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湿地休闲旅游发展形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解析湿地休闲旅游发展形势

李蕊

李蕊

身份证号码:342422198211120202

摘要:在旅游业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湿地生态旅游被认为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湿地生态旅游不仅有多样化的景观、资源丰富的动植物、独特的城中湿地、多处鸟类自然保护区、便利的交通条件,而且还拥有生态旅游发展的有利形势和地方政策大力支持的大好机遇,但同时存在湿地保护和开发以及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本文笔者重点介绍国内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以及如何打造满意的湿地生态旅游项目等。

关键词:生态;湿地;困难

引言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和资源潜力两大功能,可以起到维持区域水平衡、调节局部小气候、控制环境污染、提供丰富物产等方面的作用,这些是其他自然系统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因此,湿地具有“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文明发源地”的美誉。

1.城市湿地公园的含义

所谓的城市湿地公园,就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休闲游览和贴近自然为主的独特公园类型。它必须要重点突出三大特征,即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同时要具备四个必要条件才能定义为城市湿地公园:①既能供人观赏游览,同时可以开展科普教育和科学文化活动;②湿地必须位于城市规划区内,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范围内;③湿地所占面积要具有相当大地规模;④它是天然形成的湿地类型,或者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

2.国内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现状

2.1香港、台湾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现状

发展快速的香港和台湾一直都非常重视湿地公园的建设,并且对湿地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以及湿地公园发展经验都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20世纪80年代,香港著名的米埔湿地就成为世界上知名的观鸟中心,它里面包括至少有340种鸟类,其中有濒临灭绝的种类。另外,湿地栖息类型有淡水池塘、淡水湖、红树林、芦苇床、海水泥滩等。该湿地公园常常有教育官员为学校里的学生提供讲解导览项目,还为自然基金会成员提供特别活动。为了保护湿地公园的自然性和生态性,减少对湿地公园的破坏,已经开始对进入湿地的游客数量加以限制。台湾高雄洲仔湿地公园是其第一个生态恢复型湿地公园,通过湿地公园建设把野生动物带进城市,以这样的方式让城市居然进入大自然的环境中。因此,香港和台湾对湿地公园的开发及管理所累积的经验是相当丰富的,我们是无法估量的。

2.2内地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现状

我国内地对湿地的恢复、重建以及保护等方面都表现得相当滞后,起步也较晚,但随着国内对其保护与合理开发的日益重视,湿地公园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同,湿地公园的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并且在短短6年间,相关人士对于湿地的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保护与合理利用、恢复重建的理论与实践都有了长足的进展,政府进一步把湿地公园的建设提升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其蓬勃发展之势不可抵挡。

3.国内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盲目开发,忽视生态环境

在进入21世纪以后,旅游业开始逐渐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方向发展,旅游者的大自然情怀不断提升,湿地生态旅游的需求越发愈烈,到处都兴起了生态旅游开发热,而且还将其作为旅游产业的重点开发项目,大力开发湿地的经济价值,这对湿地保护带来了严峻挑战。地方政府为解决湿地保护经费,加强城市经济发展,解决财政困难,大量引进非政府资金,鼓励决策者和经营者充分利用廉价的自然资源,尽快实现其经济指标增长,淡化了湿地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而是把湿地开发作为一个项目,追求其经济效益最大化,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缺乏可持续规划,急功近利,最终导致开发过度,建设强度过高,与生态环境之间水火不容,冲突越来越明显。

3.2湿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我国,湿地方面的管理工作起步较晚,所以在保护湿地方面的法律还不完善,由于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保护缺乏法律依据,所以这对湿地保护和利用是十分不利的。农牧民封育禁牧、退耕还泽,得不到相应的经济补偿,影响着他们的经济收入,对于湿地保护建设,他们的参与度积极性都不高。

3.3技术薄弱,研究滞后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特殊性,所以湿地生态环境表现得极为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很难恢复原样。国内目前的湿地恢复技术薄弱,尤其是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技术、水质管理等方面的研究滞后,不利于湿地系统协调发展和资源的持续利用,在一定程序上制约着湿地公园的保护与恢复。

3.4宣传不到位,各界对其认识不足

由于对湿地公园的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各界对其的关注支持度还不利于湿地公园建设和发展。除了业内人士以外,其它各界对湿地公园的开发与保护认识不足,还存在对湿地有着很多不正确的认识,如把湿地看作是荒地、废地,对湿地的开垦意识大于保护意识。农民盲目进行湿地的开垦和占用湿地改变其天然湿地用途,直接造成天然湿地面积减少。

3.5开发形式单一,活动缺乏新意

目前,湿地公园的开发中对湿地公园景观发掘不够充分,公园开发的景观数量较少且孤立,景点又缺乏创新,活动主题不明显,内容重复单一,体验活动零碎孤立且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大大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商业色彩浓厚,公益教育性不突出,不利于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4.生态学建议

4.1把城市湿地公园水域生态环境保护视为重中之重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是以湿地的自然复兴、恢复湿地的领土特征为指导思想,以形成开敞的自然空间和湿地公园地带,它涵盖了大量的动植物种类,形成新的群落生境为主要目的。湿地水域生态环境是由多种挺水、浮水、沉水植物构成的植物群落,也是鸟类等动物繁衍生息的场所,因此湿地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显得至关重要。通常,水生植物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在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下,必然出现有些区域某一物种占据主导地位,在另一区域该物种却被其他物种取代的局面,面对这样的情况,人类不应该从审美观出发加以干预,而是要尽量减少对湿地周边区域的干预,使自然形成和谐的生态平衡。

4.2引入环保科技,提升游客的游览品质

在开发初期,生态科技还不够发达,游客的旅游设施往往都比较简单,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但由于旅游设施条件不好,大大影响游客的游览品质。所以随着科技的发达,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开始改善湿地游览条件。如传统湿地观景以户外为主,而目前已采用室内玻璃幕墙观景,在保证游客舒适与观感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已开始在湿地定居繁殖的大批水鸟的负面影响;观鸟屋也利用自然光与双层天窗设计来尽可能保证通风,使游客感觉舒适。

4.3在强调生态保护的同时,旅游设施不再单一

随着湿地知识的日益普及,人们对湿地的认知不止是停留在环境质量提升上,而是希望湿地可以发挥出社会娱乐与休闲的潜在价值。面对着人们对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大众休闲旅游成为大家的选择。以中国为例,旅游者的生态意识日渐增强,生态旅游逐步在平民市场中走俏,人们去湿地公园不再是为了科研,更多的是为了追求自然。

5.结语

湿地公园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湿地公园的发展趋势应该将湿地公园的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这样才能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综合功能,湿地公园的建设规模与设计要因地制宜、规模逐渐扩大,体现其综合型特征。特别注意的是,在保护湿地的前提下,要将科学研究、教育培训及旅游观光作为公园的功能目标,重视其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建华,程淳姬.米埔保护区和香港的自然保护[J].中国林业,2001.

[2]仇保兴.城市湿地公园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意义[J].风景园林论坛,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