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2y学生车祸和溺水危险行为与相对学习成绩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13-22y学生车祸和溺水危险行为与相对学习成绩的关系

高鑫1潘松2王智勇(通讯作者)2杨新元1

高鑫1潘松2王智勇(通讯作者)2杨新元1周祎2王民2邵世亮2

(1.辽宁省瓦房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6300;2.辽宁省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6021)

【摘要】目的探讨学习成绩与车祸、溺水的危险行为之间的可能关联,为实施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步行违规、骑车违规、不安全游泳、不安全滑冰的报告率,共调查25710名13-22y学生。结果除外男生骑车违规报告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值=0.350),5个学习成绩水平之间,不论男生、女生,步行违规、骑车违规、不安全游泳、不安全滑冰等危险行为的报告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具体地,学习成绩“差”的,报告率明显高。结论车祸、溺水的危险行为普遍与相对学习成绩之间存在关联。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需要更多关注。

【关键词】车祸溺水学习成绩不良问卷调查学生

【中图分类号】R6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9-0015-02

意外伤害通常是指无目的性的、突然发生在无意识状态下的伤害,如车祸、溺水、跌伤、烧伤、烫伤等,它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儿童少年的第一死因,是世界范围内令人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1]。国外研究表明,对于儿童,交通事故是引起伤害的主要原因,居致死性伤害的首位[2]。溺水是导致我国人群意外伤害致死的第3位死因,0~14y年龄组是第1位死因[3]。

导致车祸、溺水的危险行为主要包括:步行违规、骑车违规、不安全游泳、不安全滑冰[4]。相对学习成绩(班级排位)与这些危险行为的关联程度如何?深入报道甚少。本文予以了探讨。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在辽宁省的沈阳、鞍山、阜新、本溪、丹东、辽阳及盘锦共7个地级市的城市地区,每个城市随机选取普通中学、职高/高中、大学/大专,整群抽取全体学生。共抽取25710人,其中,男生约10978人,女生约12198人,问卷有效率约为90.14%。

1.2问卷调查使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4-7]。调查由省疾控统一组织、培训,各市组织调查;调查中,省疾控深入到每个调查点;数据录入由各市进行,省疾控统一汇总。

步行违规是指“过去30d里,你步行过马路时有没有不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的行为?”,频次分为5级,取“经常”和“总是”的合计。骑车违规是指“过去30d里,你骑自行车时是否有下列6种行为之一?”,分别是骑车双手离把;骑车攀扶其它车辆;骑车互相追逐、打闹;骑车逆行;骑车带人;骑车闯红灯、乱穿马路。不安全游泳是指“过去12个月里,你是否去过没有安全措施(即没有专门人员管理)的地方游泳?”不安全滑冰的报告率是指“过去12个月里,你是否去过没有安全措施(即没有专门人员管理)的地方滑冰(非旱冰)?”[4]相对“学习成绩”主要是指班级排位,分成5级:差(第五级)、较差(第四级)、中等(第三级)、较好(第二级)、好(第一级)。调查问卷中的具体问题是“过去12个月里,与同班同学相比,你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如何?”[5-7]

1.3统计分析使用EpiData3.1录入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1.5对资料进行卡方检验。

2结果

2.1车祸的2种危险行为

2.1.1步行违规的报告率5个级别的学习成绩之间,男生、女生都存在明显差异(P值均<0.001)。即,13-22y学生的步行违规报告率与相对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具体地,不论性别,学习成绩“差”的,报告率明显高(见表1、表2)。

表1不同相对学习成绩男生的车祸和溺水危险行为比较/%

2.1.2骑车违规的报告率5个级别的学习成绩之间,男生没有统计学差异(P值=0.350),女生有统计学差异(P值=0.000)。即,13-22y男生的骑车违规报告率与相对学习成绩之间没有关联;女生存在着密切关联,学习成绩“差”和“较差”的,报告率较高(见表1、表2)。

2.2溺水的2种危险行为

2.2.1不安全游泳的报告率5个级别的学习成绩之间,男生、女生都存在明显差异(P值均<0.001)。即,13-22y学生的不安全游泳报告率与相对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具体地,不论性别,学习成绩“差”(第五级)的,报告率明显高,但是,男生,学习成绩“中等”(第三级)的也较高(见表1、表2)。

2.2.2不安全滑冰的报告率5个级别的学习成绩之间,男生、女生都存在明显差异(P值均<0.01)。即,13-22y学生的不安全滑冰报告率与相对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关联。具体地,男生,学习成绩“差”(第五级)和“中等”(第三级)的,报告率较高;女生,学习成绩“差”(第五级)和“较差”(第四级)的,报告率较高(见表1、表2)。

3讨论

关于相对学习成绩(班级排位)与各种健康危险行为之间的关联,笔者的前期研究表明,8类校园暴力、伤害、现在饮酒率均有明显差异,且都是学习“成绩差”的严重[5-7]。本调查表明,车祸、溺水等非故意伤害行为也是如此,除外男生骑车违规,5个学习成绩水平之间,不论性别,步行违规、骑车违规、不安全游泳、不安全滑冰等危险行为的报告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具体地,也是学习成绩“差”的报告率明显高。这与四川省的调查结果一致[8]。

学习成绩体现为班级排位,会产生心理压力[9]。心理健康状况越好的学生,学习成绩越好;反之,学习成绩越差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10]。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很多方面容易受到挫折,产生强迫、焦虑、偏执以及人际交往不良等心理问题[11-12],进而,更多动,冲动性更强[13]。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具敌对性,冲动性更强,孤独感偏高,自卑感较强,强迫意念偏多,存在更多的品行问题,行为问题更多[11,13]。因而,容易发生健康危险行为。

学习困难儿童通常智商低下,在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中的反应数量与质量上都差于学习优良儿童;学习好的儿童更能注意到特质线索对他人行为的影响,他们在自我估计时体现了有别于他人的行为倾向,且具有策略性;学习不良儿童更多地依据情境做出对他人行为的判断,无论是社会判断还是自我估计都还停留在非此即彼的水平上[13]。因而,容易发生非故意伤害。

此外,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其通常家长文化程度较高。文化程度较高的父母懂得更多的健康防护知识[14]。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通常其家长文化程度较低,更容易缺乏预防车祸、溺水的安全知识。

至于女生骑车违规行为与学习成绩有统计学意义,而男生没有。原因可能在于男生的生活与行为方式与女生不同。一方面,男孩生性好动,活动频率高、范围广,偏好刺激性的游戏,容易发生伤害;另一方面,家长与教师对男生和女生的教育与保护方式也不尽相同造成其易发生伤害,社会文化中要求男性勇敢、坚强,富有竞争性、冒险精神,而女性应当文静、贤淑,举止端庄、文雅,这就限制了女性的活动水平[15]。

参考文献

[1]王莉,邢玉梅,张文红,等.太原市小学生骑车相关健康危险行为现状[J].中国校医,2008,22(2):130-132.

[2]DOWDMD,KEENANHT,BRATTONSL.Epidemiologyandpreventionofchildhoodinjuries[J].CritCareMed,2002,30(11):385-921.

[3]陈天娇,季成叶,星一,等.中国18省市中学生溺水相关危险行为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2):129-131.

[4]陈丽萍,苏玲,居文,等.福建省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流行现状调查[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6,12(6):15-17.

[5]王宏伟,岳秀峰,潘松,等.青少年校园暴力与学习成绩关系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0):1198-1199,1202.

[6]王宏伟,林成汤,王智勇,等.辽宁省学生伤害与学习成绩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9):911-912,915.

[7]邵世亮,李秀昌,王智勇,等.辽宁省大中学生现在饮酒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1):1319-1320.

[8]孙莉,颜玲,张成云,等.四川省城市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现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2):1086-1088.

[9]侯永梅,胡佩诚.职业高中学生网络使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6):691-693.

[10]邢华燕,何俐.不同学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成绩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1):1031-1032.

[11]王晓辰,李清,高翔,等.小学生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学业成绩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10):749-753.

[12]HUGHESJN,WUJY,KWOKOM,etal.Indirecteffectsofchildreportsofteacher-studentrelationshiponachievement[J].JEducPsychol.2012;104(2):350–365.

[13]徐迎利.国内学习不良儿童的社会性发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0):143-146.

[14]王智勇,张文辉,安庆玉,等.辽宁省高中生不良饮食行为流行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1):1361-1362.

[15]黄朝辉,屠春雨,何炳福,等.绍兴市青少年伤害相关因素心理易感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2):1420-1422.

【基金项目】大连市2012年医药卫生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