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介入护理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肝癌的介入护理效果分析

曲蒙蒙

解放军第208医院放射介入科

摘要:目的探究肝癌介入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46例肝癌介入患者,对其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分析效果。结果46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达84.8%(39/46),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80.4%(37/46)。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肝癌介入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癌;介入;护理

原发性肝癌(PLC,以下简称肝癌),主要为肝细胞癌(HCC),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率逐年增长,居于恶性肿瘤的第5位[1]。对于肝癌的治疗,由于肿瘤进展和患者的肝储备功能条件等原因,在临床实践中传统手术治疗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当前肝癌的介入治疗发挥了重大作用,而在介入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现抽选我院收治的46例肝癌介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肝癌介入科护理措施及效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收治的46例肝癌介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46~62岁,平均年龄(52.6±2.3)岁。

2护理干预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肝癌患者多数病情较重,常常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加之对微波消融的治疗方法及效果缺乏了解,会产生焦虑、恐惧、紧张的心理。治疗前向患者及家属科学全面地解释PMCT的机制和治疗效果以及适应证,耐心细致地解释该手术的目的、过程、反应、预后、优点及操作步骤,告知患者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术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医生采取的应对措施,通过心理疏理和相关的讲解,使患者保持心情平静,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消除恐惧、紧张、忧虑等不良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大限度地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利于穿刺[2]。列举成功病例,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

2.1.2常规护理

(1)协助患者常规检查肝肾功能、HBV三抗、凝血酶原时间、AFP、CEA、血糖、心电图、胸片、腹部超声或CT、MRI,血、尿、粪三大常规。

(2)保肝、改善凝血功能。根据患者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情况遵医嘱予保肝、输液支持治疗。如有黄疸及低蛋白血症、腹水、贫血均应予纠正。

(3)术前l2小时禁食,禁饮4小时。

(4)术前半小时用药:由于穿刺或热凝造成肝脏包膜迷走神经反射易致心率减慢、血压降低,严重者甚至可致心跳骤停,所以术前阿托品0.5mg或山莨菪碱10mg,哌替啶l00mg肌内注射。

2.1.3术前护理注意事项

(1)对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低于180mmHg,舒张压低于100mmHg较为安全,在选择抗高血压药时,应避免用中枢性降压药或酶抑制剂,以免麻醉期间发生顽固性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其他降压药可持续用到手术当天,避免因停药而发生血压剧烈波动。合并糖尿病者,空腹血糖不高于8.8mmol/L,尿糖低于(++),尿酮体阴性[3]。

(2)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低于治疗标准,可给予术前48小时内输注血小板及凝血因子,以改善凝血功能。脾切除术可使血小板升高,同时降低胃肠道出血可能。脾栓塞可以缓解血小板减少,同时保留部分脾功能,但有时栓塞面积不足未能缓解脾功能亢进,而栓塞过多又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脾脓肿等,同时脾栓塞后患者可出现长时间的脾区疼痛,因此应慎重选择脾栓塞,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脾栓塞时尽量栓塞脾脏上极,以免栓塞脾脏下极后引起感染等并发症。

(3)患者入院前近期内如有影像(CT/MRI)资料,如病灶显示清晰,同时术前超声定位准确,可不必再做检查。

(4)术前谈话要细致耐心,使患者对PMCT有思想准备,术前休息良好。

(5)有慢性病史者,不应减量或中断用药。

(6)协助患者清洁皮肤,尤其要注意腹部。发热及经期者可酌情推迟手术。

2.2术中配合

2.2.1准备手术中所需药品及心电监护仪,提前30分钟进入手术间,将各种仪器、抢救药品配备妥当。

2.2.2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应立即建立静脉补液通路,指导患者配合麻醉医师。连接好心电监护,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情况。

2.2.3根据病灶部位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仰卧或俯卧),既要方便治疗,又要使患者舒适安全,嘱患者不能自行改变体位、注意平静呼吸。

2.2.4手术治疗中应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之处,并不断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消除其焦虑情绪,以便能够顺利完成手术。

2.2.5加强病情观察,积极对症处理术中并发症。

2.3术后护理

2.3.1心理护理

护士应与患者多交流,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并给予其相应的心理疏导与支持,同时争取家属及社会支持力量给予关心、帮助。使患者打消顾虑,树立信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配合治疗,帮助患者尽快康复[4]。

2.3.2常规护理

(1)术后6小时密切监测呼吸、血压、脉搏和注意腹部体征的变化。

(2)术后常规吸氧(4L/min)6小时。肿瘤较大或一次性消融数目较多者,手术当日应至少6小时后少量进水或流质饮食,必要时次日开始恢复进食。

(3)加强保肝治疗,尤其肝功能欠佳、热凝范围较大者。

(4)预防术后穿刺道出血,可常规应用止血药如盐酸去氨加压素、氨甲环酸等l~2天。

(5)术后常规给予广谱抗生素2天,预防感染。

(6)对于合并肝硬化,尤其肿瘤较大或一次消融肿瘤数目较多者,术后给予l~3天抑酸药,奥美拉唑40mg/d,预防因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致上消化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或门脉高压性胃出血等并发症[5]。

(7)术后继续进行其他抗肿瘤、免疫、抗病毒、保肝以及支持等综合治疗。

3健康指导

3.1定期复查。每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及血清酶谱学检查。2~3个月复查CT或MRI,以了解肝功能变化及病情复发情况;按医嘱定期来院复查,同时口服护肝、抗肿瘤药物。

3.2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多食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以清淡、易消化为宜。

3.3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劳逸结合,在病情和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可适量活动,但切忌过量过度运动。

4结果

46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达84.8%(39/46),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80.4%(37/46)。

5讨论

介入放射学技术具有微创、高效、简便、安全的特点,为一些传统疗法难以治疗或疗效不佳的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所以,在它诞生不足30年的时间里就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广大患者所接受,成为继内科、外科之后的第三大临床学科[6]。介入护理学是介入放射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肿瘤介入护理学是介入护理学的分支学科,是肿瘤性疾病在介入诊疗过程中发生的与护理管理、护理制度及护理技术等相关的护理亚学科,并随着肿瘤介入诊疗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而逐渐形成与发展。

通过对本组46例肝癌介入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分析总结得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肝癌介入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宏凤,岳四海.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行优质护理的临床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4):19-21.

[2]邱秀琼.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介入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专科版旬刊,2013(8):94-96.

[3]周媚媚.优质护理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医药前沿,2014(24):298.

[4]薛芳,张凌,曹军英,朱翠芳.优质护理模式对肝癌患者介入术后心理方面改善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5(20):284-285.

[5]钱多,沈静慧,王玫玲.临床护理路径在我国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35):4188-4193.

[6]覃雅丽.优质护理对肝癌患者介入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J].华夏医学,2015,28(6):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