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译成因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误译成因探析

解玲

解玲黑龙江大学中俄学院150080

摘要:本文主要从解释学角度和视野融合角度简单地分析了译文文本产生误译的原因。译者要想翻译原作,首先就要理解原作,而理解一旦开始,译者与原作者的视野也就不可避免地要相互融合。而所有这些因素都将对译文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误译;解释学;视野融合

有关误译产生的原因,可以简单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解析。

一、解释学角度解析

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解释学的发展历程。直观看来,解释学与翻译的关系最为紧密,解释学的很多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翻译中的很多现象,尤其是误译。白立平认为“每一个译者首先是个解释者,误译往往建立在误读的基础上。”①由此在翻译过程中,随着误读而来的就是误译的产生,并且多数为无意误译。

“解释学”(hermeneutics)是一门古老的解释技艺学问。“解释学”一词起源于希腊文词根“hermes”,同希腊赫尔墨斯神(Hermes)的名字有联系。赫尔墨斯是诸神的信使,其使命是把来自神界的消息带到人间,但因为诸神的语言与人间的语言不同,因此赫尔墨斯的传达就不是简单的报道或简单的重复,而是要把诸神的消息和指示进行翻译和解释,翻译是指把人们不熟悉的诸神的语言转换成人们自己的语言,解释指的是对诸神晦涩不明的指令进行疏解,此时翻译这个职业就具有了某种自由。“hermes”具有宣告、阐明、口译等基本意义,由之而来的“解释学”指的便是一种理解、阐明与解释的技术。伽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在《古典诠释学和哲学诠释学》一文中写道:“‘诠释学’的工作总是这样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转换,从神的世界转换到人的世界,从一个陌生的语言世界转换到另一个自己的语言世界。”②法国解释学家利科尔对解释学的基本看法是:“解释学是关于与‘本文’(text)的解释相关联的理解程序的理论。”③古代语文学家都用“翻译”和“解释”来定义解释学,翻译与解释学问题紧密相关,正如伽达默尔所说,“一切翻译就已经是解释”,“翻译始终是解释的过程,是翻译者对给予他的语词所进行的解释过程”。④

二、视野融合角度解析

1.解释学理论中的视野融合

“视野”(horizon)是迦达默尔解释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哲学概念,指人对世界的基本判断和看法。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作者有他创作时的原始视野,而解释者具有在现今的具体时代氛围中形成的视界。由于时间距离和历史情境变化而引起的差距是任何解释者都是无法消除的。迦达默尔主张在理解的过程中,将两种视野融合在一起,达到“视野融合”(fusionofhorizons),形成一个全新的视野。这个更高、更新的视野包含了作者和解释者的视野,并且超越了这两个视野,从而给新的解释提供了可能。

在迦达默尔看来,人类的发展史是一个不断理解的过程,对不同的历史文本和当代文本来说,他们的意义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和空间的改变而不断变化。人类的历史活动是不可能被完全理解和掌握的,因此视野的完全融合是不可能存在的。理解一旦开始,理解者的视野就进入了被理解的文本的视野范围之内。在这个过程中,理解者通过自身的视野来判断文本的意义是否被接受。由此可知,原语文本的过滤是不可避免的,理解者据此来决定原语文本的可接受度。

2.视野融合对翻译的影响

翻译的过程就是视野融合的过程。作为对原文本的再创作,不仅是对原文语言信息的传递,更重要的是要将之以更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既然译者对原文意义的传达只是译者要进行翻译的任务之一,那么语言之间的差异就使过滤现象不可避免的发生。这是因为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言体系。原文本的意义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会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是动态的演变的。不管是语言层面还是文化层面,翻译过程中的一一对应翻译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个好的译本展现的应该不仅仅是原文本的意义,更要展现出这些意义上负附载的各种文化信息。

在翻译中,视野的融合典型体现在语言的融合上。“译者开始进行翻译的时候,他们便依据自己的理解对原文开始了吸收、重建以及推动其发展的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并借此使译者的视野尽可能地接近原语文本的视野范围。”⑤然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永远都是翻译中障碍物。译者的任务是在原语和目的语间寻找出共同点并使自己的表达方式更好地融入目的语文化中。当译者能够真正这样做的时候,他便无形之中扩展了目的语文化的范围,使之吸收了更多的文化和语言要素,扩展了意义。因此,视野融合理论在运用于翻译时,对语言和文化皆极具解释力。

文本的内容只有在理解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自身的意义。这个过程可以视作译者同文本进行的一场对话。对话之所以可能实现,是因为对话双方由前理解结构(preunderstandingstructure)形成的视野有共性也有个性。前理解结构包括历史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心理结构、生活习俗等等,而视野在伽达默尔的定义中囊括和包容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译者的视野和文本的视野有一定的差异,因为译者具有历史文化环境所赋予他的特定的视野,而文本也具有自己的视野。文本视野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由作为特定历史文化存在的个人所创造出来的,是作者创造文本时的特定历史语境,它必然和译者的期待视野有所差异。不同历史时期的译者带着当时的历史文化情境、时代氛围所形成的视野与文本的历史视野相遇,必然优先以自己的前理解结构来阐释文本。在译者的前理解结构中可能完全缺乏和文本视野某个片段的对应关系,这时候就表现为漏译和乱译;当译者期待视野和文本视野有差距并影响其理解时,就会导致错译的产生。不同的视野经历相互碰撞、冲突甚至排斥的过程后进而融合。这种融合不是让译者抛弃自己的视野,也不是用其中一种视野代替另一种视野。从某种程度上讲,视野融合的过程是两种视野差异经过对话,产生一个第三视野,即译文文本的过程。它既不同于译者的视野,也不同于原文文本的视野,因此必然存在着对原文文本的多元的阐释和形形色色的误读。任何文本的意义和价值都不是永恒、封闭、绝对的,而是暂时、开放、相对的,它给不同译者对作品的阐释创造了广阔的空间。译文文本和其读者之间又重复着这种视野相遇和交融的过程。

参考文献

[1]白立平.文化误读与误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1).第50页.

[2]Gadamer,TruthandMethod[M].NewYork:TheContinumPublishingCo.,1975,p.92.

[3]利科尔著.解释学的任务[M].张能为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