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学的信息化管理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医院药学的信息化管理应用

刘丽娟

昆明市东川区人民医院药剂科云南昆明654100

【摘要】在互联网发展趋势下,医院药学管理也呈现信息化管理方向。而信息化管理可有效提高医院药学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继而从药品的进销、检测、反馈等环节进行管理,提高医院药学管理的实效性与有效性,并为管理者提供信息决策性支持,故通过信息化管理可有效提高医院药学的信息管理效率。

【关键词】医院药学;医院药学;效率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管理已在各个领域中广泛应用。医院药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涉及药品质量监控、处方调配等药学内容。现如今,医院药学已全面采用信息化管理,可极大提高医院药学的管理效率及质量。而医院信息化系统管理中,可包括药品的信息、药方管理、查房、病房、药库、门诊、配药、中药调剂等系统管理,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故可显著提高医院药学的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

1.信息化管理在药品进销存的应用

1.1药品采购的应用管理

医院药品具有品种、规格多样、产品周期短、价格变动大、高质量需求等特点。故医院通常使用招标药品的采购形式进行进销。为此,通过药品的招标系统信息,将药品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如药品厂家、质量、价格等,并结合药品生产经销商的销售信誉、时效性等进行综合性衡量,最终决定医院采购的药品。而医院药品采购中多使用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采购,并结合医院用药招标等相关软件系统对药品进行合理的采购[1]。且在采购过程中,可根据医院实际用药情况,自动化对中标单位进行衡量,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原则。继而避免以往干预招标的不良现象,为医院节约不必要的药品采购成本。

1.2在药库的信息管理

1.2.1建立药品基础数据库

药库信息化管理要在系统的药品信息数据库中建设,将药品的相关信息全部录入数据库内,且不同药品有不同的识别字段。就好比将药品的编码设为主建,而其他信息,如药品的规格、生产商、单位、价格,医保类别,属性分类等则作为次要的字段进行录入;可根据数据库的需要,将是否城镇职工的医保品种等内容录入。且基础性表格与其他表格要具有一定的联系性,继而使药品信息具有一定的完整性与有序性。

1.2.2药品出入库的管理

药品出入库是医院药品管理的中心,主要负责对药品入库及出库的管理工作。而药品入库又可分为采购及药房退药入库两种形式。在采购药品入库时,相关的管理人员则依据采购的发票、清单等信息对药品进行验收,并将入库的药品录入系统中,如药品的价格、生产厂家、使用有效期等,并经过反复检查确认后可将药品入库。若药房退药入库时,则需要对药品原来的出库单及其数量进行更改,并对药库中的库存量、金额等内容进行核对[2]。当药品的数量、金额确认无误后便可将退药入库单进行打印并存档记录。而药房请领与供货药品公司退药可组成出库管理,药房请领时,则需要管理人员对相应的请领单内容将药品的数量进行输入,在确认无误后便可出库;药品供货公司退药时,则需要将供货公司原先入库的单据调出,并将原有的信息,如药品数量等进行修改,确认后退药出库。在此过程中,药库库存量则会自动减少,将药品出库单打印后作为存档录入。

1.2.3库存的管理

通常情况下,医院药品库存的管理都具备一个适宜的库存余量,药库的管理人员则根据医院所使用的药物量等实际情况,对药品库存的上限与下限进行合理设定。若出现特殊情况,如流行病或突发病,季节变化等的供药需求发生变化时,则可适当调整之前所设定的上限与下限,继而保障医院临床药用的需求。提高药品库存周转率,合理避免药品出现堆积,立足于医院的实际需求,提高医院资金周转率[3]。

1.2.4药品信息的查询功能

药品管理中最常使用的功能是统计查询。因药品经过计算机信息化录入管理后,可及时调出药品的动态信息,如药品的数量、库存量等。同时还可利用高级查询,查询药品是哪天入库、某天入库的药品品种是什么等等,并对某药品的使用量进行统计与计算,继而通过设定药品查询的临界值反映某种药品的使用范围。若某药品销售幅度过大时,系统则会自动提示,继而使管理人员能对药品的现状进行分析,避免不良现象的出现,为医院合理用药提供保障。

1.2.5药品调价的管理

医院药学经过信息化管理后,可及时反映物价部门对药品价格的调控情况,继而使管理人员根据药品调价文件内容,对相关的药品价格进行调整。而医院药房、药库等相关收费处都是从基础数据库中得知药品价格。当药品调价成功后,收费处的相关人员则可从中获取新的药品价格,继而提高药品调价的有效性与时效性[4]。同时,还可根据调价查询这一功能对药品的数量、时间等进行统计查询,继而对调价所引起的药品账目损益金额进行计算。

2.信息化管理在用药监护的应用

2.1信息服务

当药品顺利送至患者手中后,相关的医师则需要对其提供完善且系统的用药信息服务,且临床医师要具高专业度及高素质的职业职能,并掌握专业知识的相关内容,善于使用药品信息查询系统,继而了解药品剂量、用法及不良反应等用药方面的信息。如临床医师可通过抗生素管理系统的方式,对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滥用问题等进行了解与解决,继而保障患者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5]。在医院内部中形成共享性的药学信息资源平台,设立医药专业讨论区,对药品信息等进行交流,继而提高医院相关人员的专业度与工作质量,为患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提高医院用药的安全性。

2.2分析检测

医院医疗诊断的专家系统中,可将患者不同阶段的用药情况及病情变化等数据进行录入,继而帮助医师准确诊断,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药师也可通过信息系统对患者的用药合理性等进行分析与统计,继而结合患者用药的反馈情况,临床药师可以对临床治疗方案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帮助医师制定有效的用药治疗方案。

3.结语

总而言之,医院药学信息化管理中,要不断重视药品质量,并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药品管理意识与职业素质,根据规定合理操作,继而保障患者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琼次仁,多布拉.科学化和信息化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的应用[J].西藏科技,2015(12):5-6.

[2]菅凌燕,何晓静.国外医院药学信息化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4(11):60-61.

[3]吴三桂,李晓峰.浅谈医院药剂科信息化管理的现状[J].海峡药学,2016(07):287-288.

[4]李丹.医院药剂科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J].医疗装备,2017(22):70-71.

[5]李根顺.关于医院药剂科信息化管理的探讨[J].引文版:医药卫生,2015(07):279-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