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建立强国文化战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试分析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建立强国文化战略

王智茹

王智茹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县委党校155800

摘要:当前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文化创新能力的竞争。发达国家往往拥有很强的文化创新和文化竞争能力。在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要想在世界经济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要重视民族文化创新能力的发展,本文通过阐述当前建立强国文化战略的背景和意义,进一步提出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建立强国文化战略,以提高我国的文化综合竞争能力。

关键词:文化创新背景意义措施

一、建立强国文化战略的背景

1、中国自加入WTO之后,面对全球经济的竞争有很大的压力。首先就要面对引进来和走出去两大局面。一是引进来,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中国要逐步开放当前的经济市场,这就包括文化市场的开放,国外与文化相关的服务和产品大量的涌入中国的市场,这无疑对于中国居民的意识形态状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二是走出去,由于我国的文化产品服务要走向世界,在世界文化市场占领一席之地,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创新能力。面对巨大的文化产品的贸易逆差,中国文化创新的能力急需进一步提高。

2、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中国文化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受当前全球经济的影响,我国文化企业逐步摆脱束缚,以提高中国自身的文化创新能力。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文化领域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我国文化企业大力发展文化产品和服务,通过不断完善市场机制的运行,为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文化创新对于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1、文化创新是强国文化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

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和源泉,任何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成果,都应该成为企业创新的动力。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越来越依靠企业作为其主体和平台,在赋予商业价值的基础上,整合国际国内优秀的文化资源,通过科技和经济的加工和创新,最终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产品,进一步提高了当前我国文化的综合竞争力。

三、文化创新助力文化强国战略的具体措施

1、努力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民族文化素质的提升也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想充分发挥教育对于全民综合素质的基础性作用,就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营造一种提倡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理念,以多种形式和渠道的学习培训,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够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大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力度,尤其是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使每一个适龄青少年都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弘扬科学发展的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科学观念,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学习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技的良好氛围,促进全民族科学素质的提高。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

2、培养大批优秀的文化创新人才

文化创新离不开人才。国家要想兴盛,就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首先要大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加大对于人才培养的投资力度,逐步完善人才培训的工作措施,着重培养人才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通过一系列教育和培训,努力造就大批优秀人才。还要大力发展并优化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环境,建立相关的人才培训、教育、评选机制,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创新输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人才辈出的良性局面。

3、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良好的社会风气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体现当前社会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社会良好风气的树立不仅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而且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要在大力提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当中,坚持是非善恶,严格遵守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特别是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养成和树立,最终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四、结语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成为一个国家文化的基本形态之一,而且越来越成为强大的经济实体,最终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收益,形成强大的经济竞争能力。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在面临强大的文化创新能力的挑战的同时,也要意识到中国部分文化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软件企业创新能力的飞速发展,自主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我国市场竞争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通过国内需求以及国际市场的双重刺激,我国不断依靠文化产业创新出口,进一步拉动国民经济不断增长,提升了我国的综合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蔡骐,孙有中.现代美国大众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陈辽.发展我国文化产业须突破六大观念误区[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

[3]陈煦.文化产业化发展战略的思考理论与改革[J].2000(5)

[4]胡惠林.国家文化安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策论[J].学术月刊.

[5]花建.中国文化产业面对加入WTO的战略选择探索与争鸣[J].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