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地区不合格血液报废原因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新疆伊犁地区不合格血液报废原因分析及对策

杜文阁努尔克孜朱四周

杜文阁努尔克孜朱四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中心血站新疆伊宁835000)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7-0057-02

【摘要】目的进一步宣传无偿献血,降低不合格血液的报废率。方法对本站2007-2011年度不合格血液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五年中献血总人数83199,报废血液总数2667人次。平均报废率3.3%,低于其他地区[1]。结论在政府支持与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不断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建立固定的献血者队伍,有效控制血液报废。

【关键词】无偿献血不合格血液分析及对策

自1998年10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来,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得到迅猛发展。伊犁地区于2002年,临床用血实现了100%的自愿无偿献血。献血者主要来自本地区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学生、八县两市与各农牧团场的职工及外来人员。为减少血液浪费,降低血液的报废率,笔者对本站2007-2011年度不合格血液报废情况进行了统计,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自愿无偿献血者,年龄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2007年至今采集人次为13612人,15055人,15377人,17502人,21653人。

1.2检验项目及方法ALT速率法(试剂为烟台奥斯邦、日本和光两种试剂),TP、HCV免疫吸附试验(两种国产试剂)HBsAg、HIV免疫吸附试验(国产、进口两种试剂)

1.3仪器tar加样、FIME24/20(16/20)、7020生化分析仪等。

2结果

2007年-2011年各项检测不合格数见表1。五年中献血总人数83199,报废血液总数2667人次。平均报废率3.3%,低于其他地区[1]。其中由ALT、HBsAg、HCV、TP、HIV不合格导致的报废分别占40.5%、15.8%、23%、15.1%、7.6%。

表1五年间各项检测不合格数的比例

3讨论

伊犁地区献血者的血液不合格主要在一、五、十、十一月较高,其他月份相对平稳。较突出地体现在ALT检测不合格,也是导致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2]这主要与黄金大假与传统春节期间的饮食有关。节日期间,献血者饮酒、食高脂肪高能量食物,夜间休息不好,导致ALT暂时性的升高。这就要求血站一线的工作人员严把街头征询关,采取宣传与教育相结合的招募策略,降低ALT偏高而导致的血液报废。因为街头乙肝采用了金标快检,所以HBsAg报废率较HCV低,但HBsAg阳性率仍达15.8%,提示一:一线人员严格按照金标快检试剂要求操作,提示二:目前HBsAg快检试纸条的灵敏度有待提高,方可更好地控制HBsAg报废率。HCV不合格多与体重超标、脂肪肝有关;HIV感染由于伊犁位居祖国西北边陲,又是少数民族聚集地,也是HIV全国的高发地区之一,人群相对较高的感染率可能与HIV的传播途径由八十年代的静脉传播向性传播蔓延所致。同时,与报道在发展中国家艾滋病通过性传播的情况日益严重相符[3]。TP的报废率高则与该项目未进行采血前的快筛相关。

针对上述情况应采取以下策略和措施:1)积极营造领导重视,政府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2)利用各种媒体,不断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度;3)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健康市民献血,不断发展壮大并建立一支稳定的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4];4)街头采用多种快检试剂,把好筛查关,切实把好血液质量关,减少采集各种因素所导致的不合格的血液;5)提升工作人员的优质服务能力,吸引更多的献血者;6)向全社会宣教TP、HIV相关知识,营造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洁身自好的观念。

参考文献

[1]牛艳芳,张新芳,杨运泽等.1999-2003年运城市无偿献血者血液5项指标检测结果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05,18(3):239-240.

[2]孟金梅.性工作法律与艾滋病防治的国际视角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16(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