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机制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机制探讨

陈立

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01

摘要:为有效解决传统水利移民安置工程中的数据管理体系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针对水利移民工程中数据采集、数据管理等技术要点,建立完整的水利移民安置管理体系。以Excel文件将移民工程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库导入,并进行数据集中管理。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数据管理体系

前言:

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开发势必需要进行大量水利移民安置工程工作。因水利工程移民大多为非自愿移民,需要在保证人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的基础上,在最优效率下进行。水利移民安置工程中最核心的工程技术在于移民基础信息资源和工程数据的收集和管理,必须从移民工程信息入手,构建高效率信息评估体系。

1移民安置工作要点

1.1机制完善、高效管理

移民安置涉及面广,牵涉单位繁多,要想工程能顺利推进,就必须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完整的工作机制。各主管单位、建设单位、参与单位均应站在全面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致力于脱贫攻坚战役,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高度,以共赢为目标形成合力,围绕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目标。在以“政府领导、分级负责、县为基础、项目法人参与”的移民安置管理机制的指导下,进一步理顺各参与单位之间的关系,按分工明确、责任分解、加强沟通、形成合力,构建决策果断、执行有力、协调及时的有效工作机制,从组织上保证水利工程移民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推进。在移民工作中,移民是根本、政府是主导、业主是保障、设计是龙头、监评是成效。业主是移民工作的编制组织者,移民安置的参与者,移民资金的保障者;政府是移民规划和实施的责任主体,移民安置的主导者,移民利益的维护者;设计单位是移民规划的承担者,移民政策的执行中枢,移民安置的技术支撑;监评单位是移民安置的督促者,移民权益的监督者,安置效果的的评价者。只有各方认真履职履约,才能使编制的规划落到实处,真正做到移民搬迁后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1.2以人为本,科学移民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人是移民工作的核心,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科学移民。在移民安置中,前期规划设计、搬迁安置、后期扶持等无一例外都是做移民的工作,从根本上讲是做移民的思想工作。水库移民是非自愿性移民,他们为了工程建设,为了地方经济建设大局,做出了巨大牺牲。在移民安置规划和实施中,参与各方要积极配合,依法依规,统筹规划,充分站在移民的立场上考虑,合理安排工作顺序,有序推进移民工作。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做到先移民后工程,先搬迁后蓄水,不得有“水赶人”、恶意损害移民利益的现象。移民搬迁应充分结合工程建设施工顺序和特点,合理规划征地范围内各区域需搬迁安置的移民安置顺序和周期,分批搬迁安置、分期实施。为保证工程建设工期,宜优先安排枢纽工程区的搬迁安置,若有集中安置点,应同步开展集中安置点建设。

1.3结合实际,多元安置

水利工程建设大多选择在地瘠人贫的偏远山区,移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种植业,生产力低下,对自然环境依赖度高。移民安置应对移民搬迁前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进行评估,合理安排移民安置。在选择移民安置点时应尽量引导移民群众搬迁到水土资源较好、交通方便、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有一定技能的移民可在小城镇建设或新农村建设点安置。当前正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积极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移民安置需结合国家“美丽乡村”建设、区域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把移民安置区和新农村、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区域建设资金妥善规划安置。移民安置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移民搬迁和安置补偿,没有在移民安置区建立和创造合理的资源供移民利用,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收入的前提下,移民安置目标就难以完成。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移民因个体差异,生活条件各有不同,差距较大,在移民安置过程中要充分征求和尊重移民意愿的基础上、分析人力资源结构,根据个体不同,量身定制,创新安置移民。农村移民安置原则上以大农业安置为主,积极探索货币补偿、二三产业安置,构建“农业+就业+技能+保障”的多元复合安置体。针对有劳动力的家庭在充分征求移民意愿的基础上,农村资源充足、环境承载力允许的可优先进行农业安置;对有特长或有技术的青壮年劳动者进行技术技能培训可从事二三产业安置;对已丧失劳动力的“老、弱、病、残”等五保户采用提取部分补偿资金为其缴纳社会保障金,确保安置后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对长期在外务工或已基本脱离农业生产的家庭可采取货币化补偿。移民安置均应从实际出发,从人本身出发,合理规划,妥善安置。为保证移民能生存、能创收、能致富,移民安置后要加强新技能、新技术的培训,增强移民群众技术水平。

1.4规范补偿、维护移民合法权益

水利工程移民补偿标准与其他基础性建设工程补偿标准不同程度存在差异,有偏高有偏低,在一定程度上给移民工作带来了困难。为有效化解当前面临的困境,国家或地方制定相关政策或标准时,应充分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和物价水平,协调统一各基础设施建设补偿项目,完善相关补偿机制,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使相对区域内补偿补助标准衔接,切实维护移民的合法权益。

2移民工程信息评估管理体系设计

移民工程信息评估体系的建立可提高移民工程的整体应用效率,提高移民工程适应率,保证相关村民的生活利益。建立移民安置工程信息评估体系需要基于详细的移民工程资料,经过专家组实际评定,建立评估体系框架。信息评估准备阶段,根据水库淹没影响区各乡镇居民实际信息,以及工程相关信息,制定移民安置规划目标。为了保证信息正确性及信息结构合理性,需要成立工程专家组,对移民安置评估对象进行资料收集整理。移民信息设计到多方面程序,可将已获取或可采集的数据指标作为源数据,将不适合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替代或排除,同时增加新的数据指标,建立初级指标评估体系。体系建立后,需要对信息评估相关逻辑关系进行层次分析,对各层级工程进行逻辑关系分解,测试实施效果;此外各级管理体系信息指标之间需要明确权重和从属关系。以实际经验为基础,选择针对性方法,对可实际量化或制定具体指标标准的数据进行计算方法制定。工程信息评估框架主要包括移民生产水平评估、生活水平评估、基础设施评估、移民满意度评估、后续发展评估及资金拨付评估6项内容。其中,移民生产水平评估主要包括对水库周围乡镇村民土地资产、固定资产、劳动力信息和就业情况等信息评估。移民生产水平和原有水平进行横向对比,可对移民生产条件制约因素进行独立性检测,并制定指导方针。移民生活水平评估则主要针对移民相关居住配套设施,其中包括家庭情况住房条件等。

结束语:

针对数据采集、数据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工程要点分析,并进行实际应用,水库移民均能得到良好安置,且生活水平较以往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余文学,王丽娇.耕地制约和政策局限:水利工程移民安置问题研究———基于江苏省的数据分析[J].农村经济,2016,5(11):94-99.

[2]蔡隽奕,李冬梅.结合工程实践浅谈政府在水利工程移民安置中的作用及问题[J].内蒙古水利,2017,7(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