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精神病人技巧的护理心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2-12
/ 2

接触精神病人技巧的护理心得

张玉香

接触精神病人技巧的护理心得

张玉香(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56)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4-0173-02

【摘要】目的护士通过掌握与精神病人沟通的技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在工作中经常与病人交谈沟通,讲究语言的艺术性,拉近距离,时刻以病人为中心,尊重病人,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取得信任,要认真贯彻保护性医疗制度。结果护理工作中掌握接触精神病人技巧,使病人更好的配合治疗,使疾病尽早康复。

【关键词】接触精神病人技巧护理心得

接触病人是了解病情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精神科护理工作

的基本功之一。由于精神病患者不能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其行为

不能为正常人所理解,因此要与病人良好相处,却是一种细微而复杂的工作。然而多数人在这方面又有其病态的一面。这又给我们在接触时增添了一定的社会性内容。接触精神病人不单是为完成治疗及护理任务,更重要的是贯彻对病人的精神治疗。在飞速发展及医学模式转变的今天,精神科工作人员进行心理治疗时,必需利用谈话和病人建立关系,才能借此改变病人病人的行为,安定情绪。可见,精神科护理活动中却是提供了护士接触病人的优越条件,而且充分利用工作之便深入接触病人,可以起到其他人员不能起到的治疗效果,所以,接触病人在精神科护理活动中非常重要,现将护理心得归纳如下:

1与病人交谈和沟通

护士接触病人主要通过与病人交谈和沟通,从而实现全面了解和解决病人的特点和需要,真正达到对病人理解,并合情合理的满足和解决病人生活和生理方面的需要,对护士来说,做到深入接触病人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例如:熟悉病人既往史和疾病史,用药治疗护理及病人对健康和疾病的态度等。此外,护士得掌握专科护理技能,特别具有治疗性护患关系性质的沟通方式,才能达到对病人护理工作得到预期的效果。

2以病人为中心

接触病人时要达到双向沟通,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病人,尤其对精神病患者,他们有许多不同于一般病人的特点,所以掌握病人时要尊重没一个病人的个别化这一现实情况,有宽容的接纳心态,把人文关怀的理念充分运用到护理中,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用精湛的护理技术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关心患者,体现平凡而高尚的护理职业道德,让患者感受到护理过程中充满人性化和人情的温暖,早日恢复健康。

3要尊重病人的人格

护理人员在语言态度上尊重病人以消除病人不安和抵触情绪,尊重病人人格,平等相待不歧视,正确对待病人,对病人的合理要求应尽量设法满足,更应具备科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与同情心,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风貌去接触病人,给病人带来新希望,战胜一切疾病的信心。

4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

护理人员的工作时,要注意自己仪表的端正,作风稳健,态度友好,精神饱满,情绪乐观,给病人以振奋和愉快感觉,使病人受到良好的刺激和影响。在与患者交谈时要用心去倾听,注意语言艺术,用真诚的眼神注视对方,给患者以亲切感和信任感。此

外,护理人员在道德语言行为等方面加强修养,给人以完美形象,使病人的心中树立起信赖感和安全感。

5要讲究语言艺术性

语言是护理人员与病人交往中的重要工具,我们与病人谈话时要态度平等待人,以理服人,不要盛气凌人,多安慰病人,多鼓励病人。随着现代医学护理学的发展要求护士不但要熟练掌握专科理论及护理技术,还必须深入学习其它各个领域的知识,只有掌握全面的知识,才能对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作出正确具有科学依据的回答,取得病人的信任。当病人面对疾病时,希望得到护士的安慰和鼓励,充分发挥语言的表达能力,以至达到“良言一句三冬暖”之功效。

6要认真贯彻保护性医疗制度

病人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表现敏感多疑,易产生许多顾虑,因此与病人谈话时要态度和蔼,平心静气,循循善诱的交谈,当病人的面不谈论与工作无关的事,也不可透露治疗方案和病人疾病表现,对病人的隐私要注意保密,所以,护理人员根据病人不同情况,应用科学通俗的语言,缓和和解除病人紧张,焦虑和不安等心情,使病人对治疗充满信心。

7重视非语言沟通的重要作用

信息沟通所使用的主要内容语言和非语言符合系统,用一种意思有多种表达方式,同一种表达方式又有多种意义,怎么说明白、适当、恰到好处,需要技巧。如在为病人静点时,要善用非语言交流,包括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姿势和动作,以及必要的谈话转移。有时对病人的谈话转移,分散病人注意力,以减轻疼痛,体现亲情的关怀。

综上所述,护士掌握与精神病人沟通的技巧,不仅能在护患交往中服务于病人,还可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与交往技能,还可将多种科学知识,技术投入精神病人的疗效,康复以及保健性的专科护理之中都需要与病人直接接触来完成,所以说接触病人在精神护理活动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更能早日促进病人的康复。

参考文献

[1]沈渔邨主编.精神病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69.

[2]临床医学杂志.2000.4:212.

[3]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1.2:111.

[4]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6: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