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疗仪器保养维修的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加强医疗仪器保养维修的管理

何沿海

何沿海(广东省化州市人民医院广东化州525100)

【中图分类号】R197.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4-0430-01

【摘要】通过临床十几年对医疗仪器维修,总结出一些维护、保养和故障检测的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医疗仪器保养维修

医疗仪器设备是医疗单位的重要物资基础,也是其综合实力的体现。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尖精、先进设备已投入到临床中应用,特别是现代医学对医疗设备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医疗仪器设备运行是否正常,直接影响着医疗单位的医疗、教学、科研以及预防保健等各项工作。但是如何保证这些医疗设备正常运转,减少故障次数,延长使用寿命,发挥其应有效能,提高医疗服务以及医疗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也是医院设备管理面临的最重要课题。本人根据十多年的维修及其管理经验,把被动维修改为主动检修保养,抓住以防为主的关键性管理。现将经验体会报告如下。

1医疗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分三级进行

医疗设备的保养是一项包涵着丰实知识、充满高度科学技术的复杂活动。根据食品的性能特征以及各类要求采用一套特殊的措施,对仪器进行分期、分级进行保养和检修、调试、检验,达到和恢复仪器的技术指标。

1.1一级维护保养新机每年1次,3年以上仪器每月或每季度1次,检查机械转动及各部零件是否正常,水、气、油路是否畅通,仪器运转中途是否有异味,声音是否异常等。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净化、干燥、润滑、振动实验、耐压(绝缘)实验以及老化处理工作,从而发现故障,排除隐患,以保障下一阶段工作的正常进行。

1.2二级维护保养一般半年—1年进行1次,检测整机控制台上的各仪表及操控系统的灵敏度、精密度进行测试、校正和计量检定,更换损耗品,对电路进行电压检测试验。

1.3三级保养可以3-5年内进行检测1次,必要时将整机进行全部拆卸予以清洗检修,超过使用期的元器零件应尽量更换或修复,对仪器进行全面彻底的调试,恢复其工作的精密度和性能。

2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

现代医疗仪器的特点是采用最新科技成果,多种前沿科学已融合新型医疗仪器中,为此,要了解新技术,首先学习新技术、弄懂新技术、掌握新技术和新知识是我们维修人员的关键,否则将举步艰难。

2.1加强维修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理论作为前人实践经验的高度总结,具有指导人们实践的作用。提高维修水平,必须掌握扎实、广泛的理论知识。

2.2加强电子理论知识培训医疗仪器的基础是电子电路,医疗仪器维修人员必须掌握基础电子理论,应能分辨电路,了解电路工作原理和作用,能准确寻找出关键元器件并分析出关键元器件损坏对电路产生的影响,进一步达到对关键点处参数进行工程估算,对照测试,则维修技艺可迅速提高,这是事半功倍的捷径。对于新分配的高校毕业生,他们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因来自不同专业如生物医学工程、医疗仪器、无线电技术等,其掌握电子理论程度不一,更重要的是缺少实际经验,因此,对他们更应结合实际,使他们在电子理论深度上下功夫,在此基础上扩展其他知识领域。

2.3培训多种专业知识医疗仪器种类繁多,每位专业者不可能也没必要全部精通,但需要不断扩展知识领域。例如:维修生化仪器时,必须懂得电路、水路、光路、气路等多方面的知识;在维修医用加速器时,技术人员在懂得低压电路、高压电路基础上,还要掌握真空技术、微波技术、波导理论等一般知识和简易机加工等实用知识。技术人员应能正确操纵设备,通过设备运气中声、光、电现象协助诊断故障。总之,知识面越宽,思路越广。

2.4提高高新技术知识现代医疗仪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量采用最新科技成果,多种前沿科学已融合到新型医疗仪器中,为此,了解最新科技成果,更要吸收新技术、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术。

2.5在人才培养方面,采取引进、培养和外送培训相结合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人才梯队,发挥他们在临床中的作用。

3提高维修技能

医疗仪器维修人员维修技能的提高,同其他领域一样,也需要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不断升华。这与涓流聚江河一样,必须从点滴入手,积累多方面的经验,培养综合维修能力。

总之,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修理工作,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系统工程,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只有对医疗仪器进行科学、规范化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做到以预防性维护性为主,加强维修队伍建设,才能保障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从而发挥现代医疗设备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孙估元,谭杰.浅析有源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管理现状及对策.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8,2.136.

[2]潘传明.呼吸机的管理与维护.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7,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