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感染多重耐药菌临床治疗经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腹腔感染多重耐药菌临床治疗经验

赵英勒

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云南个旧661000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治疗情况,总结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我院腹腔感染标本进行菌种鉴定与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在临床上应用抗生素,比较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临床用药有效率。结果:产ESBLEcoli对头孢西丁、阿米卡星较为敏感,对其它常用抗生素耐药;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较敏感;MRSA几乎均耐药;MDR-PA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为敏感;MDR-AB仅对左氧氟沙星少部分敏感,对其他药物几乎全部耐药。用药治疗与药敏结果相符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不相符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感染患者多重耐药菌的治疗最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正确合理用药,在有效控制感染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关键词】腹腔感染;多重耐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51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91-01

腹腔感染需要及时控制感染源同时有效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控制进一步病原菌的发展,然而逐渐增加的多重耐药菌给腹腔感染的控制带来了困难。所谓多重耐药菌是指同时对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耐药的细菌。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总结,本文选取我院腹腔感染标本接种后选取多重耐药菌,对其临床使用抗生素的治疗进行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

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我院送至微生物室的腹腔感染标本,包括腹腔引流液、腹腔透析液、腹腔脓肿和腹腔积液等,排除同一患者的重复菌株。将标本接种后,分离病原菌。

1.2方法

应用美国凤凰100上机或手工方法鉴定菌种并进行药敏试验。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及相应加入4mg/L克拉维酸后,MIC比单药降低8倍或以上者视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1]。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Ecoli)、肺炎克雷伯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E-test方法进行筛选,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多重耐药的不动杆菌指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环丙沙星中的3重或3种以上耐药。药敏结果按CLSI标准判断。质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分肠球菌ATCC29212、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和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观察并总结多重耐药菌相对敏感的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与药敏试验进行相符性比较。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结果

2.1腹腔感染标本中共分离出182株多重耐药菌,其中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ESBLEcoli)为86株,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0株,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杆菌为25株,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为21株,多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0株。另有一些检出率很低的细菌不计入。药敏试验后,由表1可见,产ESBLEcoli对头孢西丁、阿米卡星较为敏感,对其它常用抗生素耐药;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较敏感;MRSA几乎均耐药;MDR-PA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为敏感;MDR-AB仅对左氧氟沙星少部分敏感,对其他药物几乎全部耐药。

注:*表示与不相符组比较,P<0.05。

3讨论

近年来,多重耐药现象越来越常见,形势日渐严峻,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耐碳青霉烯类的铜绿假单胞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以及多重耐药的不动杆菌等。做好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抓好环节质量的管理至关重要[2]。腹腔感染中也较常见多重耐药菌,因此其控制和治疗受到临床的广泛关注。

目前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受到年龄,患者的免疫功能,慢性代谢病,中心静脉插管、机械通气及检查等侵入性操作,长期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长期住院及既往感染史等因素的影响[3]。越是感染严重的患者,越应该谨慎使用抗生素,否则易形成恶性循环,加重多重耐药性。有文献提到腹腔感染中多重耐药病原菌革兰阴性病原菌比例为60%-70%[4],革兰阳性病原菌中MRSA占约30%。不同地区分离出的病原菌特别是多重耐药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有差别,而临床治疗患者经验用药效果不良,主要依靠药敏试验。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产ESBLEcoli对头孢西丁、阿米卡星较为敏感,对其它常用抗生素耐药;产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较敏感;MRSA几乎均耐药;MDR-PA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为敏感;MDR-AB仅对左氧氟沙星少部分敏感,对其他药物几乎全部耐药。而临床用药结果与药敏结果比较结果显示,用药相符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不相符的患者。可见,临床治疗腹腔感染时,不同的多重耐药菌最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应用相对敏感的抗生素,对于产酶的大肠埃希菌可以应用头孢西丁和阿米卡星,控制产酶的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可应用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多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可用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而多耐药的不动杆菌可尝试左氧氟沙星治疗。然而,MRSA几乎全部耐药,这也提醒我们应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的管理和监测,按照药敏报告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针对性保护患者。

综合以上分析,腹腔感染患者多重耐药菌的治疗最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正确合理用药,在有效控制感染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黄仁刚,杨兴祥,喻华,等.腹腔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1):761-765.

[2]殷翠香.内蒙古林业总医院感染监控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5):1140-1141.

[3]黄勋,邓子德,倪语星,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1):1-8.

[4]AmericanJournalofInfectionControl.2003.NationalNosocomialInfectionSurveillance(NNIS)SystemreportdatasummaryfromJanuary1992throughJune2003.Am.J.Infect.Control31:481–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