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舒适护理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宋小梅

山东省安丘市人民医院262100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6.8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肺部体征及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体征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舒适护理;常规护理

目前,儿科常见疾病的一种是小儿肺炎,该病可四季发作,多见于春、冬季节。婴幼儿由于机体的免疫功能发育尚未健全,中枢调节系统发育也尚未完善,呼吸道内的血管及黏膜较丰富、短小狭窄、黏液腺分泌较差,纤毛运动差,气道干燥且清除功能较弱,易导致感染发生、阻塞呼吸道[1]。特别是重症肺炎,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笔者通过对该院收治的64例重症肺炎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措施,临床效果较满意,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者128例,所选病例均符合WHO制定的小儿重症肺炎诊断标准;男性52例,女性76例;年龄2-4岁,平均年龄2.7±0.6岁;主要临床症状:咳嗽、发热、胸闷、咳痰、气促、嗜睡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肺部可见湿性啰音,X线片下可见肺部纹理增粗,呈片状阴影;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4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各种急救器材及药品准备齐全,做好抢救准备工作;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护理,减轻其心理压力;嘱患儿家长准备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鼓励发热患儿多饮水,以流质食物为主,退热后过渡为半流质食物;少食多餐;室内温度及湿度适宜,室温16-22℃,湿度50%-60%;定时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新鲜,禁止对流风;定期消毒,每天2次,预防交叉感染;保持床铺整洁,定时协助患儿更换体位,便后清洗患儿会阴;指导患儿注意环境卫生,嘱其不随地吐痰;进行合理的锻炼,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1.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1)舒适环境护理:保持住院环境舒适,让患儿有舒适感,可在室内摆放绿植,室内保持安静,以利于患儿睡眠充足;婴幼儿主要为腹式呼吸,应减轻其膈肌的负担,指导患儿尽量选择头高侧卧位,一旦患儿干净呼吸困难或腹胀,应协助其取半卧位,以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协助患儿者经常变换体位,也可指导家长抱起,避免其过度哭闹造成的耗氧量减少。(2)舒适病情护理:由于患儿最初在监护室,重症肺炎的主要并发症的原因是缺氧,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精神及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出现缺氧症状时应立即纠正;炎症会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可予以面罩或头罩给氧,氧流量3-5L/min,浓度30%-50%[2];控制患儿的输液速度,输液速度快会引起心衰或肺水肿,一旦患儿持续高热,会造成呼吸困难,要给予降温措施,冷湿敷头部,或酒精涂抹其腋下等部位,使体温下降至正常。(3)呼吸道舒适护理:小儿呼吸道由于解剖结构特殊,分泌物较多,患儿的自我清除能力较差,易发生呼吸道阻塞,因此为保障患儿呼吸道通畅,可予以湿化、吸痰及雾化吸入;采用一次性的吸痰管帮助婴幼儿吸痰,但负压不易过大,以免造成黏液回流,操作轻柔,把握好时间,吸痰器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呼吸道严重阻塞患儿可先吸氧再行吸痰,以免气管痉挛。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有效率及体征恢复时间。

1.4疗效标准

(1)临床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心率及脉搏恢复正常,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为显效;(2)临床症状消失或有所减轻,心率及脉搏正常,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为有效;(3)临床症状未见好转,并发症发生率未明显下降为无效。

1.5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并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效果比较如表1所示,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6.8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重症肺炎患儿肺部及呼吸道症状严重,易发生窒息及缺氧,所以要加强护理措施。本研究通过对64例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包括:舒适环境护理、病情舒适护理、呼吸道护理等措施,使患儿休息环境安静舒适,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及时干预不良现象,重视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及痰液,对体温密切监测,使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尽可能的降低,并将护理效果与同期仅仅采用常规护理的患儿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患儿体温、肺部体征及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重症肺炎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体征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崔焱.儿科护理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6:254.

[2]程亮霞,李欢,谭晓玲.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6(15):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