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工序计量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钢铁企业工序计量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李睿李福进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目前,钢铁企业的材料计量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工艺测量水平有待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低,测量设备使用寿命长,设备维护水平低,严重影响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钢铁企业;工序计量;改进措施

工序计量是物资计量管理范畴的重中之重。从焦化,高炉炼铁,连铸板坯到成品轧制,每个工艺之间的材料计量贯穿公司的主要生产工艺-主要生产工厂。另外,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材料量很大,并且使用越来越多种材料。各种材料的测量精度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目前,钢铁行业投入的基础测量设备很少,过程测量过程仍然不足。它们之间的测量过程尚未实现使用实时准确的测量数据来指导生产实践并支持公司的财务成本核算。因此,解决过程测量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过程测量水平是深化钢铁企业物料计量控制的最佳手段。

一、工序计量现存问题

1.1设备维护不足

设备维护水平在设备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过程之间的测量设备数量众多,所有维护不仅需要维护人员足够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大量的备件支持。有些企业不重视设备的维护,缺乏足够的专业维修人员。设备维护水平低导致设备运行不良,不能满足精确测量的要求。

1.2信息化建设不足

据统计,由于测量设备不足,一些钢铁生产线无法测量投入生产的材料量。他们只能根据材料包装的重量计算投入生产的材料数量。但是,所交付材料的重量受到包装的完整性或材料供应商的测量水平的限制,这不能保证与材料的实际重量相匹配。因此,交付的材料数量已不能满足精细生产的要求。此外,手动计算操作员输入的材料量将使最终的材料使用数据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增加了不确定性。

1.3计量设备使用年限长

虽然有些企业在生产车间配备了测量设备,但使用寿命长,表,缓冲器,传感器等测量设备的老化,特别是称重传感器的老化,对测量精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最终测量数据的不准确性。

二、现状分析

2.1炼钢生产的特点

1)目前,部分钢厂年生产能力为350万吨钢,方钢,板坯生产线可生产:普通碳钢,低合金钢,焊接钢,冷墩钢,抗震加固,制造st12系列,管线钢,弹簧钢,硬钢丝系列,标准系列钢,汽车钢梁板等60多种钢材产品。随着冶炼技术的不断发展,炼钢型钢的种类越来越复杂,工艺越来越困难,产品工艺越来越复杂,部分钢材可以达到10多道工序。

2)由于转炉的匹配问题,多工艺冶炼的要求和快速的生产节奏,炼钢生产结构复杂。同时,根据生产订单组织生产,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计划。冶金钢和钢坯的截面和尺寸经常变化,这使得更难以提高生产成本。

3)炼钢过程中出现的成本问题可能发生在炼钢的每个过程中的转炉,精炼和连铸机的每个环节,例如钢的剥离。每个过程中的设备故障和节奏失调都容易造成成本损失,成本损失发生难以区分给成本损失的计量、测算造成一定的难度。

2.2钢铁生产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

2.2.1从计量入手

钢铁企业资源消耗的本质决定了成本控制必须从计量管理入手。进料和出料的工艺规模数据是收集共同成本数据的重要依据。在月底,对调查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差异的原因,以及在未来的工作中是否可以避免或减少差异。

2.2.2关注大宗原料成本

原材料成本占钢材成本的很大一部分。特别是钢铁,生铁,废钢等钢材消耗量达到80%以上的生产成本,这就要求我们先控制成本控制中的原材料成本。

2.2.3细化成本核算

为了提供详细的产品成本计算数据,有必要对项目进行分类,对每个班次,每个员工,每个冶炼炉,每个钢坯的成本进行分类,并计算钢种,炉号,规格和技术标准。这不仅是成本分配的问题,也是管理控制的问题。

2.2.4做到成本“日清日结”

钢铁企业是典型的流程型企业,每个流程生产周期短,速度快,每天都可以直接投入产出。因此,通过成本结算日,每日“日清日结”可以快速反馈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信息,满足及时监控成本计划执行的要求。

2.2.5对废品损失成本的监控

建立垃圾收集管理系统和会计系统,利用其数据修改估算数据,合理分配差异,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2.2.6拓展管理理念

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它们与成本管理过程中的结果相关联,控制成本,而不是简单地降低成本,而是盲目地通过跟踪操作和动态反映,通过先进的,流程链和价值链分析方法来实现持续的低成本和高效率。

三、建立工序间计量管理模式确立运行方案

参照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理念,组织调整计量称重系统,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研究了昆钢组织的钢铁与钢坯计量管理评价过程系统,加强过程控制和监督,减少各环节金属损失,提高冶炼水平,改善公司规模。铸造控制和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实现了粒子返回仓库。“日清日结”统计方法用于记录每个炉子的钢水和废钢以及生铁。每个炉子的重量,前一次确定的钢铸件的重量,剩余钢材的重量以及每个包装在空袋后的厚度和统计数量用于长时间掌握炉子,连续每天铸造生产,并积累钢材数量。根据合金,矿渣等辅助材料的消耗统计,成本分为炉长和连铸生产转移。建立详细的废物管理分类账,每月掌握钢坯和方坯废料的产量和数量。监控整个过程中计量管理的实施过程,根据炉子建立过程的计量计算收集和分析数据,并以此作为绩效评价的依据。

四、改进措施

4.1更新测量设备,使用寿命长

如果原计量设备仍能满足生产要求的测量精度,则可以继续使用,否则需要一定数量的常年计量设备进行全面更换,而不是采用新技术设备,分析各类测量设备。在不同领域的称重适用性,基于称重设备和制造商的类型的优点,使测量。精度更高,也可以实现。减少设备维护,提高过程测量水平。

4.2加强信息化建设,减少人为干预

对于没有测量设备的车间或生产线,提高了满足生产要求的测量设备的测量精度。然后将测量数据收集到测量系统中并自动输入生产系统供相关人员使用。人员检查,统计和分析,不再需要现场人员记录数据,减少人工干预,实现对各种材料生产的实时监控,提高生产节奏,强化品种和数量。控制生产过程中所需的材料,提高生产过程中材料的测量精度;系统地记录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便于统计和查询,增强其可追溯性。

4.3提高计量设备维修人员的数量和专业知识

充分认识设备维护的重要性,增加设备人员的维护强度,定期对维修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从而加强设备的维修水平。

4.4普及工序计量的重要性

过程测量水平不高,部分原因是缺乏对过程测量重要性的了解。优化工艺测量不仅可以增强材料,配套方法和使用原料和燃料进行生产投入的规律,而且可以为产品质量和生产调度提供有力保障。它还可以升级车间的测量设备,提高测量精度,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使用新技术对生产建设的影响。实现精细材料计量过程。

结论

钢铁企业的过程测量不如进出口贸易计量重要。特别是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一些中小企业更可能忽视过程测量的重要性。因此,可以根据本文所列的相应改进措施进行修正,提高测量过程的测量水平,使测量信息在测量管理中更加有效,让测量数据实时反映生产情况,真正实现控制生产细节,指导生产实际运作,为企业带来长远利益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晓娟.浅议我国钢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1).

[2]张磊.供给侧改革下钢铁企业财务管理转型[J].财会学习.2016(14).

[3]李云虹.基于钢铁企业成本管理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3(24).

[4]赵利敏.钢铁企业设备巡检的现状与问题[J].民营科技.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