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采用胸腺五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肺结核患者采用胸腺五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的临床疗效

谢永斌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222000)

【摘要】目的:探讨胸腺五肽联合抗结核药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整取抽样2016年1月-2107年1月我院肺结核患者74例,按入院顺序单号为对照组,共37例,采取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双号为观察组,共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均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痰菌转阴率,并观察两组肺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个月痰菌落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采取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腺五肽治疗的效果较好,提高痰菌转阴率,同时改善患者肺功能。

【关键词】肺结核;抗结核药;胸腺五肽

【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9-0091-02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体内引起的感染,症状以严重发热、反复咳嗽为主,发病率较高。经调查统计,每年全世界肺结核发病人数约为1000万,且每年死亡人数高达400万例。随着近年我国吸烟人群低龄化及二手烟人群的增多,肺结核的发病率呈明显提高,且随着药物滥用现象的日益严重,其耐药性也相应增加,治疗难度较大。我院对2016年1月-2107年1月37例肺结核患者采取常规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象来源于2016年1月-2107年1月我院74例肺结核患者,纳入标准[1]:经胸部X线、纤维支气管镜及结核菌素试验确诊;有发热、咳嗽、胸闷、气短、胸痛、盗汗等症状;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有药物过敏史者;精神疾病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资料不全者。按入院顺序单号为对照组,共37例,男性17例,女性20例,年龄18~78岁,平均(42.3±2.5)岁;病程1~12个月,平均(5.3±1.2)个月。双号为观察组,共37例,男性16例,女性21例,年龄19~78岁,平均(42.8±2.6)岁;病程1~11个月,平均(5.1±1.1)个月。2组一般资料,如性别构成、年龄、病程大致相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2HRZE/4HR治疗方案,服用异烟肼(四川福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1617)0.3g/次,1次/d;服用利福平(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23020933)0.45g/次,1次/d;服用乙胺丁醇(长春银诺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0173)0.5g/次,1次/d;服用吡嗪酰胺(江苏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4174)0.5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肌肉注射注胸腺五肽(武汉普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4133)1mg+0.9%氯化钠生理盐水250ml,1次/d,两组均2个月,观察其症状缓解情况。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1个月、2个月后,行痰抗酸酐涂片检测,比较两组痰菌转阴率;同时测定两组1秒用力呼出量(FEV1)、1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动量比值(FEV1/FVC)

1.4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结果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肺功能指标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痰菌转阴率比较采取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痰菌转阴率

两组治疗后1个月痰菌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个月痰菌落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见。

3.讨论

有研究表明[2],肺结核的发病机制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所致。其中,结核免疫主要由T淋巴细胞所介导,其是细胞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从而缓解患者症状。

胸腺五肽是一种典型免疫双向调节药物,属免疫类增强剂,其药理作用是通过诱导T淋巴及其亚群细胞分化,并与成熟外周的血T细胞特异性受体结合,提高患者细胞内cAMP值,从而有效调节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同时,在正常机体状态下,该药物能发挥免疫刺激作用,对初次或再次免疫应答反应均有增强作用。胸腺五肽与常规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在相互协同作用下,能充分发挥免疫调节的作用,效果较好。本研究显示,经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FEV1、FEV1/FVC水平明显升高,这与李泽贵[3]报道结果相似。刘淦斌[4]前瞻性研究表明,对肺结核患者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胸腺五肽治疗后,患者痰菌转阴率明显提高,为97.1%,且病灶吸收良好。

综上所述,在肺结核疾病治疗中,采取常规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腺五肽治疗的效果较好,提高痰菌转阴率,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患者恢复。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胸腺五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J].母婴世界,2016,11(18):117-118.

[2]石晓.胸腺五肽和常规抗结核药物在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6(21):74-75.

[3]李泽贵,杜识博,黄嘉,等.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耐药性肺结核33例[J].中国药业,2013,22(19):95-96.

[4]刘淦斌,易来龙.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药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7(14):45-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