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当代城市建筑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论当代城市建筑设计

苗继宗石婷

苗继宗石婷

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03

摘要: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城市建设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期。一个城市的建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信息的载体,城市建筑构成这个城市的基本特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城市建筑设计规划的和谐性,必然成为了高扬和谐社会这个主旋律所必需的最坚固、最永恒的物质基础和最宽阔、最美丽的演奏场所。因此,从生态和谐的角度研究城市建筑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当代城市建筑设计方法及创新发展。

关键词:城市建筑;设计方法;创新发展;

一个城市的特色,应该是其地域文化与具体建筑元素完美的结合,使得建筑与人的活动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对于建筑设计,如果片面强调建筑设计本身而忽略建筑文化本身,将使建筑收不到好的效果,即使建筑再宏伟、再豪华,造价再高,整个建筑给人留下的印象也将是平淡无奇。

一、当代城市建筑设计方法

1.强调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的建筑理念。城市与建筑的核心是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城市建筑中必须遵守的设计法则。设计大量可见的是与自然山水非常和谐的城市和建筑,这些建筑并非出自大师之手,而建筑的尺度、空间、功能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呼应都堪称典范。这些建筑并非是一个建筑师的作品,甚至不是同一时代的产物,但它们源自人的需求,源自当地的条件。这些建筑都是采用当地非常普通的材料,但同样满足了人们居住所需功能,数百年的建筑并没有影响人们现代化的生活。而一些人不顾国内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等情况,盲目地把西方的建筑形式照搬过来。一定要采用欧洲的大理石,外墙都要贴面砖,因为有了空调就忽视建筑的保温节能,盲目采用大玻璃窗甚至玻璃幕墙。如此发展,将会造成更大的能源浪费。应当说,建筑的意义,不在于是何种设计,采用何种材料,更重要的是其建筑本身适合当地居民的生活需要,符合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承接当地的历史脉络,只有这样的建筑才算得上是当地的特色建筑,这是值得建筑师们继承和发扬的建筑设计理念。

2.遵循城市与建筑演变规律。在城市建筑设计中,应注意到新建筑与旧建筑和谐共生,共同满足城市生活的需要。对于那些大拆大建、不断制造短命的垃圾建筑,不仅没有达到积累财富的目的,反而造成了巨大的土地、能源等方面的浪费。这是与提倡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应当注意到,纵观城市与建筑的演变过程,偶然中有必然的规律,城市与建筑对历史的超越不是形式上的,而是离不开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背景。一个完整的城市不是一代人两代人可以建设完成的,建筑师要做的,就是试图找到城市和建筑演变的规律,潜心做大量基础性工作,慢慢积累,而不是都要成为标志性建筑,如果盲目追求标新立异的标志性建筑,到最后,将会失去城市建筑的核心,变得没有标志,也没有其建筑内涵,使得建筑失去了作为城市传统信息文化载体的地位。

3.坚持整体性设计原则。建筑的整体性,包括建筑尺度的整体性,建筑开放空间的整体性,建筑色彩的整体性等等。城市建筑的整体性,从塑造城市个性、特征的要求出发,结合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当地的民俗等等,对城市建筑的色彩,建筑的风格甚至伴随建筑物的建筑小品等做出总体设计布局与构思。城市建筑设计要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和环境特征,确定其色彩、风格、形式等的主要基调,对建筑做出整体性设计。否则将会使其城市建设失去方向,在建筑的历史长河中随波逐流。

4.延续历史性和创新传统民居特色。一个城市的历史性建筑是其历史文化特色的点睛之笔,在保护历史性建筑的同时,新的建筑设计应考虑其对周围历史古建筑的影响,尽量做到少影响甚至不影响到古建筑。还有,在修建新建筑时要符合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族风俗,在此基础上力求创新与进步,在追求奇特的同时强调高雅,讲究文化品位,追求地方特色。大部分城市建筑为了达到设计上的高品位,必然要在处理建筑形式语言与功能上下功夫,。立足于民族文化传统土壤与现代观念的多元化,实现本土现代主义设计,创新发展本土设计理念,这是世纪之交城市建筑领域的主流,在新的主流还没到来之前,这一本土性质的现代主义建筑还将继续下去。

5.提倡建筑节能设计。近年来,我国处于建筑业迅速发展时期,大力推进建筑节能也已处于非常紧迫的关键时刻。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新建的建筑中,只有10%-15%能达到国家制定的强制性节能标准,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而目前我国建筑业直接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的比例已经达到30%,并还有上升趋势,这些数据的表明,建筑能耗已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能源负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制约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生态节能建筑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因此,发展建筑节能具有如下几方面的意义:第一,可以缓解能源的紧张局面。第二,建筑节能是减轻大气污染的需要,建筑采暖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酸雨、粉尘等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存环境,提倡建筑节能,将有效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第三,发展生态节能建筑是城市建筑的发展趋势。因此,应该首先从建筑设计入手,根据地域的不同,积极开展不同的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并将其运用到今后的建筑设计中去,使建筑节能技术与建筑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节能建筑。

二、创新发展

1.高度现代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建筑设计中采用一切现代科技手段,设计中达到最佳声、光、色、形的匹配效果,实现高速度、高效率、高功能,创造出理想的值得人们赞叹的空间环境来。

2.引进和创新。建筑艺术代表着对特定时代的审美理想和相应的历史继承,它是一种社会行为艺术。也就是说,设计艺术是历史的范畴,它是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创造和革新,应该完全地放开心态来博览古今,汲取古今中外积累的建筑创作经验与科技成就,从而创作出具备高度艺术水准的新品质建筑,体现建筑艺术的新观念以及繁荣新时期设计艺术创作的高水平。

3.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相融合。众所周知,建筑的存在是外部空间环境与场所不仅赋予建筑创作构思的某种特质的集合,它不是孤立的。它包容着建筑形式、空间因素所不能揭示的丰富的美学形式要素。即建筑形态设计与环境形态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及和谐的逻辑规律。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多样性,从而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这不仅表现在现代建筑新美学观念的重要因素;更能反映出建筑设计艺术的本身特征,以及对城市文脉、环境文理的尊重和认同。

4.高技术高情感化。最近国际上工艺先进国家的建筑设计正在向高技术、高情感方向发展,这两者相结合,既重视科技,又强调人情味。在艺术风格上追求频繁变化,新手法,新理论层出不穷,呈现五彩缤纷,不断探索创新的局面。

城市建筑作为城市经济和文化的集中反映,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现代化的城市建筑必须要注意将城市建筑的各个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包括其历史文化、地域特点、风俗习惯等等,既要考虑到城市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功用,又要关注人民生活的安全、健康和文化传统,自觉地把建筑融合到城市大环境中去设计,在继承和深入研究当地建筑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风格创新,推动城市建筑设计的不断发展,努力创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境地,使建筑设计方案充分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文明、生态文明的城市建筑设计思想,达到人、建筑、环境三者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姜华,李敏.住宅建筑设计发展方向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1(29).

[2]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曹丽新.现代建筑设计中创新理念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