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地图制图生产效率提升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3
/ 2

基于GIS的地图制图生产效率提升研究

张伶利

喀什地区国土资源规划院新疆喀什844000

摘要:积极使用GIS地理信息系统,自从此种系统使用之后彻底改变以前以手工描图为主要方式的时代,不仅地质数字化制图越来越迅速,地质制图中遇到的难题得以解决,还使成图的质量越来越好,使地质行业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在地质制图中,在解决地质制图的实际问题的时候积极使用一些实用性的制图的方法与技巧。

关键词:GIS;地图制图;应用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时代赋予了地图更多的使命,地图已不再仅仅是为工程建设提供基础制图数据,而更重要的是为各个行业提供空间数据查询、数据检索、空间分析、地图服务等GIS建库内容,特别是BAT(百度、阿里、腾讯)推出在线地图以后,地图更是成为人们出行路径规划、公交查询、酒店餐饮查询、位置定位等的必备工具。

1GIS技术在地质绘图中的应用

1.1制图前期的准备工作

在未进行制图之前,需要对地质图形的组成以及主要要素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此时就需要对已制作好的地质图形进行观察,同时,准确分类地质图形的主要要素并进行命名,即针对所得到的地质图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动态编辑以及实时检索对地质图形,值得一提的是在制图之前,为了方便后期制图,数据输入一般以地质图形要素类别为依据,把要素文件依次放在对应的文件夹中。

1.2图形编辑器

其一,图形编辑子系统主要对向量的结构、点、线、面三种原始空间的位置、以及属性数据等方面进行编辑,使其点、线、面域边界被进一步添加或删除;其二,拓扑编辑子系统,基于使用此种系统,图形输入编辑工作越来越快;其三,错误检查子系统,通过此系统使用,及时对数据进行检查以及把错误找出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其四,数据校正子系统,如今这种技术积极使用在图形输入的进程中,确保数据的精度,及时校正与去除变形图像。

1.3图像的管理和维护

(1)专业的子系统管理。为了更好地管理数据库,需要具备专业的子系统对其进行管理,即对每一个数据库的具体分支实施管理。就数据来看,要保证数据完整无损,且保存内容也要达到完整无损,这就需要定期、定时对数据进行检查。这些数据若长期不查看的话,有可能会被损坏,且损坏的程度我们也无法预见,所以,我们要及时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文件被损坏要及时进行修复,确保重要数据不被丢失,以及资料的完整性。(2)GIS数据库的管理。在整个数据库中,有一个核心部分即GIS数据库,而其子数据库的情况直接对GIS数据库产生影响,在数据库中一般保存着图像资料的主要部分,其能够有效结合与子数据库系统中的有关数据,最终形成的数据链比较完整,这两者在数据中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对于存在于图形数据库中的数据,需要先进行拓扑处理,在这之后再进入到数据库,最终形成拓扑数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完整性,即在数据存储时。(3)地形数据库的建立。为了保存每一种地图与地质条件,一般使用地形地质数据库,基于此,便于今后查找工作地顺利完成,进而顺利开展测绘工作。(4)进行保养和维护的必要性。当资料被损毁之后,需要地质测绘人员重新测绘对应区域,这样一来,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无形当中给工作增加了难度。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工作人员也有可能有变动,甚至最初的区域已经发生改变,使工作人员无法对其进行测量,使其受到无法计算的损失。另外,也不利于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尤其会给今后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比如,在扩建建筑物的过程中,因地质地形资料的损毁,工程队不能准确认识当地的地形与地质情况,导致其不能做好设计工作在未进行建筑工程之前,这样一来,工程不能如期完成,甚至给施工人员带来危害,使其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均受到影响。

1.4数字化图像的应用与输出

自从出现数字化图像之后,提高地质工作的效率,因其能够更加直观地显示出地质地形的特点,大大促进区域工作地开展,同时更加迅速地输出数字化图像,使其完整无损地保存在互联网之中,基于此,全球各地的人民能够随时对其进行查找与应用在地质测绘与地质研究工作之中,结合其地质环境的特点,尤其促进地质勘探工作地顺利完成,所以,我们有必要把其使用在地质测绘工作之中。

2GIS的山美水库水源涵养林区立地类型分类制图

2.1立地类型分类原则与方法

2.1.1分类原则

(1)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立地分类所依据的因素和分类结果,以坚持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原则,既能反映山美水库库周水源涵养林的立地特征,又能做出切合实际对立地质量评价和生产力预估的要求,对合理配置和经营水源涵养林起到指导作用。(2)综合分析兼主导因素原则。影响森林立地质量的因素繁多,单纯全面选取所有影响因素或只片面考虑某几个因素,都很难对立地做出科学分类,因此,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影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主导因素及划分标准,可以较有效对立地进行科学分类。

2.1.2分类方法结合山美水库地貌类型和气候以及对林分生长的影响,参照《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的划分方法[5],选取海拔、坡向、坡度等立地因子作为该区各立地分类单位的划分因子。其中海拔影响适生树种分布;坡向影响光照,湿度;坡度影响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分配。调查发现,南安五台山林场山美工区海拔区间在0~450m范围,工区内主要营林树种湿地松和桉树主要分布于海拔300m以下,因此将海拔0~300m划分为低山,高于300m划分为高山;坡度区间在0~46.45°范围,其中0~23.23°、土层厚度≥51cm,划分为缓斜坡,23.23~46.45°、土层厚度<50cm,划分为陡急坡;将东、东北、北、西北划分为阴坡,西、西南、南、东南划分为阳坡。划分依据及分级标准立地类型小区低山:海拔≤300m;高山:海拔>300m立地类型组坡向:阳坡包含西、西南、南、东南坡向;阴坡包含东、东北、北、西北坡向立地类型坡度:0~23.23°缓斜坡;23.23~46.45°陡急坡2.2结果与分析

2.2立地影响因子划分结果

山美工区优势树种为湿地松和巨尾桉的林分面积分别为73.06hm2和64.67hm2,所占比重较大,分别占总面积的33.81%和29.93%;其次为相思树,林分面积为38.73hm2,所占比重为17.93%;福建柏、果树、木荷和其他阔叶树所占比重较小,面积总和为39.62hm2,仅占总面积的18.34%。

林业用地空间分布根据国家有关技术分类标准,将林业用地划分为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林业辅助用地等。山美工区有林地面积为164.89hm2,占总面积的76.31%;其次为未成造林,面积为41.21hm2,占总面积的19.07%;经济林、灌木林、宜林地和非林地面积较小,总和为9.97hm2,占总面积的4.61%。

结束语

GIS技术在地质测绘方面的作用很大,为地质测绘工作者节省了很多工作时间并加大了测量效果的精确程度,减小了地质测绘工作者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我国地质测绘工作和地质情况储备量的增加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为我国社会更加迅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任佳,刘岩.简述计算机地图制图[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9):94.

[2]李德仁.关于地理信息理论的若干思考[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2017(2):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