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3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分析

古力扎尔?克日木拉

古力扎尔?克日木拉(新疆洛浦县人民医院848200)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处理方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由于相对地或绝对地缺乏胰岛素所引起的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改变的临床综合征,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4月之间来我科就诊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及急救时采取的急救措施。结果采用先及时补液,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配合对症抗炎治疗等治疗后,30例治愈,尿糖及酮体转为阴性,2例死亡。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4-0176-02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32例DKA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23~78岁,平均50.8岁,1型DM8例,2型DM24例;既往有糖尿病史25例,无糖尿病史7例,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

1.2诱发因素:以感染多见,共18例,占56%,其中上呼吸道感染8例,肺部感染5例,泌尿系感染2例,足部感染1例,皮肤感染1例。其次为降糖药物中断或使用不当8例(25%),劳累5例(15%),手术或创伤4例(12%)饮食不当2例(6%),无明显诱因2例(6%)。

1.3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失水,25例有口干、多饮、多尿,7例有恶心、呕吐,4例发热,12例呼吸急促、深大者,8例烦躁不安,高血压10例,脑梗塞2例,肾功能损害5例。

1.4实验室检查:尿糖强阳性、尿糖阳性,血糖15~24mmol/L8例,25~29mmol/L18例,30~35mmol/L6例,大于35mmol。

1.5治疗方法所有病人入院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正确补液,及时纠正心肺功能和脱水程度,纠正电解质紊乱,补充血容量。小剂量胰岛素治疗,逆转酮症和酸中毒,有效地降低血糖,消除诱因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1.5.1补液是抢救酮症酸中毒的首要关键措施,其目的是迅速恢复血容量。防止心、肺、脑、肾的低灌注量,输液过程中检测心率、血压、血糖和每小时尿量的变化,末梢循环等。脑梗死有脑水肿需脱水又需补液时应照顾重点。如有心功能不全则减慢输液速度,注意监测血糖的变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液体量。减轻高糖及酸中毒情况。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1.5.2胰岛素治疗:治疗目的主要是消除酮体,纠正酸中毒,有效降低血糖,多采用胰岛素持续静脉灌注治疗,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1u。如2小时后血糖无明显下降,胰岛素剂量应加倍。当血糖下降至13.9mmo/L可用5%葡萄糖加胰岛素继续静滴,本组病例均使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点效果良好。说明小剂量胰岛素发生低血糖和脑水肿。

1.5.3补钾: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体内失钾严重,总钾量约减少4-6mmol/kg体重,要在4-6天内补足,由于失水量大于失钾量,血液浓缩,故治疗前血钾可能正常或偏高,但随着补充血容量、注射胰岛素纠正酸中毒后,可在治疗后出现严重的低血钾,应及时补钾。补钾的同时考虑补镁。

1.5.4纠正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轻、中度患者,经补液、应用胰岛素治疗后,一般酸中毒可纠正,不需要补碱性液体。在重症患者,酸中毒严重,不宜过早过快补碱,避免加重脑水肿。

1.5.5去除诱因和防治并发症,对DKA患者因尽早诊断,有感染者应给与有效的抗菌素,积极控制感染,如治疗前已有休克经积极补液扩容、酸中毒纠正而血压低者应给与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并改善微循环,本症输液量较大,且快速输液速度较快,在年老或原有心脏病的患者,易诱发心衰或心律失常,应特别注意。

2讨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重症糖尿病或中晚期糖尿病的表现,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胰岛素缺乏,糖代谢异常或含糖食物摄入过少时,而继发脂肪代谢严重紊乱,尿液和血液中出现酮体,大量酮体的产生和聚积,可使机体发生酸中毒,导致各种代谢紊乱,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该病可在应激感染,中断治疗等诱发下发生,水分随尿糖大量排出,补液、补充胰岛素,纠正酸中毒,补充胰岛素以纠正糖和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是治疗酮症酸中毒中毒的关键药物。只有有效组织灌注改善后,RL的生物效应才能充分发挥。抗感染是治疗本病的另一个关键。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的逐渐增多,其各种并发症的表现增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患者进行发病,且病情多较重,变化快,发病率约占住院患者的15%左右,糖尿病病情漫长,需要终生维持治疗,而患者长期受疾病影响,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易受病毒、细菌感染,容易发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炎症疾病感染,加重DKA病情的恶化程度,在治疗上要给予支持治疗,改善全身状况,并注意保护多脏器功能,是抢救成功地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