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洲民主化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 2

浅析非洲民主化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杜铭

杜铭外交学院100037

摘要

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以后,非洲迅速兴起了一股多党民主化浪潮,可以说是非洲国家获得民族独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政治变革运动。这个浪潮波及范围广,民众参与性高,给非洲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影响。在已经建立相对成熟和稳定的民主制度的国家中,人民享受到了民主权利和表达自己诉求的机会,避免了部族、种族冲突。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看到了推动非洲国家民主化的有利因素,同时也看到了阻碍这一进程的不利因素。本文从民主的定义入手,对这两方面因素做一简要分析。

关键词非洲民主化有利因素不利因素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非洲兴起了一股民主化浪潮,几乎席卷了所有的非洲国家,这是本文着手分析的历史背景。从1990年至今,48个黑非洲国家中已经有42个举行了不止一次的由多党参加的总统或议会选举。在北非除利比亚外,无论是君主立宪制还是共和制的阿拉伯国家,也都进行过多党参加的选举。和一党专制相比,多党民主有利于促进法制化建设,扩大人民权利和保证反对党的生存空间及加强对执政党的监督,是符合历史潮流和人民利益的。

1.民主与非洲

“民主”概念起源于古希腊,英文“民主”(democracy)一词起源于古希腊语,由demos(人民)和kratos(权力,统治)组成,基本含义就是“人民权力”、“人民的政权”或“人民进行统治、治理”。民主观念的出现源自于古希腊城邦的政治实践。古希腊的民主国实行直接民主的形式,全体公民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政治决策,具有最彻底的平等性和参与性,这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具有过的最彻底的民主形式。近现代由于国家规模扩大,民族国家形成,人口增加,民主形式发展为以代议制民主为主要方式的的间接民主形式。通常的民主要素包括定期选举、公民充分和有效的政治参与、司法独立与分权制衡、政党政治、法治机制、市民社会等。

在非洲,从现实情况来看,已经建立起民主制度的国家采取的多是多党议会制。措施是修改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议会制、实行多党制和建立选举制度。在这个意义上讲,非洲民主化形式上主要是模仿西方的民主思想和民主传统,建立模仿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权力分配体制,而在政治参与、市民社会的建立上则发展水平不一。

2.非洲民主化的有利因素

在非洲民主化的进程中,既有有利的促进因素,也有不利的阻碍因素,两者错综复杂,综合对非洲政治施加影响。非洲的政治现状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和角力均衡的结果,下面就非洲民主化的历史与现实对有利因素做一简要分析。

2.1非洲民主化初步有了制度框架

如上文所述,非洲国家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就是建立选举制。选举制是民主制度的核心内容,非洲没有此政治传统。但民主化浪潮使选举制在非洲普及,民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也正在成为一国政权合法性的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非洲至少有35个国家举行了多党议会选举。截至1999年底,有22个黑非洲民主国家举行了第二次多党选举。从举行选举的范围和举行二次选举的情况来看,非洲国家民主化的范围和持续情况比较乐观,基本在非洲搭建起了一个制度框架。对于民主在非洲以后的发展来讲,制度框架是基础,它为民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包括民众的参与、市民社会的建立、竞选本身的公平、充分竞争和言论与新闻自由等因素提供了平台。

2.2民主政治有本土化趋势

非洲的民主化最初是照搬西方民主模式,经过二十年左右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有非洲色彩的民主制度。可能在这期间会有动荡和反复,给一国造成了暂时的破坏。但许多国家建立起来的民主制度已初步有了自己的特色,相对于照搬西方模式而言,毫无疑问更加适合一国的具体情况,可以避免政权不稳,人心不统一,避免破坏当地社会和生产力。

例如,许多国家建立起来的多党民主是一党主导,多党参政。一些资深的政治家靠自己的执政经验和影响,既顺应了民主化潮流,又保证了自己的领导地位,从而避免社会在过渡期过度动荡,如多哥、喀麦隆、加蓬等,这种民主制度并不彻底,但保护了非洲的社会稳定,延续了一国的政治传统,相对于革命式的改变对社会伤害要少一些。还有的国家做了更大的调整,尝试吸收反对派参政,从而更好地平衡了国内各方利益,稳定了政治局势,如埃塞俄比亚实行“一党主宰,多党参政”的体制,相对于一党独裁更加适应现实,容易获得人民支持。

另一方面,非洲国家更容易倾向总统制,总统大权在握。这种体制更接近非洲国家原有政体,降低了政体改变对国家的冲击。如刚果(布)总统萨苏在1997年掌权后,通过修宪、建立全国和解论坛等方式,将半总统制改为总统制,任期由5年延长至7年,规定由总统负责制定国家政策。

以上实例表明,非洲民主化的过程是一个从照搬西方到逐渐适应当地情况,逐渐本土化的过程,虽然存在改变不彻底、新瓶装旧酒等问题,但应当看到还是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创新。这对于非洲以后的民主化进程无疑有着积极意义,也为尚未建立稳定的民主制度的非洲国家提供了许多可供参考的经验,毕竟相对于西方经验,非洲土壤里生长出来的的经验更加贴近他们的现实。

3.非洲民主化的不利因素

3.1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民主政治是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萌生并发展起来,商品经济对民主政治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基础性作用。对于非洲国家来讲,从西方社会移植政治体制和思想,“被迫”在不成熟的土壤上进行民主化的过程中,低下的商品经济水平是制约民主政治发展的最大不利因素。发展经济依然是非洲民主化的首要任务。

非洲工业化程度低,经济二元化发展,城市现代工矿业和商品经济与乡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存。许多国家仍然是殖民地特色的“以农业和其他初级产品生产为主的单一和依附性的、畸形发展的经济格局”。这样的经济形式明显不可能满足现代民主政治的要求。因此非洲国家面临着双重任务:经济建设和政治制度建设。另一方面,民主的巩固要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果经济困难,就极易发生骚乱和政变。所以必须看到,非洲的民主政治依然十分脆弱,容易发生反复和倒退,甚至逆转。

3.2殖民统治的影响

长期的殖民统治对非洲政治的影响非常深远,很难短期消除。最明显的表现之一就是殖民者依据经纬线和地形划分国界,从而造成国家和部族边界交叉。而在非洲,许多人对部族的认同超过了对国家的认同,这是造成众多国家冲突和部族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民主化“调动了以前少有或没有机会参与政治活动的一些民族的积极性,大大激活了这些民族的自我意识,使其有可能更多地从自己所属的民族角度来考虑问题,从而使地方民族主义成为一种十分活跃的政治因素”。

这一因素在现实中造成的影响就是政党部族化。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充分,非洲的阶级和阶层、利益集团分界尚不明确,而部族却广泛存在,从而造成政党不是某个阶级、阶层在政治生活中的代表,而是代表某个或某几个部族或氏族,现代的政治斗争变成了传统的部族较量,阻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甚至导致国家分裂。

3.3军人干政的传统

非洲政治的最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军人干政的传统。众多的非洲国家独立以来,发生的军事政变不计其数。军事政变和军事接管成为非洲政治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民主成为政权合法性的基础的潮流中,军人干政无疑阻碍了非洲民主化的进程。军事干预虽然可以带来暂时的稳定,但从根本上破坏了民主化进程。

军队的职责是抵御外敌,不应对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但军队在非洲的特殊地位“使其成为非洲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持久因素,一直在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国家政权与市民社会产生矛盾的时候,他们便出来进行中介。如果军事力量可以左右选举结果,民主就失去了任何意义。但从历史来看,军人干政已形成一种惯性和制度化的政治遗产,对国家政权和已经开始的民主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和政党一样,非洲军内派别的划分也以部族为基础,这一特点也加剧了本已严重的部族冲突,使部族冲突有了军事暴力色彩。军人干政盛行,是非洲的一个政治悲剧。

3.4对国际援助的依赖

非洲民主化不是根植于本土,而是受到外国压力和促进。比如1990年2月,美国国务卿贝克就宣称“美国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挑战就是扩大民主国家,美国的宗旨就是扩展民主,要获得美国经济援助的政府就必须证明它们是尊重人权和正在进行民主化进程的政府”。非洲发展水平低,对外依赖程度高,外部条件的变化对非洲民主化进程有重要影响。因此,许多政治改革并不是出于国内的客观需要,而是出于外部压力。强制进行的民主改革不一定适合本国国情,甚至可能激化国内矛盾,造成额外的冲突和政局动荡。

在这个背景下,非洲的民主化就遇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民主改革已经开始,并且是历史潮流,而对外援助的依赖又使其不能完全按照自身的发展需要进行政治改革。接受援助就要进行政治改革,可能造成新的动荡,不接受援助,国内困难,依然会有动荡。非洲的民主化进程就是在这样的两难困境中艰难前行。对国际援助的依赖,也是非洲民主化进程不可忽视的一个消极因素。

民主政治体制的建立是一个长期和曲折的过程,对于各方面发展相对落后的非洲则更是如此。在近二十年的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主制度框架在非洲各国的建立,看到了许多国家发展出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体制;同时也不能忽视,商品经济的不发达、殖民统治的阴影、军人干政的传统和过度依赖国际援助,给非洲的民主化进程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和困难。在民主化的坎坷之路上,非洲各国只有充分发挥已有的有利条件,规避不利因素,灵活应对,非洲民主政治的未来才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王莺莺.对非洲民主化的再思考[J],国际问题研究,2002,6

[2]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3]贺文萍.民主与非洲的政治发展[J],西亚非洲,2004,1

[4]李安山.非洲民主化与国家民族建构的悖论[J],世界民族,2003,5

[5]李安山.探寻非洲民主之路[J],西亚非洲,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