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方法与标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0
/ 2

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方法与标准研究

王瑞田龙博杜林泽

西安市公路勘察设计院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我国各地区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日益健全、完善,为方便人们的出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障与支持。但随之而来的是交通安全事故频发,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出行安全及生命财产安全,也威胁着社会公共秩序。交通安全事故的出现,除了驾驶员方面的原因之外,公路路线设计的缺陷与不足也是一个主要原因,一些公路建设公路缺乏对公路路线设计的重视,导致公路路线设计存在不科学、不合理之处,给行车安全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公路路线设计的重视与研究。

关键词: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方法与标准

1公路路线线形设计的定义

公路线形设计的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公路路线的位置进行确定,并合理设计公路尺寸以及形状。公路线形设计在公路建设项目中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整个公路建设施工图纸设计以及施工方案制定的基础所在。公路线型设计的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公路整体功能的发挥,更影响着车辆的通行安全,影响着公路沿线的开发以及利用程度。所以,从公路线形设计中可以看出此段公路的使用效能以及总体设计效果。

2公路路线设计的系统分析

公路线形设计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宏观设计,另一部分为微观设计,宏观设计主要涉及到的设计内容有公路的交通评价以及公路需求分析等,微观设计包含的设计内容更多,其中主要有平线形要素设计、纵线形要素设计以及横线形要素设计。不管是宏观设计,还是微观设计,在实际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都必须要充分考虑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公路线形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公路整体质量,影响公路后期的使用效果,所以,应当对公路线形进行优化设计,确保公路线形设计的合理性及可行性,进而保障公路的整体质量。在进行公路线形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当地的地质条件因素,设计人员必须要对当地的地质条件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对工程复杂程度、施工工艺水平等一系列因素进行综合的评定,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来进行公路线形设计,设计出最合理的公路线形方案。

3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内涵

作为一条三维空间化的带状实体,公路路线参数的规划化至关重要,精确的路线参数数值能够保证施工建设的标准化,实现公路运行安全的有效把控。然而,一旦道路系统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公路的安全性,导致其安全空间的缩小,造成公路安全事故。从行车安全的角度系统规划、研究公路路线设计的安全性,判断其是否符合安全应用标准是公路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对于设计人员而言,要保证公路建设应用的安全性,就必须保证其路线设计符合基本的道路建设标准,同时具有一定的超前设计内容,唯有如此,才能在公路路线的安全化评价的基础上,实现其建设与应用。

4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内容

4.1公路路线设计符合性评价

公路路线设计中,可行性标准是确保设计安全性的有效依据。实际开展公路路线设计工作的时候,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规范,明确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的各项指标,及时整改不符合要求的工艺及技术,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强制性标准,以加强管理力度,从而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公路路线设计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对曲线中直线长度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要为其提供足够的有效空间,不管是指标还是数值,均要具备灵活性,切不可盲目注重高指标,而是应该坚持适度性的原则。为确保公路行车安全,应明确符合公路路线设计的平纵指标以及行车速度,对弯道路线设计进行深入分析,按照符合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确保公路路线设计的质量与水平。

4.2平纵组合评价

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中,平纵组合评价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设计人员在实际进行平纵组合评价的时候,应掌握平纵组合形式,为平纵组合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的前提下,借助透视图,评估各项指标是否符合均衡要求。这个过程中,若是发现了平面降低、纵面降低的问题,则可以对纵面、平面进行整合,确保两者能够得到均衡发展。与此相对应的,若是检测过程中发现纵面或者是平面过高,也可以根据工程具体要求对纵面、平面进行适当的调节,而两者之间的数值误差大多数时候可以直接忽视。

4.3运行速度检测

运行速度检测也是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两条相邻路线之间的数值指标进行优化调整,找出安全性、稳定性比较高的公路运输方式,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出现,确保行车安全,保障行人及驾驶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这样的原因,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的过程中,不可只关注某一条公路路线或者是一条公路的某一段路线,而是应该从整体上把握,研究不同公路线路之间的极差数值,并采取两种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整合评价,例如设计速度、运行速度之前的对比分析等。

4.4空间曲率评价

建立空间曲率指标、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模型,必须将评价标准当作基础,充分考虑时间情况,收集公路建设工程的相关数据。了解公路建设工程的不同车型空间曲率,计算出累加值,并计算对应路段的交通事故发生率,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曲线。

5公路路线安全性设计的考虑因素

5.1进行视距把控

公路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所能看到的最远距离即为视距。作为公路安全行驶路线设计的重要内容,视距设计包含了障碍物、路标、公路曲线等诸多内容的具体内容。一般而言,驾驶员的可视范围十分有限,因此,进行视距设计是公路线路规划的首要考虑因素。在具体设计过程中,以直线为主是公路路线设计的主要原则,其能有效地保证路线设计的平稳化,避免公路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受地形、水文、驾驶员舒适度等因素的影响,公路设计中的曲线设计不可避免,因此,应做好曲线路段障碍物处理、视距观测及曲线弯度等诸多因素的考虑,确保驾驶员具有较远且广阔的观察视野,保证行车安全。

5.2平面线型设计

整齐、平行时公路路线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尽量保持路面线型的整体平稳,避免因水平高差过大而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具体而言,工程人员首先应进行施工现场的实际考察,然后精确地进行不同路段的车流量及路面承载能力计算,在确保数据整合完整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化的公路路线设计。惟有确保施工设计的合理性,才能尽可能避免建设过程中设计变现象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平面线型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公路整体性的规划,譬如,在下坡安全保证方面,设计人员尽量减少小半径曲线设计方法的应用,以确保下坡道汽车行驶的安全。

5.3平纵组合设计

要提高公路运输的安全性,就必须进行良好的公路路线平纵组合设计。具体而言,曲直结合、高低结合是公路路线平纵组合的重要原则;只有确保公路平纵组合的科学合理,才能实现公路路线设计的协调统一。需要注意的是,公路平纵组合设计过程中应避免两个因素的应用:一是尽量减少凹凸曲线的应用,确保驾驶员视距的最大化,若设计区间必须采用凹凸曲线,则应确保坡度的合理化;二是减少插入竖曲线在直线公路中的应用。

5.4公路结构设计

公路建设项目后期的施工会受到公路设计结构选择的直接影响。一方面,科学合理的公路路线设计方案能够保证公路建设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建设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另一方面,一旦公路结构设计合理,其后期的路面承载能力能够得到有效保证,在给人们提供安全出行环境的基础上,确保了公路使用寿命的延长,具有十分深远的社会意义。因此,在公路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在实事求是原则的指导下,提供考虑具体的建设环境,进而保证公路结构设计的科学合理。

结语:

公路线形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一定要保障公路线形的一致性,并确保线形的灵活性,同时,还应当对当地的地形、地貌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保证公路线形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实现道路与周边环境的相协调。此外,还应当对车辆通行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在设计过程中,要重视车辆的行驶安全,从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为驾驶员营造安全、舒适的通行条件。

参考文献:

[1]韩相东,李震杰.山区高速公路的选线与路线设计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6):205-206.

[2]汪明松,彭静.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评价方法及标准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5):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