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配网线路的线损管理问题及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城市配网线路的线损管理问题及措施分析

何平

何平

达州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电网发展速度也很快,社会用电量急剧攀升,供电量增加的同时线损问题日渐突出,线损指标已成为关系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分析了城市配网线路的线损管理问题,提出了降低低压配电线路的降损措施。

关键词:电力;线损;降损

引言

提高配电网降损管理质量,是我国电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在新的时期下,为了向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电力服务,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力资源,则必须强化供电企业的节能意识,明确加强配电网降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城市配网线路的线损管理问题

1.1技术方面的线损问题

1.1.1输电线路设计的不合理

线路耗损会因线路设计的不合理不科学而逐渐增大。例如:迂回线路供电问题在线路的布局中广泛存在,这不仅拉长了低压配电供电的半径,还增加了输电距离,对线路的损耗有着严重的影响。此外,线路中间过少的电源点,过大或过小的线路导线截面,低压配电线路的不科学运行等诸多因素,在配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长时间处于空载、轻载或是超负荷的状态,都会导致线路消耗的增大。还有很多长期没有更新的线路,由于老化问题严重,时常出现泄漏电流,也导致了线路损耗增加。

1.1.2过高的变电主设备损耗

没有对变压器进行及时更新改造,造成耗能过高;没有及时处理设备缺陷、老化造成的泄露增大、介质损耗;无功穿越严重,无功容量补偿不足,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功率因数过低等原因产生电能高损耗;不科学的运行方式造成主变压器运行不合理,导致主变压器轻载或超负荷运行使损耗过高

1.1.3过高的配网损耗

低压电路三相负荷没有保持平衡,使中性线的电流过大增加了线损;因接户线太长或太细也会造成严重损耗;低谷过分补偿、高峰补偿不足等不合理的无功补偿造成电能损耗;耗能过高的配电变压器没有进行及时处理、更换造成过高的配网损耗;不相匹配的配网容量和负荷造成电网运行不合理,从而导致了线损过高。

1.2管理方面的线损问题

1.2.1计量表计误差

由于的管理的不完善,经常不能按期对计量设备进行检修,这很容易导致线损状况越来越严重,对单位的进一步发展影响较大,也无法有效的保障用户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实际的用电计量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如,计量不精确、电量流失等,导致了严重的配电线路线损,也给单位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1.2.2电费抄核收工作存在疏漏

抄表收费是电网管理中重要的环节,在工作中抄表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电力相关企业部门的经济效益。目前,电费抄核收工作存在疏漏,例如电表漏抄、错抄行为屡屡发生,没有注意对台区考核表与用户计表同时抄录抄表,只注意表码,而不了解用户实际用电,未及时发现电表故障和窃电行为

2城市配网线路的线损管理措施

2.1技术方面的线损管理措施

2.1.1加大低压网改造力度

对于低压台区供电半径过长、过载运行的线路,可以适当的添加变压器台,划分供电范围,有效地缩短供电半径及消除过载现场。((2)合理调整配电电容。配电电容的型号与产品的容线选择不恰当会导致经济运行变差,因此,选择合理的型号并对配电电容进行相应的调整是降损的重要内容。如在对村庄进行配置变压器时,要按照村庄居住人口的数量进行配置,但如果存在居民长期外出的情况,就会导致长时间的轻载,因此,合理地调整配电电容很重要。

2.1.2增加配电变压器的负载率

变电器在运行的过程中会消耗一定的无功功率,无功损耗引起的线损有时会很严重,因此,要做好供电企业配电网降低线损,必须要考虑配网变压器的降损。主要是按照电源、电网、用户补偿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布局和配置无功补偿设备,实现无功分层分区平衡。加强无功补偿装置的运行维护,提高装置利用率。根据配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分析,选取容量恰当的变压器,一般情况下负荷率选取在60%至80%较为合适,这样更能发挥出变压器的最佳效率,降低线损率,从而有效的降低配电网线损率。

2.1.3均衡低压三相负荷,控制电能损失

低压电网中需要接入各类单相负荷,其中,三相负荷往往具有不稳定性,在相同的输送功率下,可能造成变压器及低压线路的损耗增大。不均衡三相负载运行状态下比均衡三相负载运行状态下所造成的变压器与线路的损耗差距巨大,不均衡程度越大,其损耗越大。对此,需使用计量系统对各台区三相负荷平衡率进行统计,之后进行现场测量,进而调节用户负荷,尽可能保证低压三相负荷的相当均衡。

2.1.4科学装配无功补偿设备

参照无功优化计算结果来对应装设无功补偿设备,如果电力线路的长度长、支点多、分布不集中的线路,则适合采取集中补偿、分散补偿有效配合的方法,母线则需要专配高压补偿电容器。

2.2管理方面的线损管理措施

2.4完善计量设备管理

一是,要将陈旧的电能表及时的进行更换,降低计量损耗,应用新型的误差性好、准确度高、起动电流小、超载能力强、抗倾斜、防窃电、可实现抄表自动化管理且表损低的全电子电能表,积极推行有宽量程、高精度电子式电能表和IC卡表。二是,对计量用二次回路,需要进行PT的二次压降,可以采用计量PT、缩短二次线长度、专用二次回路等方式将PT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2.2强化抄核收管理

加强抄、核、收工作并且提高线路绝缘水平加强监督认真完成抄表工作,实行监督上墙工作制,抄表人员必须按时完成抄表工作,并制作实名制监督卡片以备督导组进行检查,监督人员要结合电表实际读数、抄表本、监督卡是否一致来确定抄表工作是否真实到位,杜绝虚假估抄、漏抄现象的出现。做好抄表工作的同时,还要定期检查设备,更换破损或者老化的零件、瓷瓶等,保持瓷瓶的卫生,适当处理电线经过的树枝等障碍物,通过提高线路的绝缘水平降低线损。

2.2.3对窃电行为加大反击力度

在营业过程中要积极开展普查工作,防止发生偷电、漏电现象,可以规定日期检查,也可以随时进行抽查,对调查的情况记录在案,并进行存档。举报偷电行为的群众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奖励;大力宣传窃电行为的可耻性。对于那些用电水平低于平均用电、与其家庭人口不成比例的用户,我们可以使用电子式防窃电装置对其进行实时监测,看是否有窃电行为发生,如果发生便可令其对丢失的电量进行补偿。

2.2.4做好设备检修管理

合理安排设备检修,搞好输、配电线路维护。做好设备与线路的养护工作供电设备与线路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正常供电,甚至出现大规模停电现象,影响供电服务水平。因此,必须积极做好供电设备与线路的检修与养护,定期对相关设备与线路开展实验性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检修。

结束语

在配电网降损管理工作中,应当采用经济效益高的供电系统,应用先进的供电设备,实施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措施,以确保配电网降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要加强对电网企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以为电网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而言之,加强对配电网降损管理的研究,不断地创新配电网降损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宋奕冰,娄北.基于新的数据处理方式的理论线损计算[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05).

[2]李华茂.综述电网线损原因及降损管理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3).

[3]张步涵,李可文,沙立华,等.基于树状网络潮流的供电线路电能损耗计算[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