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建筑整体设计与环境问题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针对建筑整体设计与环境问题的探究

罗杨峻

福建泷澄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攀枝花分公司四川攀枝花617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工程量越来越庞大,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也加大了环境问题的思考力度,将建筑整体设计与环境问题相结合,本文对建筑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阐述,并对建筑的整体设计要点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建筑整体设计;环境问题;

1建筑应遵循的原则

1.1适应项目特有的设计条件,因况制宜

项目特有的设计条件,可理解为从建设项目立项之初即就被决定的,不受人因素所影响的客观因素,包括:基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基地现状、建设当的资源条件和项目要求等4类。设计条件是判断技术措施的合理性和具体运形式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因况制宜设计原则中最重要的一项。

1.2被动优先原则

被动设计即指利用自然风、太阳光等自然资源,通过建筑手法解决建筑物通风、采光、室内温度等需求,以减少对设备的依赖;在必需使用设备系统的情况下,应优先选用非用能设备。被动技术多数为建筑手段,其建设投资和维护费用都比较低,日常维护也比较容易,只要设计得当,再配合谁十算机模拟技术进行量化评估和优化,使用效果可以得到良好保证。

1.3适用优先原则

环境性能技术措施的适用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由于功能、类型、所处环境、地域的不同,建筑的能源消耗特点及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因此各异,设计策略的适用程度和设计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同时随之变化。

1.4结果优先原则

即使某项技术措施对项目而言是适用的,但在设计深化过程中仍然需要进行不断优化,以保证其环境效益。因此,在经过适用性选择之后,还需对技术措施以运作结果为导向的“调试”甚至进一步“开发”。“结果”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单项措施的运作结果,二是所有措施整体运作的最终结果;而后者又比前者更为重要。

2建筑的整体设计要点

2.1建立团队、确定目标

一座建筑物的建设落成,其前提基础就是项目目标的确立,然而,我国很多建筑企业由于资金短缺,时间不够,而将这个环节护忽略掉了,这样是非常不利于工程发展的。在市场竞争不断的激烈的形势下,企业只有不断地提高其运行的效率与质量,才能赢得胜利,占得先机。项目目标的设计是将建筑施工中的各个环节与工作细节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其能够形成一个系统化,合理化的工作链条,这样不但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还能够充分的挖掘出施工队伍的潜能,项目目标的确立,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独立完成的,它需要全体项目团队对其进行裁决,这样是为了保障项目目标的合理性,企业内部要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活动,将专业知识与企业精神有效的传播和发扬开来,要求将企业的利益与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全面综合的进行分析,使其能够最大的限度的保障工程的顺利完成。

2.2建筑的选址应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

首先应避免将建筑建在不适宜的场地,其次应减少建筑选址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选址整体设计的要点:1)了解建筑与场地界外的关系以及对其的影响,避免建筑行为造成水土流失或其他灾害;2)明白地貌景观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关联的,充分利用原有场地上的自然生态,减少对场地的扰动;3)促进生物多样化,应维持城市、郊区和农村与生俱来的植物和动物的生长环境;4)重复使用已被扰动过的用地,使用贫瘠土地,特别要避免使用可耕地和自然保护区用地;要反复掂量放弃现有建筑的后果,包括场地、基础设施、资源和能源的重复消耗;5)评估用地资源以确定所选的用地对项目有益,如所选用地是否有利于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和风能;6)将建筑建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地方,尽可能减少建筑占地,建筑可相对集中以避免大面积的扰动。如有可能优先选用已开发,具城市改造潜力的区域。强调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合理规划用地;7)选择最佳的建筑形状和朝向,以充分利用、阳光、风和自然因素;8)合理利用地下空间;9)采用新型墙体材料,严禁使用黏土砖,充分利用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料,减少环境污染;10)利用园林绿化和建筑外部设计以减少热岛效应;11)采用雨水回渗措施、维持土壤原有的水生态系统;12)绿地配置合理,达到局部环境内水土保持、调节气候、降低污染和隔绝噪声的目的;13)利用市政交通网络,减少个人机动车的使用。

2.3外围护结构系统

外围护结构系统直接影响着使用者的热舒适感和视觉舒适感。外围护结构系统还是能源消耗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室内视觉舒适感主要是通过日照和景观来体现的。外围护结构整体设计的要点如下:

2.3.1热舒适性

1)在求助于空调系统进行环境控制之前,应先考虑优化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2)如有可能,利用现有的计算机模型,研究各种不同材料和形状的外围护结构的性能;3)了解辐射表面温度和舒适性之间的关系,高性能的玻璃窗和外围护系统可以提供适宜的内表面温度,从而减少使用空调系统的费用;4)众所周知,场地和建筑物的朝向对外围护结构系统有影响,根据朝向来选择墙体和玻璃材料,以适应风和太阳负荷的变化;5)了解建筑质量与室内热舒适度控制之间的关系,质量大的建筑有助于稳定温度的波动,如可利用夜晚的蓄冷在白天达到冷却的作用;6)设计一体化的中庭、采光井或与天井和平台相连,可以将自然采光和通风结合起来;7)合理选择密封材料和建筑装配大样,减少无序渗漏;8)在采用机械系统之前,尽量依靠外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和自然空间调节与通风策略;如果室外的条件满足舒适的要求,应将建筑设计成能利用流动的微风,最大限度地实现自然通风。

2.3.2视觉舒适性

1)提供具有视觉激励的环境,在变化着的照度水平、在光影的舒适对比和愉悦变化中,对人的行为能产生激励作用;2)尽可能多地提供自然光,将补充光源与可利用的自然光结合起来;3)考虑将日光、高能效照明和能效控制策略结合起来。

2.4关于机电系统的设计

建筑物室内空气质量以及舒适程度,与建筑的机电系统关系密切,机电系统是建筑中不可缺少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的设计人员在对其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但要充分考虑到它的基础功能,还要为其日后的养护工作做好打算。要特别注重对机电系统的清洁和维护,以防止因为系统故障造成的能源耗费加大。

2.5关于室内设计方面

对空间功能的需求设计。对于建筑空间的设计应该符合各层次,不同阶段的人的需求。因此要留出一定的空间让使用者自我调整。坚持将使用者的舒适程度作为设计追求的目标,融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和景观学原理,充分利用阳光和清风,除了在身体上给使用者舒适,还可以让使用者有一种回归自然的亲切感。

总结: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不仅仅只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存需要,更要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我们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将环境问题与建筑的整体设计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我们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平衡,才能持续利用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英,武文斌.对生态型城市建设规划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1(5):37-38.

[2]杨伊琳.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283.

[3]李裕平.建筑施工环境污染剖析与绿色施工组织管理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