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气道异物护理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小儿气道异物护理的体会

蒋成芳

蒋成芳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200031)

【摘要】气道异物是指由各种异物造成气管、支气管的阻塞,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好发于儿童,也为耳鼻咽喉科急症[1],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且3岁以下的病例占2/3[2]。

【关键词】小儿;气道异物;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5-0119-02

NursingexperienceofthepediatricairwayforeignbodiesJiangChengfang.TheEyeOtolaryngologyHospitalAffiliatedto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0031,China

【Abstract】Airwayforeignbodiesistopointtobyavarietyofforeignbodyoftracheaandbronchusblocking,leadtoventilationdysfunction,alsoinotolaryngologydepartmentemergency[1],mostoftendtooccurinchildrenunder5yearsofage,andinchildrencasesundertheageof3casesaccountedfor2/3[2].

【Keywords】Children;Airwayforeignbodies;Nursing

气道异物是指由各种异物造成气管、支气管的阻塞,导致通气功能障碍,好发于儿童,也为耳鼻咽喉科急症[1],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且3岁以下的病例占2/3[2]。气道异物多发生于儿童,是因为儿童咀嚼功能不完善,又缺乏分辨能力,对异物的危害无经验认识,喉的防御功能不健全又无自制力,当异物本身具备被吸入的条件时,遇到外来刺激或哭闹等就会导致异物被吸入到气道,引起气道异物的发生。由于患儿气管软滑、管腔狭小、稍大的食管异物即可压迫气管后壁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3]。

由于其年龄小、发病急、病情复杂、变化快,如果患儿不及时处理,将危及生命。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患儿死亡风险大大降低。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3年9月—2014年4月共收治气管、支气管异物84例,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9岁,平均年龄2岁6个月,男40例、女44例。本病例76例均术中取出异物顺利,6例术中未见。其中植物性异物如花生、瓜子、豆类等,非植物性异物如硬币、果冻、塑料等,一般以植物性异物多见。

2.护理体会

2.1术前护理

2.1.1患儿入院后详细了解病史和护理评估,了解异物的种类和吸入异物的时间,详细询问异物吸入史,耐心启发、追问。异物吸入史阴性有时并不可靠[4]。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口唇、面色有无紫绀、有无四凹征,为医生的诊断和救治提供有效的资料。

2.1.2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告知患儿家属切忌摇晃患儿,以免导致异物活动嵌顿于声门处发生窒息[5]。

2.1.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一旦发生窒息,立即准备好抢救用品,通知医生气管切开或者急诊手术。

2.1.4心理护理注意和患儿及家属的沟通技巧,保持微笑,消除患儿和家属的恐惧和陌生的心理,拉近双方的感情。告知患儿和家属手术的目的,手术的重要性和预后,使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治疗。

2.1.5入院后患儿不得随意离开病房,以免发生意外,保持患儿安静,停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不可拍其后背。

2.1.6按全麻术前护理常规做好术前准备。

2.2术后护理

2.2.1全麻患儿未清醒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颈下垫一小枕有利于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窒息。严密监测呼吸、心率和血氧饱和度(SpO2),如果患儿术后发生喉痉挛、憋气呼吸不畅、口唇发紫、窒息异常要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必要时紧急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2.2体位:全麻清醒后3小时给予半卧位或者舒适卧位,以利于通气。尽量卧床休息,应避免孩子哭闹,保持安静尽量少讲话。

2.2.3饮食:全麻清醒后3小时给予半流质饮食或者母乳喂养,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呛咳现象。

2.2.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咳嗽、咳痰、血氧饱和度的变化,面色口唇有无紫绀,有无发热。如有异常变化立即通知医生

2.2.5呼吸道的管理:如果患者痰液粘稠咳不出给予翻身拍背,给予化痰药及雾化吸入,喉头有水肿者给予地塞米松激素治疗,床旁备急救气管切开包及急救用品和吸引器。

2.2.6健康指导:给患者或家属讲解防止呼吸道异物的保健知识;5岁以下小孩尽量避免吃花生、瓜子,豆类等带硬壳的食物;进食时不要哭闹,嬉戏,以免异物误入。纠正口中含物的不良习惯,如发现小儿口中含物时,应劝说其吐出,切忌恐吓或用手强行挖出,以免孩子哭闹时将其误吸入呼吸道。对拒服药物的孩子,家长尽量采用劝说的方式,切勿用捏着鼻子灌药的办法,极易将药水吸入气道。

3.小结

儿童气道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病情变化快,危险性大,常有因异物窒息致死的报告。

气道异物危险性首先表现在异物喉部嵌顿时,若完全梗阻,患儿有可能立即窒息死亡,即使不完全梗阻,病情亦凶险。因此,气道异物的预防尤其重要。应向家长和孩子大力进行健康安全宣传教育,严禁给婴幼儿坚硬、颗粒状的食品。进食时不要哭闹,嬉戏,以免异物误入呼吸道;纠正口中含物的不良习惯,如发现小儿口中含物时,应诱其吐出,不可强取,以免哭闹而进入呼吸道。应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通告和建议厂家设计生产更安全、更适合小儿的文具和玩具。防止异物吸入。如果异物被卡在喉咙,特别是薄膜、果冻类异物,这时应鼓励患儿大声咳嗽,有时可将异物咳出。一旦异物咳不出,家长切勿惊慌,避免刺激孩子,以防止孩子恐惧而哭闹,加重孩子呼吸困难,应立即送医院急救。

【参考文献】

[1]黄选兆,汪吉宝主编.(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81,181.

[2]Dikensoy.Freibodyaspimtion:clinicalutilityofbmnchoscopy[J].PostgradMedJ,2002,78(921):399.

[3]徐忠强,郭玉德.食管气管疾病.见:郭玉德主编.现代小儿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80-386.

[4]江沁波,刘玺诚,江载芳.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诊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12):734.737.

[5]赵秀芝主编.新编儿科急诊手册[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2000.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