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用建筑总平面规划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浅谈民用建筑总平面规划设计

易芳

易芳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3

摘要:文章主要通过对工程实例的分析和总结,阐述了在民用建筑总平面规划时设计相关要点,提出了总平面布局的规划设计理念,并从平面结构规划、功能分区、道路交通系统、消防规划和绿化景观系统等方面的设计要点进行论述,旨在有效地结合建筑使用功能,营造安全舒适、功能合理、环境怡人的建筑环境。

关键词:名用建筑;总平面;规划;建筑设计

1总平面设计的概念

总平面规划设计又称场地设计,是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根据一个建筑群的组成内容和作用功能,结合用地条件和有关技术要求,综合研究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各项设施相互间的平面和空间关系,正确进行建筑布置、交通组织、绿化布置等,充分利用土地,使场地内各组成内容与设施组成为统一的有机整体,并使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而进行的设计。

2设计的原理和要点

谈到建筑规划时与基地环境的结合,我们不难想到赖特设计的经典之作——流水别墅,它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建筑与溪水、山石、树木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完全融入到现状环境之中。当然,不是每个建筑师都有机会能像赖特那样在如此怡人的环境中去实现自己的创作构思,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我们所面临的每一项实际工程,它都处于一个特定的基地环境当中。在规划方案时如何与场地条件相结合是我们设计师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对用地进行规划之初,首先要了解场地条件。场地条件包括自然条件、环境条件、现状条件及规划要求四个方面,分析场地条件是设计工作的开始,只有正确捕捉有用的信息才能更有效的开展规划设计工作。总平面规划设计不仅和用地大小和形状有关,也和建筑基地周边道路状况有关,需要解决基地内的建筑位置、人流、车流的布局,应当遵守以下设计要点:

(1)设计应当以当地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为依据,结合工程特点,注重节地、节能,适应建设发展的需要。

(2)设计应因地制宜,结合用地自然地形,维护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并对竖向、道路、环境景观等进行综合考虑,统筹兼顾。

(3)总体规划布局功能分区合理,路网结构清新,交通流线合理有序。

(4)确定适当的建筑朝向、留出建筑之间必要的间距,满足人的生理健康需要和环境卫生要求。

在对一块基地进行规划布局时,用地现状条件是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通过工作中设计的工程实例来论述在现状用地条件下如何进行建筑总平规划布局。(下面以工程为例简要概述总平面规划设计的方法)

3工程概况

方案为广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地址位于南宁市经济开发区吴圩镇,主要负责制定全区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负责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现代化建设和科学研究,对市、县技术人员进行岗位技术培训等职能。用地大体呈矩形,南北走向,南面与城市道路相连。用地红线范围面积约为3.2ha,用地范围内地势平坦,可利用土地面积较大。本次规划在场地内新建五栋建筑,新建总建筑面积为5515.0m2(各单体规模详见表3-1),绿化率48%,是集综合办公、科学研究、作业试验、教育培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4设计理念

(1)根据项目现状基地的特征和设计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内资源,结合原有建、构筑物,减少不利因素影响,完善规划方案的合理布局与形态。

(2)建筑总体布局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3)加强环保和节能设计,促进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力求环境不受污染;设计中尽量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业,做到安全、节能。

5总平面规划设计要点探讨

5.1平面结构规划

本基地的平面结构规划主要采用“一心、一轴”的空间布局结构,(总平规划布置图详图5-1)。利用合理的空间布置和绿化环境创造亲近、自然具有人情味的办公环境。

(1)“一心”,即入口绿化核心区。在基地主入口设置绿化广场,广场北面设置指挥中心业务楼,既是基地标志性的入口空间,又有效的隔离了城市道路的喧嚣之气,达到减弱道路噪音的影响。

(2)“一轴”,即景观轴——根据用地狭长的特点,从业务楼主入口开始,在各建筑之间设置一条步行景观主轴,以步行小道相互连接,有机串联各个建筑空间,使其景观价值充分体现。

5.2功能分区

基地依照“全盘考虑,相对独立,集中布局,方便联系”的原则,分为办公服务区、科研试验区,运动休闲区。

(1)办公服务区——位于用地的东面,由指挥中心业务楼和后勤综合楼组成,满足日常办公、人员岗位培训及人员就餐需求。

(2)科研试验区——位于用地的西北面,由科研楼和实验楼组成,满足课题研究、学术讲座,推广科研成果的需求。

(3)运动休闲区——位于用地的西南面,结合场地原有综合球馆、网球场布置室外篮球场,集中的运动场地满足常驻人员工作之余的运动休闲。

5.3道路交通系统设计

基地交通组织遵循“人车分流,步行优先”的原则,创造舒适、宜人、安全的办公环境。主要出入口设在南面与市政道路相连接,次入口设置于基地的东北面。在基地主入口及指挥中心业务楼前车流较大的区域采用7m宽的双车道,其他区域采用4.5m宽的环形车道满足消防的要求。环形车道设置在建筑的外围,能便捷的到达各栋建筑,满足消防的要求。在各建筑之间以一条步行景观主轴连接各步行小径满足人员内部的移动,既最大限度的保证步行系统的连续性与安全性,又避免人行、车行互相干扰。

5.4竖向设计

整个用地较为平坦,根据周边城市道路标高,用地竖向设计自北向南,由高至低,坡度在0.5%以内,室内外雨、污水采用分流制。污、废水系统在室内地面±0.000以上采用重力排水,经基地内化粪池排至市政污水管网。屋面雨水及广场、停车场、道路雨水汇集后经管道排至市政雨水管网。

5.5停车场设置

为满足外来办事人员及内部工作人员的停车需求,规划充分考虑了汽车的停放问题,在业务楼南面及各新建建筑入口处布置相应数量的停车位,满足梅100m2设机动车位≥0.6个的要求。

5.6消防规划

(1)建筑消防设计原则

本项目建筑防火设计原则是根据国家现行规范,从总平面布局、建筑平面布局、细部构造、设备等各方面统筹考虑,全面满足防火规范要求。

(2)消防设计方案

a.基地共设两个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连接,内部沿建筑外围设环形消防车道,消防车道均可到达每个建筑。

B.规划中,各建筑间距满足防火间距要求,且各建筑安全疏散出口均不少于2个,安全疏散距离及疏散宽度等严格执行国家现行规范。

5.7绿化景观系统

整个基地主要采用园林式布局,在主入口处设置绿化花园,建少城市道路交通噪音的干扰,基地内部通过单体的造型和空间限定,并结合场地原有果树综合考虑,将建筑置身于生态园林的大环境之中,以绿化景观中心为主要元素,通过道路绿化,与个建筑的庭院绿化联为一体,创造出层次丰富的景观空间。

6结束语

总平面规划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基础,即使是一栋建筑物也要研究总平面规划的问题,在规划设计时如何充分利用场地现状资源,减少不利因素影响,完善规划方案成为建筑师首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建筑总体布局应必须处理好建筑与现状环境、地形道路、绿化、相邻建筑等之间的关系,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才能规划出更具人性化、出色的方案,实现民用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景观)2009,中国计划出版社

[2]民用建筑场地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