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桩基围护施工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0
/ 2

深基坑桩基围护施工技术探讨

刘怀庆

合肥市庐阳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摘要:以某工程实例为研究背景,对深基坑桩基围护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研究,希望论述后,可以给此类工程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桩基;围护施工;技术探讨

1工程简介

该工程项目主要包含了桩基与地下室基坑围护等部分,用地面积达32752平方米,全部结构部分达到合格的要求,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2工程的施工难点及解决措施

2.1工程的施工难点

(1)该工程项目的桩基结构工期要求比较高且工程量巨大,预制钢筋混凝土桩体的数量为203根,混凝土灌注桩455根,粉喷桩666根。(2)预应力管桩需要达到位置精度、垂直度的要求。(3)严格控制预应力管桩部分的质量。

2.2工程难点的解决方法

(1)本次工程项目中,设置了统一的质量测量控制网,通过全站仪进行质量的监督与控制,确保桩位精确度达标,打桩机在使用中应该根据要求布置标准长条水准尺,从而可以进行垂直度参数的测量。

(2)应用质量较高的管桩,保证贯入度达标,施工环节每根桩体都要通过水平仪检测桩顶标高尺寸,确保其符合工程的设计方案要求。

(3)桩基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安全性达标。起吊管桩施工的过程中,在下部禁止站人。打桩结束后,要做好桩头部分的防护处理,防止桩头或机械锚点存在碰撞的问题,将送桩部分的遗留孔洞进行覆盖处理。

3深基坑围护的施工

在该项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应用到以下几种基础,以下对此类技术的实践要点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升整体工程的质量。

3.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

本次工程中应用的是先张法预应力的钢筋混凝土管桩结构,型号为PC550AB110-11、12、12、12a,单桩竖向承载参数(Ra)为1300KN,桩端部分的截面尺寸不能小于2D。成桩应用的是锤击的方式,打桩时要进行标高与贯入度的控制,确保各项技术参数符合标准。桩基质量要按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来进行,低应变检测不能小于桩体总数的20%,三桩及以下应该保证其检测数量不小于1根;高应变桩体检测要达到桩体总数的5%,且不少于5根。

3.2测量定位

指定专人来进行设计方案中桩体位置的检测,利用轴线控制点逐步的放入到现场规定位置上,在桩位中心点部分需要打入长度尺寸约为30cm的钢筋,保证其露出地表5~8cm,然后在该位置上绑扎小布条,这就是样桩。因为预应力管桩的桩尖通常都应用的是十字型或开口型,通过一个点位进行对中容易存在过大的偏差,此时需要应用十字型。在当日计划施工的几个桩位上,使用白灰来进行样桩的标注,画上与桩径相同尺寸的圆圈,可以确保桩位精度达标。

3.3验收和保管进场管桩

(1)吊运管桩的环节,要轻拿轻放,避免剧烈撞击,否则将会导致其结构损坏;(2)在桩体施工前需要检查出厂日期、规格型号,确保其可以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3)应用专用吊钩将管桩两侧内壁勾住,然后进行吊装施工;(4)按照桩体长度、规格的顺序来开展存放;(5)保证桩体存放场地平整度达标;(6)进行多层叠放时,要在长度方向上垂直放置两根垫木,需要在距离桩端0.2倍处放置,确保其不会出现滚动的问题,并且使用木楔户进行底部塞筋处理。

3.4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3.4.1定位测量

以甲方所提供的水准点参数、红线图控制点,组织专业人员应用全站仪来实施内部控制点的确定,桩位要实施三点探桩,其深度应该达到2.5m以上,为了确保垂直度达到要求,需要按照要求放置钻机,桩位偏差要保证在100mm以下。

3.4.2埋设护筒

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杂土隔离施工,要加强孔口的防护,要做好护筒的埋设施工,通常来说,应该保证护筒要大于桩径约10cm,同时应该保证埋设深度可以更好的将杂填土隔离到外部空间中,桩位与护筒中心重叠,然后再使用粘土填充缝隙,并且进行压实处理,以提升护筒的稳定性,防止在施工中出现坍塌的质量问题,然后就是进行定位筋的安装施工,达到设计方案的要求。

3.4.3使用钻机进行成孔

(1)安放钻机。钻机安放环节,需要正确的对正桩芯处,确保其与转盘心重合,垫平四周,确保其达到平正性的要求。钻头放入,然后将其与柱钻杆进行连接。循环槽沟、泥浆池应该合理的布置,然后要将泥浆循环系统稳定连接。

(2)桩孔钻进施工环节,需要采用轻压慢转的方式,要合理的确定泵量,结合不同的地质条件来合理的确定钻进施工技术参数,严格控制钻进施工的速度,在成孔符合设计深度的标准要求之后,由监理工程师及西宁桩孔深度检测,达到要求后才能开始后续的施工。

(3)首次清孔是将钻机深入到持力层结构中,然后经过监理工程师检测确认后实施,钻进施工环节,需要稍微提起钻具,然后缓慢回转、换浆、清查与终孔提钻施工。

3.5护壁泥浆

从相应的地质勘查结果分析可以发现,如果钻进施工的范围内存在一定量的砂质土、粉质土等地质条件,在钻进施工环节极易发生自然造浆交叉点问题存在,会导致缩径、塌孔的问题出现。因此,要根据成孔施工的要求,合理的配制部分陶土与粘土材料,结合不同地质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泥浆配制参数,以更好的平衡侧压力,以更好的消除塌陷、缩径等问题,有效的减小孔壁泥浆皮的厚度尺寸,可以大大提升桩体结构的负载与侧壁摩擦力,可以全面的提高成孔部分的质量。钻进施工环节,应该加大频率对于泥浆性能的测试,以达到工程所需要的技术标准要求。

3.6清孔

成孔结束后、钢筋笼与导管安装完成后都要实施清孔操作,通常需要分为两次来实施,首次清孔需要在终孔时全部清空完成,成孔结束后不能实施提钻操作,不能随意加压,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来逐步的循环清孔处理。第二次清孔时应该应用灌注混凝土钢导管的方式来实施,清孔结束之后要保证孔底500mm区域内含砂率不足8%,泥浆比重要小于1.25;粘度不足28s。桩灌注混凝土孔底沉渣厚度要达到50mm以上。清孔施工结束后,在半小时内完成灌注混凝土施工,此时应该保证首次灌注量达到要求。

3.7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

(1)测量定位。要按照工程要求来布置控制点,测量人员要应用经纬仪来准确确定桩位,清理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最终可以准确确定桩位数据。(2)桩机安装到规定位置上,在搅拌机移动到该位置后,要将其调平,然后保证钻机位置与桩位重合,保证桩身垂直度达到要求。(3)首次下沉。该环节中,为了能够有效的进行土体的粉碎处理,需要开启电机,放松钢丝绳,逐步的下放,保证慢速进行,不能存在送水下沉的情况。(4)水泥浆制备。搅拌头达到相应深度之后,要按照设计方案的规定来拌合水泥将,然后记录各项技术参数,在使用前要持续搅拌,以避免其出现离析的问题。(5)对注浆搅拌进行提升。搅拌头下沉到固定深度之后,需要开启灰浆泵,然后将泥浆注入到土层结构中,喷浆的同时需要进行搅拌提升,提升速度要限定在0.15m/Min以下,在符合桩顶标高尺寸要求后,可以关闭灰浆泵。(6)第二次下沉、喷浆。二次下沉达到技术要求后,可以开启灰浆泵,搅拌与提升同时进行,直到符合相应的标高尺寸要求。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施深基坑围护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的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速度,并且可以提升基坑结构的稳定性,满足建筑功能安全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新建基础工程对周边既有建筑的影响分析[J].阚百宁.中国住宅设施.2017(12)

[2]浅析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J].马瑞国.中国住宅设施.2018(07)

[3]土木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及其控制要点[J].魏学军.中国标准化.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