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住宅类建筑的电气消防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探讨住宅类建筑的电气消防设计

卫健

卫健

天津锦丰盛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171

摘要: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呈现出繁荣的发展趋势,建筑使用中对电气设备的运用也较为广泛。尤其是当前居民住宅中存在着较多的火灾事故,究其原因就在于大功率电气的运用导致的短路等状况的发生。消防安全成为住宅使用中的成为困扰居民的一大关键问题。为了更好地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减少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建筑电气的消防设计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文章就据此展开对这一问题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住宅建筑;电气消防设计;要点

一、当前我国住宅类建筑电气消防设计中的问题

1、管理操作问题。建筑电气包括施工供电,操控电气机械运转等方面。是工程的重要项目,其中消防安全工作一直是重点。这是一项由多个环节组成的工作,很多施工单位抓不住工作的重点,缺少规划,注重整体的安全标准而忽视小细节,为消防安全埋下了隐患。为保证施工安全,在电气设备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拥有明确的标准和管理目标。一些工程团队为追求施工效率,不按照标准操作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承受的输出功率都有额定值,超过这个范围会造成负载大烧毁主板,严重的会起火。我国的常规家庭用电是220V,而建筑临时用电通常是380V。建筑用电不可接普通家庭供电电源,一些工人在小规模施工中不遵守规定,私自接电,造成严重后果。配电柜搭建周围要避免出现火光及高温操作,如焊接等。

2、电路铺设问题。布线是电路连接的重要阶段,施工中导线多数会在地下或者边墙内进行穿插,设计要合理,尽量减少线路的交叉重叠。建筑物的大型消防系统也是需要用电的,对线路的保护也比普通电力系统更为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导线外部必须套有PVC管,发生火灾时可以将火与导线隔离,起到防护作用,一些施工团队往往忽视了这一问题,在布线时直接使用了普通低等材质的塑胶管进行防护,只能起到隔离潮湿侵蚀作用,真正发生危险时,如果火情足够大,很容易就会被烧断,光缆是由很多根导线组成的,其中任何一根出现损坏断裂,整体的消防系统都会崩溃。消防线路设计在整个工程设计中所占比重较小,常常会被忽略,都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电学知识进行现场设计作业,没有完善的规划致使一些现场布线走向凌乱不堪。同一点线路如果交叉数量多在通电时各导线的热量容易堆积在一起,达到一定温度时容易引发火灾。

二、住宅类建筑电气消防设计的要点

1、消防设备供电设计。结合我国相关规定,19层以下的住宅为二类高层,二类高层的消防设备用电负荷属于二级负荷,地下室如果没有变电所,需要对低压配电间科学设置,从室外将低压双回线引入到配电间内,并且对电缆转接箱或计量表箱科学设置,分成若干回路之后,在地下室用电、公共照明用电等分别引入,且将双回路切换装置设置于配电箱处。为了促使配电系统得到简化,对上述用电设备,不需要对消防负荷和非消防负荷进行划分。对于一类高层住宅,消防设备用电负荷则为一级负荷,在供电方面,将两路独立的10kV电源给引入过来。如果仅仅将低压配电间设置于地下室,需要从自由两路10kV电源供电的变电所内引入一用一备的两路低压进线,低压配电间内采用和小高层相同的配电方式。在设计消防设备配电箱的过程中,通常将隔离开关和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设置于两路进线电源处,不能够再将断路器设置于双电源转换开关后和配电箱母线间,这样可以有效自动切换双电源。在设计消防类配电箱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插座回路设计数量尽量减少,这样消防负荷供电可靠性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如果不慎发生火灾,消防扑救人员触电的几率也能够得到显著降低。

2、线路敷设要点。目前,很多建筑电气设计消防设计采用的都是穿PVC管的方式对线路进行保护,并且这些线路大部分都是从吊顶上走线。我国民用建筑电气消防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消防联动控制、通信应急照明、自动灭火控制等线路,必须采用穿金属管的方式对线路进行保护,并且应当暗敷与非燃烧体结构之内,保护层实际厚度不得小于30mm,如果有特殊要求必须采用明设的方式进行线路敷设时,应当在金属管上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然而,这一点却被大多数设计人员忽视。为此,在具体设计中,相关设计人员应对此点予以足够重视,但凡新设计的建筑,都必须按照规定中要求对线路采用穿金属管或是阻燃效果好的PVC保护管,并在墙体等位置处进行暗敷走线,若是进行工程改造,因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暗敷时,必须对保护管进行防火处理,可以采用防火涂料喷刷等方法。

3、火灾探测器的设置。对于住宅建筑来讲,有着比较低的火灾危险性,并且有着较大的工作量,那么就需要严格依据相应的规范要求来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且将经济性因素给纳入考虑范围。再具体来讲,可以按照这些规范来进行,如果车库设置于一二类高层住宅的地下室,那么就需要对火灾探测器进行设置;如果前室和走道等处设置了防排烟装置,那么就需要对火灾探测器进行设置,这样借助于探测器信号,可以对防排烟设施有效的控制,促使人员安全得到保证。如果部分设备用房比较的重要,如配电间、电梯机房等,那么火灾探测器也是需要设置的。如今小高层住宅得到了广泛应用,仅仅将封闭电梯应用过来,消防电梯往往不需要设置,那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报警系统,只需要将消火栓按钮控制装置设置于电梯厅内,探测器不需要设置,也可以将手动报警按钮设置于每一层中,这样可靠性就可以得到显著提升。

4、消防设备的联动控制。在我国相关设计规范中明确指出,如果利用总线编码模块来控制消防水泵、防排烟风机的控制设备,那么就需要将手动直接控制装置设置于消防控制室内,这样如果火灾报警系统失去了控制,也可以有效启动它们。如今,通常借助于报警主机来联动控制很多报警产品的总线,因此,这些设备不能够仅仅依据报警系统联动控制,还需要将强电启动装置设置于消防中心,以便对重要消防设备直接启动。调查研究发现,联动控制和直接控制是如今所常用的控制原理所具备的,那么在具体实践中,依据规则来进行设计即可。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要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设备需要安装在自动配水系统设备附近时,应当做好防水、防潮处理。雨淋报警阀开启有以下两种控制方式:其一,由系统保护区就近的烟感、温感探测器构成与门,当其动作后,便可通过控制电路开启报警阀;其二,有喷水灭火系统内任意一个探测器进行报警,当确定发生火灾后,报警控制器便会发出信号开启雨淋报警阀。通常情况下,在没有特殊要求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采用第二种控制方式。这是因为在保护区内无人值守的情况下,由消防控制室进行控制才是最及时、最有效的。

6、消防水泵的设计。在设定消防水泵的过程中,需要同时采用手动启动和自动启动两种方式,这样如果无法正常运行自动系统时,还可以通过手动方式来开启消防系统,以便及时控制火势,正常顺利开展消防工作。在设定手动开关的过程中,需要对手动开关数量严格控制,将手动开关安装于消防控制室内,同时,还需要将手动开关安装于泵房内,这样影响到本区域内后,其他区域的作用依然可以充分发挥出来。

结束语

总言之,电气消防设计是住宅类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具体实践中,需要结合国家相关规范,综合考虑多种情况,科学处理,提升电气消防设计的有效性,降低火灾事故的危害。

参考文献:

[1]赵文栋.浅谈住宅类建筑的电气消防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14(13):121-122.

[2]王亚科.高层住宅建筑消防电气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13(22):255-257.

[3]陶明鑫.住宅建筑的电气设计及电气防火探析[J].商品与质量,2014(16):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