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时间医学与中医时间护理的理论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中医时间医学与中医时间护理的理论研究进展

于千朔

于千朔(长春中医药大学130117)

【摘要】搜集并梳理相关文献,分别从理论的形成、研究的意义、取得的成果三个方面进行综述;并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提出展望。

【关键词】中医时间医学;中医时间护理;综述【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9-0396-02

1.理论的形成1.1中医时间医学理论的形成中医时间医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动态观,其内容涉及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等方面,它可以指导人们养生、预防疾病,以及指导医生临床诊断、治疗疾病。

其形成与发展有二千多年历史,最早记载见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1],系统论述中医时间理论的当属《黄帝内经》,后世张仲景对时间医学进一步研究,总结出六经病症转归规律,金元四大家李东垣提出四时用药,明清时期医家也对时间治疗提出了诸多方法。自七十年代时间生物学、时间治疗学等被提出后,国内学者就中医五运六气、月相圆缺、一日四时、子午流注等内容作了大量研究,基本上认为这些内容均属时间医学范畴[2]。

1.2中医时间护理理论的形成陈道瑾[3]认为中医护理早于中医学中药学,原始人择食充饥,辨别有无毒副作用的时候已经形成了最粗略的饮食护理。但中医古来“医、药、护一家”,中医时间护理思想也一直涵盖在中医经典理论中,护理专书最早著作为清代?钱襄的《侍疾要语》。而后中医护理逐渐被独立出庞大的中医学理论,成为二级学科。1989年,齐静首次提出建立“中医时间护理学”学科的思想,填补了中医护理在时间医学研究方面的空白,中医时间护理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因时制宜”为原则,研究在超年、四时(年)、周月、时辰诸节律下对病人的特殊护理规律的科学[4]。

2.研究的意义2.1研究中医时间医学理论意义的探讨中医学历来重视时间医学思想,并在医学实践中大量运用,但是和现代医学不同的是,其时间标准运用的是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节气时令等概念,在这之中,人与自然协调适应与否的方法与标准是参照自然物候现象,而不是现代科学的单因素指标[5]。只有顺应自然界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按照“天、地、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才能维持身体动态平衡,从而健康永驻,延年益寿[6]。

2.2研究中医时间护理理论意义的探讨细致研究古代医家理论,在中医学中分离出护理理论是必要而迫切的,在中医护理理论中探寻有效可行的切入点是关键而重要的,中医时间护理有高深的学问,它可有效指导临床实践[7],能够通过对疾病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时间节律的把控,选择有效的观察及护理时间,变被动为主动,将护理工作贯穿于防病、治病、康复的全过程中,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工作的科学性、独立性和系统性。

3.取得的成果3.1中医时间医学取得的成果阎星诗[8]对中医时间医学近年研究进行整理,阐述出中医时间医学对预测疾病转归、死亡有着及其系统的实践经验,对防病治病有着极重要的指导意义。梁广和[9]认为,中医时间医学能够指导中医诊断,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好发时令,结合病证的好发时间,依时施诊,据时辨证,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王芳[10]根据此节律治疗喘咳可于三伏当日中午进行穴位敷贴,疗效甚好;根据不同类型的痛经,依照就诊的年、月、日、时,推出天干地支,然后根据十二经脉及井荥输经合五行相生顺序,依次开穴,效果甚佳。孔凡涵[11]利用中医时间医学行医八年,治疗寅卯腹泻选择寅卯前服药,肺与大肠相表里,寅卯是手太阳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循经之时,寅卯时前服药顺应生理性节律,能够增加药效,降低药物不良影响;治疗酉时牙痛,择牙痛未作午前卯时服药,力图平旦日中人之气血趋于体表,俾药透邪外出,此法既顺应人体生理节律变化,又截断了疾病加重的时机,从而达到治疗疾病不费吹灰之功效。黄玉燕[12]通过对临床十年资料回顾性研究,梳理了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对预测死亡时间的原则、方法的论述,对其临床应用的细节如阴阳、五行、运气理论的使用范围,以及各诊法在预测死亡时间远近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3.2中医时间护理取得的成果李闯等[13]通过对阴阳、五行、四时规律的探究,总结出根据四时规律、五行相生相克关系,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能够帮助患者摆脱痛苦,尽早远离疾病的困扰。尹慧洁[14]运用中医时间护理理论,以“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为规律,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辅助参数进行巡视检测,并推行子午流注服药法,防病治病效果显著。潘晓彦[15]通过对缺血性患者死亡时间的统计分析,得出心病死亡在夏、冬季集中趋势明显,夏季有集中在中午的趋势(12点52分);冬季有集中在午夜的趋势(0时32分)。这些结果与《内经》记载的心病时间变化趋势论述基本一致,建议护理人员以此为参考指导患者顺时养生,把握时机,科学配置护理人员。陈永灿[16]对中医服药时间护理进行深入研究,目前临床多以日服两次为常规方法,但此种方法并不能使药效得以完全发挥,根据中医经典理论顺应阴阳需求、正邪消长、六经盛衰、食气离合、气机升降进行药物时间护理,更易发挥药效。徐宝珠[17]对子午流注与时间护理进行研究,用子午流注学说来解释81例急性左心衰竭病例,左心衰多发生在子时,气血在不同时间流通灌注于不同经脉,心经旺于午时.而衰于子时,因而子时对于左心衰患者的护理,应提前半小时到1小时服药,必要时吸氧,备好抢救药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缓解症状,消除病人心理负担。

4.问题与展望目前部分研究仅仅针对“因时制宜”为原则,具体措施及衡量标准仍然采用西医生物学指标,没有将中医五运六气、十二时辰、子午流注、五行相生相克等理论用现代科学验证并实际运用到护理工作中。

想要真正执行贯彻时间护理,一是要提升医护患人员的意识,充分了解时间医学重要性,掌握时间医学的相关知识;二是要加大时间医学健康教育的力度和范围,得到更多人群的支持与配合;三是循序渐进的实施,可以选定某一小范围为试行点,收效显著后扩大范围,并做试行后的科研报告,用科学打破常规,推广实践。

中医学以人体的综合节律为研究方向,而现代医学则较为侧重于人体的单一节律的研究,多以某一个器官、某一功能、某一物质等变化为主,深入细胞分子领域去探究人体的节律活动,结论实而具象,可靠且具有说服力,中医时间医学应汲取现代时间医学研究成果,并展开对人体单一节律的认识,重新分析评价综合节律的可靠性,应用性,并不断修正之[18],用现代医学的语言解读中国传统医学,立足国学,走向科学,走向世界,便于我们更好的为医药卫生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1]李征爽.黄帝内经时间医学研究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6):156.[2]孟琳升.中国时间医学史略[J].国医论坛,1988,9(1):45.[3]陈道瑾.中医护理史纲要[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7,38(1):38-40.[4]齐静.试论中医时间护理学[J].山西中医,1989,5(2):11-12.[5]郝保华.中医时间医学的独特性节气时令物候观念与临床康复[J].中医临床康复,2006,10(31):145.[6]吴忠详.浅谈中医运气与时间医学的关系[J].求医问药,2011,9(6):105.[7]李满娥.中医时间护理拾隅[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1,8(4):94.[8]阎星诗.中医时间医学研究述评[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2):143-144.[9]粱广和.中医诊断学中的时间医学思想[J].承德医学院学报,1995,12(1):51-52.[10]王芳.中医时间医学临床应用体会[J].山东中医杂志,2012,31(2):106-107.[11]孔凡涵.中医时间医学在临床应用[J].光明中医,2000,15(90):18-19.[12]黄玉燕.黄帝内经预测死亡时间的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13]李闯.浅析黄帝内经之阴阳五行四时规律与护理的关系[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75-176.[14]尹慧洁.运用中医时间护理理论指导急诊ICU护理工作[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1887-1888.[15]潘晓彦.黄帝内经时间医学理论及心病时间护理研究[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16]陈永灿.浅述中医服药时间护理[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9,13(5):9-10.[17]徐宝珠.从子午流注学说谈时间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1994,3(3):55-56.[18]高少才.子午流注与时间医学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11):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