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探析

杜丽楠

杜丽楠

(黑龙江省鹤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肿瘤医院黑龙江鹤岗154100)

【摘要】目的:本文详细的探讨了通过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有利于护理工作得以进一步提升。方法:选自于我院结核科2015年6月~2015年12月患肺结核患者共4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研究分类,对患者进行了分组,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加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每组各23例患者。比较两组在服药依从性方面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依从性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提高综合护理的干预,有利于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从而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

【关键词】肺结核;护理干预;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8-0214-02

近年来,我国肺结核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也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传染性疾病,若能及时治疗,合理用药,大多都是可以治愈的,但因结核病服药疗程很长,最少为6个月,患者多因药物的副作用不能耐受,中途停药,导致肺结核的病情的延误,随之带来的是一系列的并发症[1]。严重者会导致患者大咯血危机生命。因此,通过护理干预患者服药,对患者的依从性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选取了2015年6月到2015年12月期间肺结核的患者共46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了我院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患有肺结核患者共46例,根据对患者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给予心理、日常生活、服药等方面护理干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各23例,观察组年龄在28岁~77岁之间,平均年龄(49.8±2.2)岁,男13例,女10例。对照组年龄27岁~76岁之间,平均年龄(49.5±2.3)岁,男12例,女11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症状方面没有太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作痰培养阳性,肺CT能够确诊为肺结核。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严格执行医生的医嘱,认真做好三查八对,同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大小便,详细地记录患者的饮食情况,随时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对其不良反应及时反馈给医生。

1.2.2观察组护理干预

1.2.2.1日常生活护理:肺结核病人因属消耗性疾病,病人时常感到乏力、疲倦,因此指导病人要合理的饮食,增加营养,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能量的易消化的食物。建议病人多卧床休息,不要过度劳累。适当运动。多作一些增加肺活量的运动[2],如:吹气球、深呼吸等。都有利于肺的通气功能。

1.2.2.2用药干预:初治病人初次服药后会出现一系列的副作用,病人往往抗拒继续服药。导致治疗中断,针对初治病人,详细地和病人解释病情,告诉他结核病如果坚持用药,是可以痊愈的。同时指导病人如何克服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如:异烟肼易引起神经炎,可配合多种维生素同服。因结核药对肝脏都有一定的损害,因此建议服用护肝片。每天把药片放入药盒中,亲自指导患者服下。服药后建议患者平卧10分钟,30分钟内尽量不让患者吃食物。多和患者沟通交流,动员家属配合医生做好患者的工作,坚持按疗程服药。

1.2.2.3心理护理:肺结核的患者因病痛的折磨,导致心情低落,对疾病的治疗也丧失了信心。抗拒医生的治疗,这时需要医护人员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根据患者不同的自身精神状况,做到及时疏导、消除不良情绪,积极配合好医生的治疗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住院期间,实行专职负责制护理,因服药疗程较长,全程跟踪护理。有利于病人的疾病康复。

1.3观察标准

采用每天咨询式评分形式,根据每日患者服药情况进行评分,每少服一次,减一分。以六月为限,依从性佳为每日能坚持服药,6个月内少服次数<10次;良为每日能坚持服药,6个月内少服次数<11~20次;一般为每日能坚持服药,6个月内少服次数<21~30次;较差为每日能坚持服药,6个月内少服次数<31~50次;极差为每日不能坚持服药,6个月内少服次数为50次以上。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佳:4例,占17.4%;良:6例,占26.1%;一般:6例,占26.1%,较差:5例,占21.7%;极差:2例,占8.6%,观察组:佳:6例,占26.1%;良:12例,占52.1.%,一般:5例,占21.7%。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我国,肺结核是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之。合理化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痊愈。对病人活动性肺结核治疗原则争取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服药。根据不同病情和不同的个体设计方案,病人早起空腹服药时如有恶心呕吐的现象,可改成入睡前服药。抗结核药多因长期服药易使机体产生耐药性,根据以上的作用特点,可联合两种以上用药。服药时,对患者告知,必须按治疗方案规定的时间用药,严禁随意停药或间断服药。结核病的治疗疗程相对较长,最少6~9个月,初治患者如坚持用药,痊愈率高达98%,复发率低于2%[3]。因此,对结核病人宣传结核病是可以完全治愈的。确保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遵医行为的重要性。让患者看到希望,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肺结核的病人由于病程较长,久服药后食欲不振,在精神和躯体上都会受到双重折磨[4]。极易产生悲观情绪,必要的护理干预能让病人正确的看待疾病的转归[5],协助病人走出阴影。因病人的抵抗力较差,指导病人注意保健,加强营养等方面,监督和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医院-家庭-社会共同参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何珂肺结核护理现状[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24

[2]张希静肺结核患者心理护理研究现状[J]2015,01,85.

[3]张婷肺结核咳血护理研究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4,05,45-47.

[4]刘欣肝硬化腹水95例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36,8.

[5]姜云耐多药肺结核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和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9,24: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