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3

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

潘赛

StudyonProduction-Study-ResearchCooperationMode院Takingthe"MacleayaCordata"Production-Study-ResearchCooperationModeinHu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asanExample潘赛PANSai曰王奎武WANGKui-wu(湖南农业大学,长沙410128)(Hu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Changsha410128,China)

摘要院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博落回”产学研合作模式:依托学校优势学科,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创新管理与激励制度、加强团队建设等方式,促进以博落回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中兽药创制,产生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成果。

Abstract:Basedontheanalysisoftheproblemsofproduction-study-researchcooperati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thispaperdeeplystudiesthe"macleayacordata"production-study-researchcooperationmodeinHu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relyingonthesuperiordiscipline,constructingtheplatformofproduction-study-researchcooperationandinnovatingmanagementandincentivesystem,strengtheningtheteamconstructionandsoon,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veterinarymedicinewhichtakes"macleayacordata"asthemainresearchobject,leadingtotechnologyinnovationandindustrializationachievement.

关键词院产学研合作;模式;问题Keywords:production-study-researchcooperation;mode;problems中图分类号院G420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23-0282-02

0引言

产学研合作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我国的产学研结合始于20世纪80年代,1992年,国家提出实施“产学研联合工程”,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1]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战略选择,是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活动的新趋势。

1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产学研合作是指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三方通过优势互补的团队合作实现科技创新。随着我国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整合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资源优势,通过创建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协同创新的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势在必行。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显著发展起来,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仍然不高。笔者认为,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产学研合作资金投入不足,交易成本问题难以解决如何合理配置产学研三方资源,使各方在合作成本分摊问题上达成共识是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目前缺乏稳定的产学研合作资金来源,政府对产学研合作的资金投入还不足,已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项目基金与合作所需资金相差甚远。[2]产学研合作项目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试到商业化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3]而就高校和科研机构而言,科研资金不足,缺乏自我转化的资金能力;大多数企业本身研发资金不足,也不愿承担投入过多的高风险,那么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互相推诿、经费投入不足的现象。同时,产学研合作为一种市场行为,在合作过程中也存在着显著的交易成本,[4]比如说产学研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成本、谈判成本以及履约成本。[5]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而产生显著的交易成本已经影响到产学研合作的效率和效果。

1.2产学研各方在利益分配上难以达成共识利益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产学研合作模式中,由于合作各方所处行业、领域不同,对待合作利益的分配标准和方式也有不同的看法,常常产生分歧。[6]面对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时,产学研合作各方对利益的分配及对组织贡献在判断标准上产生分歧,难以达成共识。企业认同本身的资金投入的价值更大,而高校和科研机构通常偏向于以科技成果和技术为标准分配利益。此外,利益分配也存在于产学研合作各方内部,在产学研合作项目中,对于科研人员或企业人员的积极参与没有相应的奖励政策和经济利益的分配。因此,不合理的利益分配影响了科研人员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致使高层次科研技术人员流失而阻碍产学研合作的继续开展。

1.3产学研合作层次低,缺乏合作长效机制产学研合作可以减少各方与外界合作中的信息搜寻成本、沟通成本和合作谈判成本,将大量的外部交易成本内部化,降低交易费用。[7]而目前我国高校产学研的合作形式比较单一、合作层次偏低,缺乏长效稳定的合作机制。从总体上来说,我国产学研合作在组织形式上比较松散,呈现出合作目标短期化、持续性合作关系少的问题,大多数产学研合作是以单元项目为载体,委托开发和技术转让为主,而诸如共建研究机构和实验室等高层次的长效合作比较少。高校和科研机构通常以临时性的课题组或项目组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课题结束合作也终止。这种低层次、短期的合作往往缺乏技术集成,仅仅针对企业的单元技术问题和短期技术问题,不利于企业的战略发展和长远的产业技术创新。

1.4高校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目前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无法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求,直接影响了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开展。一是高校与企业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联系,无法形成真正的良性互动。尽管高校具备很强的科研实力,但由于高校科研人员往往以知识创新为重点闷头研究,以学术性和科学性为标准衡量科研成果的价值,脱离企业和市场的真正需求,造成科技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脱节。二是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和高校职称评审制度偏向于追求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单纯以论文发表和获奖数量和级别、获得国家经费多少作为职称晋升、考核的依据。长期以来的评价制度大大影响了高校和科研人员参加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也使其忽视科研成果的可行性和市场需求。

1.5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滞后产学研合作平台作为产学研各方合作的组织活动载体,是基于协同创新理论,围绕科研和产业的战略发展需求,在政府的支持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投入各自资源优势共建的技术创新平台。[8]产学研合作平台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能够满足科技成果的需求和供给的顺畅对接,充分发挥联合各个产学研合作主体的组织、协调作用。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建设相对滞后,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实力有限。合作平台的建设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而我国政府在平台建设中的主导功能未能得到充分体现。政府对合作平台建设投入有限,造成平台和基地建设缓慢且规模小。同时,合作平台建设发展需要大量高端管理、技术创新人才,但由于缺乏相应的人才引进、激励制度和福利待遇,这类人才流动性比较大,显得相对缺乏,直接影响到平台的建设。

2野博落回冶产学研合作模式分析“博落回”产学研合作模式是在协同创新背景下,由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美可达生物资源有限公司和湖南省中药提取工程研究中心联合组建。该合作团队以鲜药材博落回为主要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着力于植物功能成分的提取,创制开发中兽药及饲料添加剂新产品,致力于解决“饲用抗生素”导致动物源食品不安全等问题。

2.1依托学科优势和特色,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湖南农业大学是农业部与湖南省共建,以农科为特色,多学科综合发展的综合型高校。学校科研实力强,拥有47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1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9]“博落回”产学研合作模式依托湖南农大动物医学、动物营养、中药资源与开发的强势学科,以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专业人才队伍和完备的实验仪器设备为重要支撑,利用校内外两个创新基地、两种资源,跨学校多学科人才整合资源优势,推进“博落回”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

2.2紧密围绕企业需求,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博落回”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通过与企业联系紧密化,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中药材生产(湖南)技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的资源,并依托湖南农业大学强势学科,在“湖南省中药提取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平台的基础上,以“产学研”方式组建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兽用中药资源与中兽药创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致力于博落回的种质创新与中兽药创制、抗炎促生长“替抗”机制的协同创新,满足湖南美可达生物资源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对“替抗”中兽药添加剂及产品和市场对绿色安全型农用生物产品的需求,实现科研成果供给与需求的紧密衔接。

2.3创新管理与激励制度为了落实各方在产学研合作交接点上的系统有效管理,实现整体协同创新,“博落回”产学研合作模式将湖南省中药提取工程研究中心作为主要日常管理运行机构实施统一管理,为高校、科研平台和企业之间牵线搭桥,减少交易成本,避免资源浪费。同时,工程中心进一步健全、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既为博落回合作团队的老师、特殊引进人才、在读研究生提供科研平台,给予相应的补贴,并对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注册药品、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予以奖励,同时将其作为科研人员绩效考核的指标。统一协调的管理和科研激励制度使得“博落回”产学研合作顺利进行。

2.4加强合作团队建设,构建长效合作机制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等相关科研单位与湖南美可达生物资源有限公司整合科研资源组建成“博落回产学研合作研究团队”,吸收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共建实习基地培养在校本科生、研究生,采用外引与内培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团队形式服务合作企业。[10]而且,学校与美可达共建湖南省中药提取工程研究中心、兽用中药资源与中兽药创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和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构建中兽药、替抗药物饲料添加剂创制的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

3结语博落回产学研合作模式有效利用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在中兽药创制技术领域有了稳定的合作研究团队,并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多种开放式合作方式,与国内外天然产物研究开发机构合作,持续开发高新技术成果,申请的专利多达11项,技术辐射企业多达40多家,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院[1]刘伊庆.产学研合作与科学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3):38-39.[2]李德明.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7(34):183.[3]吴悔兴.广东省中药业产学研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药业,2012(16):17-18.[4]张米尔,武春友.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交易费用[J].科学学研究,2001(3):89-90.[5]岳贤平.我国产学研合作研究述评[J].商业研究,2009(8):120-121.[6]杜鹃.产学研合作模式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124.[7]祖廷勋.产学研合作发展研究[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139.[8]傅建球.论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的建构[J].标准科学,2010(2):29-32.[9]刘敏.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管理志[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4):141.[10]柴蕾.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及存在问题探析[J].统计与管理,201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