于人口大国,当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型公共场所聚集的人员越来越多。而从消防监督工作人员的配置看,还存在较大的不足,且工作人员配置比例远远低于先进国家消防水平。这种人手数量的限制,使得消防监督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承担较大的工作压力,不利于消防监督工作高效率的开展,也影响其工作质量。与此同时,由于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对于消防安全的重视度不足,也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逃生技能,在发生火灾事故时,很容易出现慌乱、紧张、盲从的行为,难以展开自救,最终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从当前我国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设施设置与消防宣传教育现状看,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栏、紧急通道、照明灯等设置还相对不足,缺乏必要的消防防范措施。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消防法》,并对消防监督问题在原则上进行了制定,但由于执行细则还不完善,对于实际工作缺乏指导,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支持,导致消防监督管理工作难以取得明显成效。另外,在人员密集场所,装饰材料的消防性能通常较低,多为可燃、易燃材质,大大增加了单位火灾危险性,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便会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

3.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的应对策略

3.1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要对人员密集场所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还要对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进行准确的定位,并制定出完善的监督体系,以保证各项工作能够得到顺利的开展。在完善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体系过程中,还需要针对单位和场所的特点,让消防监督工作更加的明确化、规范化、高效化、标准化。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消防监督员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让每一消防监督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确自身的职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来,以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消防部门也要结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工作加强消防管理,通过强化监督管理力度,以维持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督促单位建立完善消防管理机制,制定完善相关消防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各级人员职责,树立单位和员工的消防责任主体意识,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为单位营造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3.2落实消防监督责任制度

在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中,消防部门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并结合我国的行业标准,将消防监督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工作岗位上,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让每一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确自身的权责,有利于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消防部门梳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消防工作人员,并适当引进技术力量较强的消防中介机构,强化人才聘用机制,进而建设出一支专业素养扎实、道德素养高尚、工作能力突出的消防服务队伍,以确保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对于消防监督的重点场所,还要进行针对性的消防安全分析,合理配置人员,并制定、完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构建一个良好、完善的管理体制。

3.3加大消防监督执法力度

消防部门要结合国家的消防技术标准,有针对性的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工作,凡是涉及到违反消防安全或是不符合规定的消防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必须要予以责令改正,通过消防监督检查手段,有效预防人员密集场所出现不规范的消防违法行为。对于涉及到消防行政案件的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要严格按照消防法律法规相关条款,充分利用临时查封、“三停”、行政处罚等消防行政手段提高单位消防违法成本,使其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以及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对火灾隐患突出的单位,消防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相关部门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形成合力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专管,确保火灾隐患得到及时消除,确保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有序的发展。

3.4推广消防安全实用技术

在人员密集场所,要对不同场所的性质、功能等进行划分,从而进行分类管理,对火灾隐患突出的单位和场所实行严格管理,并在单位和场所醒目位置制作消防警醒提示语,来提高人民群众加强防火意识。也可以通过制作实用、精美的安全标示,或规范化的警示语、提示语,来对人民群众起到警醒与提示的作用。针对宾馆、商场、学校场所,要安装能够及时开关闭的电磁门禁系统,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通过手动释放,或断电释放快速开关门;针对娱乐场所或是大型商场,还要安装报警逃生门锁系统及安全推栓,进行可靠的报警设置,确保以最短的时间将人员撤离至安全地带,对于建筑工程消防设施的设计,要满足现行消防技术规范标准的各项要求,确保相应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防火功能、消防设施设备齐全等,坚决杜绝单位存在先天性的火灾隐患。

4.结束语

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监督工作,通常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生命安全,并涉及公共财产安全,而此类场所通常存在许多火灾隐患,是致使火灾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单位消防工作通常较为系统、复杂,需要单位员工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责任感与专业技能,以保证在发生火灾事故时,第一时间疏散人群,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消防部门还需要做好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人员配置,将工作落实到实处,对于消防薄弱环节,要提高重视并及时的消除安全隐患,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确保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参考文献

[1]郭鹏.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检查主要内容探讨[J].科技资讯,2016,147(01):147-148.

[2]刘冬,王康.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问题及疏散[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3(03):474-476.

[3]华晓晴.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风险与控制路径[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15,02(06):38-42.

【作者简介】杨万龙(1972年4月18日)湖南省石门县土家族昆明市公安消防支队五华区大队工程师主要从事:消防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