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新生儿乳糜胸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1例新生儿乳糜胸的护理

韦红青朱文娟

韦红青朱文娟(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新生儿科广西桂林541002)

【摘要】新生儿乳糜胸作为新生儿的一种常见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则会致使新生儿呼吸障碍,免疫系统被破坏。因此,应高度重视新生儿乳糜胸的发生。而良好的护理在治疗新生儿乳糜胸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新生儿乳糜胸引流营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8-0204-02

新生儿乳糜胸是由于淋巴液〔呈乳糜〕漏人胸腔引起,各种原因造成的胸导管破例或堵塞时,都可造成乳糜胸。新生儿乳糜胸发病率约为0.1%~0.5%,男婴发病为女婴的2倍,死亡主要由于病情迁延引起的严重呼吸、营养和免疫障碍[1]。本科于2013年3月12日收治1例左侧乳糜胸合并感染,新生儿肺炎(重症)患儿,病情严重,在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患儿住院19天治愈出院,随访3月,预后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患儿,男,23天,系G3P1G40+W顺产出生,因反复发热3天,气促半天,急诊拟“新生儿肺炎(重症)”于2013年3月12日收住我科。入科体检:体重4000g,T37℃,HR144次/分,R82次/分,BP75/42mmHg,SPO282%,呼吸急促,可见明显的三凹征,口唇欠红润,口周无明显发绀,左肺叩诊浊音,呼吸音弱。2013年3月13日胸片提示:左侧胸腔积液和肺不张,肺炎,立即行闭式胸腔引流,引流出黄白色乳状液体90ml,呼吸急促现象明显改善;送检胸腔积液培养,乳糜实验确诊为新生儿乳糜胸。3月15日痰培养结果回报:大肠埃希菌。治疗:胸腔闭式引流,抗感染,吸氧,禁食,静脉营养,输白蛋白治疗,病情好转,引流第6天复查胸片示双肺及心膈正常,无引流液,胸腔积液及血培养,停氧后无呼吸困难,拔除引流管,住院19天治愈出院。

2护理

2.1环境:患儿裸露置于辐射床保暖,根据患儿体温调节辐射床的温度,以保持中心温度,同时便于病情观察。

2.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由于患儿病情危重,随时有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病情变化,加强观察。(1)予持续心电监护,警惕心衰的发生。(2)注意患儿神志面色、体温、呼吸的变化。(3)有无烦躁、激惹抽搐、脑性尖叫等神经系统症状[2]。随时备好抢救器械、简易复苏囊、吸引器以便争取抢救时间。

2.3进行呼吸道管理,合理用氧:由于患儿并发肺部感染且呼吸道分泌物较多,不易咳出,应保持气道通畅。予抬高头胸部30°,头偏向一侧,肩下垫小软枕,每2小时更换体位。根据呼吸困难、发绀程度及动脉血气检测结果,调节合适的氧流量及给氧浓度,以面罩吸氧为主,氧流量2~3L/min;如呼吸困难改善、发绀消失则改为间断给氧,并减小氧流量,避免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造成氧中毒。

2.4胸腔闭式引流前后的护理

2.4.1胸腔引流前准备胸穿前协助医生备好用物,包括急救药品、抢救器械、吸引器及胸腔穿刺包等胸腔闭式引流用物。摆好患儿体位,将患儿仰卧,暴露胸背部,并固定好肩部及臀部。

2.4.2胸穿中的护理在无菌操作下予左侧腋中线第4肋间作胸腔置管引流,术中密切观察患儿精神反应、面色、呼吸。若发现患儿面色苍白,出冷汗,脉细,立即停止操作,并予对症处理,防止发生胸膜反应,随时做好抢救准备。术毕协助医生将引流管妥善固定,可适当约束引流侧的上肢,防止人为意外脱管。

2.4.3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注意观察穿刺口处有无渗血、渗液、红肿。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敷料被污染导致感染。妥善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将留有足够长度的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上,以免因翻身、摆动、牵拉等引起疼痛或引流管脱出,搬动患儿时,须将引流管夹闭,以防导管脱落、漏气或液体逆流,每天定时更换水封瓶1次。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轻轻挤压引流管防止乳糜液堵管,观察水柱波动情况,准确记录水柱波动停止时间,以便为临床拔管提供参考。严格床边交接班。

2.4.4引流管拔除的护理拔管前试行夹管24小时后开放未见引流液,拔管时先备好缝合包,协助医生拔管,伤口缝合后用无菌纱布覆盖按压,观察伤口处有无渗血、渗液、红肿。保持局部皮肤清洁

2.5营养支持及喂养护理

2.5.1禁食:大量乳糜丢失可引低蛋白血症及体液失衡,导致营养负平衡及脱水,禁食可直接阻断肠道吸收乳糜颗粒的来源,间接使肠道对乳糜颗粒的吸收减少。从而减少乳糜液生成量,促进破例口愈合,是乳糜胸的首选治疗[3]。

2.5.2全胃肠外营养及支持治疗:患儿在禁食期间均采用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静脉输入多种氨基酸、中链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各种电解质及足量的水分,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维持患儿的营养及热卡。实施TPN时以外周静脉为好,以防止中心置管后继发上腔静脉血栓形成,加重乳糜胸[4],同时以微量泵控制输液速度24小时输入,避免液速波动引起血糖大幅度变化,根据血糖值及时调整液体进糖速度,加强巡视,防止药物外渗至血管外引起组织坏死。

2.5.3喂养护理:胸腔穿刺并禁食1周后,复查胸片及CT提示胸腔积液减少,开始喂稀释奶。中链三酰甘油绕过胸导管直接进入门静脉,可减少乳糜液的产生[5]。可喂脱脂牛奶或中链三酰甘油配方奶粉喂养,少量多餐,防止呛咳、呕吐。低脂可以减少乳糜液的生成量,利于胸导管破口的修复[6]。

2.6预防感染

2.6.1加强基础护理每日常规予皮肤护理,行床上擦浴,待病情稳定后行盆浴或淋浴,注意观察皮肤有无红肿、破溃、糜烂及疱疮,及时发现并给予相应处理。同时做好口腔护理、脐部护理、臀部护理,防止鹅口疮、脐炎红臀及皮肤疖肿等感染。

2.6.2做好消毒隔离大量淋巴细胞和抗体的丢失,使患儿免疫功能受损,应与患严重病毒感染者隔离,分病房收治,病房消毒2次/天。

2.6.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防止医源性感染。

3出院健康教育

3.1喂养告知家长提出母乳喂养,若母乳不够时可添加普通奶粉喂养,指导配奶及喂奶方法。

3.2日常生活护理每日沐浴,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受凉感冒;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合,避免交叉感染。

3.3复查一周后到门诊复查胸片。

4小结

新生儿乳糜胸临床少见,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发生各种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主要的治疗措施是反复胸腔穿刺或胸腔引流、禁食、使用静脉营养支持,大部分患儿预后良好。所以乳糜胸的患儿特别需要精心的综合护理,严格控制感染,注意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及喂养护理,并作好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为患儿的治愈把握时机,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49.

[2]陈洁.1例新生儿乳糜胸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8,8(5):889.

[3]BeghettiM.LaScalaG,BelliD,etal.Etiologyandmanagementofpediatricchylothorax[J].JPediatr,2000,136(5):653—658.

[4]黄玫.新生儿先天性乳糜胸5例[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4,11(6):389.

[5]杨春芳,陆达林.新生儿乳糜胸[J].中国新生儿杂志,2008,23(6):370—372.

[6]陈晓春,黄淳淳.1例新生儿先天性乳糜胸管治失误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0B):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