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检验机构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0
/ 2

种子检验机构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方琼菊段智辉

曲靖市种子管理站

摘要:农作物种子检验工作是鉴定种子质量、种子品质的重要手段,但在检验过程中样品状态、人员素质、主客观环境等都存在影响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因此,种子检验机构普遍通过质量控制手段控制各项因素的负面影响,保障最终的检验质量。但从当前农作物种子检验工作现状来看,效果始终不理想,并不利于检验工作以及农业生产的发展。基于此,文章针对种子检验机构质量控制展开了深入思考,从影响检验工作的因素出发,探究科学的控制方法,以便有效提升农作物种子检验工作质量。

关键词:种子检验机构;质量控制;控制方法

种子检验机构的质量控制工作内容复杂,涉及到检验机构内部活动的方方面面,其主要控制检验工作进行中各项行为活动、环境、条件等主观与客观方面的影响,避免对检验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该项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从对种子检验机构了解来看,在全省达到A级标准的机构少之又少,这就表明种子检验机构的质量控制工作并不到位,因此,探究科学的种子检验机构质量控制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种子样品质量控制方法

种子样品是检验工作的主要对象,其质量控制是保障检验结果质量的基础,具体来讲,控制主要从扦取、接收、标识、存储、处置等多个环节着手,必须保障检验过程中样品的完整性、代表性、安全性等特征不受影响。

在样品扦样与样品接收过程中,接收人员应对样品的特性有全面的了解,选择合适的环境进行样品状态分析,了解样品来源、数量、状态等情况,确认无误后送至检验室,由检验人员填写样品接收单后,用于检验工作中,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所有信息都需要进行登记,而且如果样品为委托方提供,样品接收人员必须对其信息内容进行全面的核实,出据委托材料,由双方商议后签订书面证明材料[1]。

在样品制备过程中,对于不能及时进行检验的种子,需要由接收人员在完成信息填写以及编号处理后,送至样品室进行存储,由样品室管理人员根据种子类型进行划分,以便将对样品质量的影响控制在最低。

在检验过程中,样品室将样品流传材料、检验登记材料、检验任务单与样品一起传递给检验室,由检验室主任接收,根据检验工作要求对检验任务做出部署,要求检验人员按照标准展开检验工作,完成检验后要进行信息总结与登记、校对与审核,形成检验报告,并回收样品进行妥善的保管。

二、检验硬件设施与环境质量控制方法

种子检验过程中需要应用到大量的仪器设备,这些硬件设施的状态与性能会对检验结果的质量造成影响,需要做好其质量控制,其中诸多设备在强检范围内,这些设备需要按照每年年初制定的检定与校准、维养计划进行鉴定,鉴定结果显示无任何问题后可以投入使用;如果检验中使用的是机构新购进设备,应要求供货方进行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并由专业的技术鉴定机构对设备进行检测,无问题后才能投入使用[2]。但由于检验工作内容不同,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使用频率较高的仪器设备也需要增加核查频次,通过核查分析仪器设备的偏差或误差情况,如果误差较大应及时停止仪器设备的使用,分析具体的原因,快速处理。

同时,在种子检验过程中还需要使用水资源、发芽器具等设施,对于这类设施需要保障其影响降到最低,可以根据国家出台的规章制度明确对这类基础设施的要求与质量标准,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保持水资源、发芽器具始终处于清洁状态,设施的状态以及规格符合检验工作要求,并且严禁使用低价仿冒伪劣产品,使用前需要对该类产品进行彻底性消毒。

此外,种子具有特殊性,其对环境以及存放条件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而且不同类型种子的要求也存在差异,应根据种子的特性为其创造适宜的环境与条件,如减少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噪声振动的扰动,保障其始终处于干燥、温度适应、湿度适中的环境内,可以尽量减少影响检验工作精度的因素[3]。

三、检验人员与检验标准质量控制方法

种子检验是一项技术性工作,对检验人员的工作素质、专业能力有着严格的要求,《根据种子检验机构考核准则》之规定,明确要求检验机构必须配备与检验工作岗位要求相符的工作人员,包括技术岗位以及管理岗位,而且要随着检验工作的发展定期组织管理层、技术队伍接受专业的培训。根据检验机构的质量控制目标与质量控制方针,明确控制部门每个岗位对从业人员技能与素质的要求,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以便提升培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使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与素质水平显著提升。而且对于新引进的人力资源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对人员的能力情况有全面的了解,以便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为其布置与其能力相符的工作,从而不断开发人力资源潜能;在新员工上岗初期,其每项工作都需要监督人员的全程跟踪,以便及时对其工作行为进行纠正,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4]。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随着检验工作的进步与发展,其工作内容以及质量标准也在变化,对检验人员的要求也要及时进行调整,从而保障检验人员的能力与素质随着检验工作的发展而进步。

四、检验机构质量控制方法

结果质量控制是保障检验结果有效性与科学性的关键,其需要采集各项质量控制结果信息,分析检验机构是否有持续性满足质量目标的实力与能力,避免检验机构出示失真、错误的检验报告。具体来讲,控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比对仪器。,根据检验机构设备使用情况,在相同状态、环境、条件下对比两个同源级的仪器设备,对其性能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以便明确是否能够满足检验质量要求,例如发芽实验中,可选择智能照培养箱(GZP-250A-2XT)和智能人工气侯箱(RP-600A),水分测定可选择快速水分测定仪和烘干减重法。仪器比对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对所有比对信息进行详细而准确的记录,不允许出现任何误差,如果出现误差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原因调查,分析对比结果,对于出现误差超过标准范围规定的仪器应立即停止使用,联系专业机构进行处理。

二是,比对人员。在相同检验条件与环境下,相同的检验对象应由不同的检验人员分别展开操作,例如检验员甲和检验员乙对同一样品同一检验项目结果进行比对,,要求两方检验人员必须全面记录检验信息内容,对比检验结果是否一致,如果结果误差超过规定范围内,需要立即寻找检验中出现的错误,及时查明原因,以便检验机构了解是否在检验方法与技术上出现了问题。

三是,比对检验方法。采用2种或2种以上的方法进行相同项目检验,可以通过比对不同方法产生的检验结果差异,分析检验结果质量。针对相同检验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比对试验,例如,要净度分析中,可采用全试样和半试样,发芽实验中,可采用恒温和变温两种方法进行比对,管理人员要对比对试验现场进行全过程跟踪监督,根据试验结果以及检验方法相关性的显著程度,分析检验结果质量,如果两种检验结果的差异十分明显,那么需要重新评估检验方法质量,在未查明原因、有效处理前不得再次在检验工作中应用该方法[5]。

四是,再试验比对法。对样品已检项目进行再次检验,比较在相同条件下两次检验结果的一致性。

五是,实验室间比对法。不同室验室间进行同一样品,同一检验项目,同一方法的结果的一致性比较,验证各实验室的能力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质量控制是为了种子检验机构能够实现预期的质量控制目标,保障检验结果的质量、真实性、可靠性,因此,应从种子检验工作中影响其质量的全部因素出发,加强全过程控制,并形成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控制以及规避负面因素,实现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孔德巍,班秀丽.种子检验机构业务室工作的职责、特点及建议[J].种子世界,2015,24(11):14.

[2]晋芳,张力科,赵建宗,等.全国农作物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发芽试验技术能力分析[J].中国种业,2015,19(7):12-14.

[3]赵建宗,申建平.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监督控制体系现状、问题与建议[J].种子,2017,36(12):92-94.

[4]宋歌.种子检验机构文件管理的意义和方法[J].种子世界,2018,33(7):44-45.

[5]杨俊.种子检验机构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7,29(10):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