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降血糖药物应用的新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3

2型糖尿病降血糖药物应用的新进展

甘成庆

广西平乐县人民医院广西平乐542400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之下,由于胰岛素分泌缺乏或者胰岛素抵抗所引起的慢性、终生性的疾病。在糖尿病患者当中,有九成以上的患者都是2型糖尿病患者,虽然患者能够通过饮食的调整和身体的锻炼,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但是大部分患者依然需要服用降血糖方面的药物,本文主要对2型糖尿病降血糖药物应用的新进展进行梳理,以此来为医学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2型糖尿病;降血糖药物;应用;新进展

糖尿病在临床当中主要以高血糖作为主要的特点,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也就是患者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并且会出现疲乏无力的情况[1]。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会进一步引发脑血管方面的疾病,也会出现心脏病变和肾功能衰竭等症状,有的患者甚至会有双目失明和严重感染等情况存在,这些症状都会严重威胁到患者身体的健康,从而导致患者致残和致死[2]。糖尿病通常情况下会划分为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妊娠性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其中前面两种类型是最为常见的[3]。我国的患者最主要是2型糖尿病,在糖尿病当中的总体人数达到了90%以上。目前对于糖尿病还不能够进行根治,只能够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控制,在临床当中一般会采用适量运动,饮食控制以及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4]。控制饮食和开展适量的运动对于少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仅仅在发病的初期有效,大部分的患者依然需要进行药物方面的治疗,因此降血糖在糖尿病的防治当中处在一个重要的地位里面[5]。

一、磺脲类

磺脲类药物是胰岛素促泌剂当中的一种类型,这种药物在人体当中主要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最终使得降血糖的作用得到发挥[6]。这种药物一般适合用在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患者当中,是人类发现最早的一类用于降血糖方面的口服药物[7]。这种药物由于自身的药物作用比较弱,需要进行大剂量的服用,存在着一定的毒副作用,目前已经基本被淘汰[8]。第二代的药物主要有格列本脲、格列奇达和格列喹酮等等[9]。第二代的药物主要在60年代末用在临床当中核定一代的药物比起来,这些药物的降血糖效果十分明显,在服用方面的剂量也比较小,目前依然用在临床当中[10]。在这些药物里面,格列本脲是目前作用效果最强,同时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类降血糖的药物,但是这种药物容易引发人体出现低血糖,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出现死亡[11]。格列齐特这种药物,作用的时间比较长,在降血糖方面的效果十分理想,除了能够对胰岛素进行分泌方面的刺激之外,还能够防治糖尿病血管出现并发症,使得血粘度得到有效的降低[12]。格列喹酮这类型的药物在口服之后,患者的吸收是比较快的,同时存在着安全的特点,在代谢之后,肾脏排出的比例在5%以内,自身的作用比较温和,很少会引起低血糖的症状,适合用在老年机轻度和中度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当中进行使用[13]。格林美现是第三代磺脲类长效降糖药物,是目前唯一一种可以获得批准与胰岛素同时应用的磺脲类的药物。这种药物在使用方面的质量比较小,但是作用也十分强[14]。总的来说,磺脲类的药物所发生的副作用比例在2%到5%之间,因此能够对大部分的患者都有理想的耐受作用,但是药物毕竟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因此会这些药物在临床当中的应用[15]。

二、双胍类

双胍类药物用于对糖尿病进行治疗,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主要有二甲双胍和苯乙双胍这两种类型[16]。苯乙双胍由于副作用比较大,在欧美的一些国家当中已经停止使用,目前在我国也处在一个慢慢淘汰的状态当中[17]。相比之下,二甲双胍在临床当中的应用比较广泛,这类型的药物能够抑制肠道对葡萄糖进行吸收,同时也能够使得身体组织在胰岛素的敏感性方面得到有效的改善,单独使用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18]。二甲双胍在人体当中除了有降血糖的效果之外,还能够调节血脂和降压,甚至还有减肥的功效,可以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出现,具备着其他降糖药物不可比拟的优点。正是由于这些优势的存在,决定了二甲双胍这类型的药物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当中处在一个领军的位置里面[19]。

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之后,比较常见的反应是肠胃道方面的反应,例如:出现上腹部的不适应以及恶心和呕吐等一些症状[20]。为了有效减少这方面的副反应,可以采用一些缓慢加量的用药模式,在患者进餐的过程当中,或者在用餐之后服药。这类型的药物有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体重下降,同时也有可能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但是这两种并发症当中,后者出现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21]。

三、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有着比较平稳的降糖疗效,同时在安全方面也处在高度的状态当中,能够显著的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因此在降糖药物当中同样有着重要的地位[22]。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目前唯一被批准用在干预糖耐量受损的口服降糖药。在临床当中所使用的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阿卡波糖、米格列醇和伏格列波糖[23]。对于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这类型的药物来说,它会对肠道的粘膜上面的葡萄糖苷酶进行抑制,从而会使得肠道内葡萄糖的吸收速度被减缓,最终能够达到降低餐后高血糖的效果[24]。患者长期服用这种类型的药物,可以减轻葡萄糖的毒性作用,同时也能够轻度的降低空腹血糖。在服用这种药物之下,药物不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因此本身不会出现低血糖的状况,能够减少血糖的波动,使得全天的血糖都保持在一个平稳的状态当中。这种类型的作用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降低发生心血管疾病方面的风险,同时药物的作用比较温和,不存在药物继发性失效的情况[25]。由于这类型的药物最主要的作用部位是胃肠道的局部,因此不会被吸入到人体的血液当中,不会存在着全身性的副作用。在药物的服用过程当中,可以从小剂量开始,然后慢慢的增加剂量,减少药物所存在的副作用[26]。要不还会存在一些比较少见的副作用,例如患者出现乏力和皮肤搔痒等等。

四、格列奈类

格列奈类药物主要有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这两种类型,这两种药物在降血糖方面的效果是基本相同的,本身的作用机制和磺脲类药物有着一定的相似性[27]。格列奈类药物是胰岛素促泌剂当中的一种类型,最主要就是对人体的一道进行刺激从而使得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降低人体当中的血糖[28]。这类型的药物在使用的时候有明显优于磺脲类药物的优点,最主要体现在药物,能够改善和恢复胰岛素最早期的分泌,同时所产生的刺激,能够避免对胰岛细胞的持续性,比较符合人体本身的生理需求[29]。对于格列奈类药物来说,它有着很好的一个优势,就是按照身体的需求来进行,促分泌活动的开展,只有在人体的血糖浓度比较高的时候,这种药物才会,对胰岛素产生促分泌方面的作用[30]。如果人体的血糖浓度并不是特别高,那么刺激胰岛素分泌作用就会减弱,因此这种药物能够降低患者在用餐之后的高血糖情况,并且不容易引发患者出现低血糖的现象[31]。除此之外,这种药物在人体当中的起效是比较快的,作用消失也比较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人体的胰岛细胞产生过度的刺激,能够使得细胞的负担获得全方位的减轻[32]。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于糖尿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用药机制也进入到了临床当中,从而使得糖尿病能够完全可以进行预防与控制。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糖尿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而糖尿病患者出现的一些症状都会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必须要针对糖尿病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完善用药机制。在长期的临床试验当中,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经过持续开展规范化的治疗,并且开展合理的运动,对饮食进行控制后,就能够对血糖进行良好的控制,同时也能够对血压和血脂等各项指标进行控制,能够阻止并且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促进生活质量的提升,确保患者能够和正常人一样享受到健康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976.

[2]康继红,宁光,吴家睿,等.中国糖尿病防治研究的现状和挑战[J].转化医学研究(电子版),2012,2(3):1-24.

[3]廖涌.中国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展望[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5,40(7):1042-1045.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7(3):26-89.

[5]董超,王涛,周冬梅,等.我院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降糖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7,22(1):87-91.

[6]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7]郭晓蕙,吕肖锋,韩萍,等.格列美脲起始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GREAT研究亚组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12):979-983.

[8]朱禧星,潘长玉,李光伟,等.磺酰脲类药物合用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随机、双盲、对照、平行、多中心临床试验[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3):附录1-6.

[9]伍宁玲,吕朝晖.磺脲类药物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J].药品评价,2011,8(23):31-34.

[10]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用药原则中国专家共识(2015年更新版)[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6,32(6):455-460.

[11]韩本高.格列齐特和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D].郑州:郑州大学制药工程系,2015:1-32.

[12]田慧军,程敏.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观察[J].实用老年医学,2013,27(10):863.

[13]刘超,王昆.磺脲类降糖药的发展历史[J].药品评价,2011,8(23):6-8.

[14]周广义,王观春.不同磺脲类药物的量效关系[J].药品评价,2012,9(4):13-17.

[15]李青,胡承,贾伟平.磺脲类药物代谢及其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10):866-868.

[16]林芳.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21):100-101.

[17]闫艳.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6,29(5):168-169.

[17]陈春英.拜糖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7,30(2):132-133.

[19]巢伟忠.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7):64-65.

[20]张立龙.用二甲双胍治疗社区老年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6):192-193.

[21]陈洁,钟肖依.二甲双胍对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7):862-863.

[22]万桂红.合理使用α-糖苷酶抑制剂[J].糖尿病新世界,2011(9):22.

[23]游茂锦,谢丽平,何英.某院2014年门诊口服降糖药用药分析[J].医药前沿,2015,5(28):163-164.

[24]马燕,张敬一,原晓武.我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用药情况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7(2):109-111.

[25]孟鹏,齐西珍,白芳.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J].微生物学报,2010,50(8):1080-1086

[26]于江红,王慧君.不同α-糖苷酶抑制剂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4):189-90.

[27]卫晋菲,周亮,王晓青,等.瑞格列奈与米格列奈比较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6,13(5):263-267.

[28]汪发莲,杨生仁,李舜君,等.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西宁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PAI-1水平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6):5163-5165.

[29]赵静.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6-7.

[30]刘阳,吴艳,喻荷淋,等.格列齐特结合舒洛地特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2):325-327.

[31]简强,李佳,李鹏飞.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并动脉硬化患者的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6,25(2):192-194.

[32]丁晓颖,姚莉莉,肖新华,等.格列齐特缓释片每日30mg和60mg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12):864-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