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乳腺疾病126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超声诊断乳腺疾病126例分析

李玉菊

李玉菊(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妇幼保健院云南马龙655100)

【摘要】目的总结超声检查乳腺疾病的临床诊断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26例乳腺疾病B超检查情况。结果良性肿瘤117例,癌1例,可疑瘤8例。结论超声检查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具有方便、无痛、无放射性、鉴别肿物性质等优点。

【关键词】超声检查乳腺疾病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259-01

乳腺是女性重要的性特征器官,乳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病变的检出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超声不仅可显示临床触诊阳性的乳腺肿块,还可以发现钼靶摄影中的隐性病灶,因此超声已成为筛查诊断乳腺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4月—2013年1月我院B超检查乳腺疾病126例,年龄18岁—75岁,平均43岁,其中部份病例通过跟踪随访,经手术与组织病理证实。

1.2仪器与检查方法

ALOKAProsoundA7彩色多普勒诊断仪线阵高频探头,探头频率为5—13MHz。选择乳腺检查状态,患者取仰卧位,两臂外展上抬,充分暴露双侧乳腺,用直接检查法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多切面扫查乳腺,发现乳腺病灶时,应观察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周围组织层次和关系。最后还应扫查双侧腋窝处是否有副乳组织、肿大的淋巴结等。

2结果

126例中,乳腺增生症80例,声像图表现为:乳腺腺体层结构紊乱,呈“豹皮样”改变;乳腺纤维瘤25例,有包膜,边缘光滑,内部稍低均匀回声,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乳腺囊肿12例,边缘光滑,规整,囊性无回声区;乳腺单侧或双侧实质低回声性质待定5例,边界尚清,形态欠规则,CDFI可见少许血流信号;乳腺炎3例,炎症肿块边界模糊,内部回声增强,但分布不均;乳腺癌1例,形态不规则,边缘欠光滑,CDFI其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测量,呈高速高阻型。

3讨论

女性乳腺的生长发育及其功能,受内分泌腺的控制,特别是垂体前叶及卵巢激素的影响更大。由于乳腺受卵巢雌激素及孕激素的影响,故亦随月经周期而有变化,月经前期主要为乳腺增生性改变,乳房胀大,有轻微痛,触痛,经后缓解、消失后复原。故超声诊断乳腺疾病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及病史综合考虑。

3.1乳腺增生症

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好发年龄为30-50岁,本病发生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尤其是雌激素增高,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乳腺周期性胀痛,月经前3-4天疼痛加剧,月经来潮后症状减轻,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的质韧结节。声像图特点:乳房增大,但边界光滑完整,内部结构紊乱,回声分布不均,如有囊性扩张,乳房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CDFI无特征性改变。

3.2乳腺纤维瘤

多见于中青年妇女,20-39岁多见,约75%为单发,肿瘤边界光滑,呈圆形,活动度大,质地坚韧。声像图特点:肿瘤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边界光滑完整,有一层光滑的包膜,内部回声呈均匀低回声或等回声,后方回声增强,有囊性变时,可以出现无回声区,CDFI显示多数为无血流或少血流型。

3.3乳腺囊肿

乳腺导管阻塞,继之扩大呈囊性扩张,囊壁较薄,为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无增生表现,囊壁内含清亮液体。如哺乳期可由乳汁郁积引起,囊肿内有粘稠乳汁,声像图特点:多为单发整齐光滑、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肿物,内部为均质的无回声区,囊后壁回声增强,呈蝌蚪尾征,同时囊肿两侧呈暗区,称侧方声影征。

3.4乳腺炎

本病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以初产妇为多。患者可有寒颤、高热、乳房红肿及疼痛,白细胞计数增高。炎症多位于乳腺外下象限,形成硬结伴压痛,短期内即可形成脓肿。声像图特点:炎症肿块边界模糊,内部回声增强,但分布不均。探头挤压肿块时,局部有压痛,形成脓肿时,内部呈均质无回声区,边界增厚而不光滑,慢性炎症或脓肿液化不全时,内部可呈不均质的光点或光团,CDFI显示肿块内部及周边呈点状散在血流信号。

3.5乳腺癌

乳腺癌好发部位为外上象限区,其次为乳晕区,乳腺癌低回声肿块周围不规则回声晕是诊断乳腺癌的重要依据,声像图特点: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无包膜,边缘呈锯齿状或蟹足状,内部呈低回声,实性衰减暗区,肿块周边可见不规则强回声晕,肿块内微粒样或簇状钙化,病变纵横比大于1,CDFI显示血流多数丰富,并有新生血管及动静脉瘘,形成高速高阻及动静脉混叠现象。乳腺癌各种分型声像图表现为:

①乳头状导管癌:乳房内导管扩张,呈分支状,导管内有强回声团状突起。

②硬癌:肿块体积小,质地坚硬,后方衰减明显。

③髓样癌:肿瘤体积大,直径可达4-6cm,呈球形,多为混合回声,后方无声衰减超声显像,属无损伤性,可反复使用,具有简便、无放射性、无痛苦,可显示乳腺内部细微结构等优点。有助于病变定位诊断,对年轻妇女,特别是妊娠、哺乳期妇女的检查更为合适。因而广泛地用于乳腺常规检查、随访及普查。

参考文献

[1]姜玉新,王志刚.医学超声影像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91-396.

[2]王纯正,徐智章.超声诊断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73-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