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新课改下的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许素萍

江苏射阳县第六中学许素萍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共同研究和探讨教师或他们自己设定的学习任务,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使小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的东西,有机会通过相互帮助、理解和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建立和维护相互信任来有效地沟通,使小组各成员之间有更多交流和自我调节的机会,这对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大有裨益。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经历、经验和体验。学会学习是一个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能主动地提出问题、自由地展开讨论和交流、敢于尝试、学会倾听以及进行自我反思。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意识地构建这样一个符合学生特点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有限的合作时空里全员参与,在互动中互帮互学,那么不仅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还能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二、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前提——合理分组

合作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活动。据笔者观察,有些教师是在授课过程中遇到出现的问题时才临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场面似乎很热烈,但实质上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合作意识的培养未必有促进作用。教师只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座次临近组合和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形式。实践证明,这样的分组方式增加了组内合作成员的多样性,也有利于开展小组间的学习竞赛。

(1)座次临近组合

座次临近组合即按照教学班的正常座位,通常是前后左右四位。这种组合操作简便,无需将学生分出层次或重新调整座位。在课堂上,应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情况及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以四人为一组安排学生的座位。临近组合的合作学习是在共同学习目标下进行的有一定聚合力的学习活动。

异质临近组合小组学习活动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在教学课的不同阶段进行。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对课文的预习,如翻阅工具书、提出疑难点等等。作为教师要先提出富于挑战性的要求:规定学生先独立浏览课文,找出疑难之处,接着在合作小组内开展讨论,鼓励互帮互学。在教《牛津初中英语》预备教程Unit2时,可要求学习小组把各自的家庭成员及职业介绍一下,这样既可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中。《牛津初中英语》题材新颖多样,为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好的条件。教师可有意识地围绕教材创设小组交流的情境,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言语交际活动。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预备教程Unit2中要充分利用挂图来引导学生回答这些问题,Isthisyourfather/mother/aunt/uncle…?Whatishe/she?作为教师始终观察着各小组的进展,随时启发生生之间的互动,适时地为学生的言语活动提供语言和句式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

在课后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分工合作,并及时根据反馈指导各小组有效开展合作学习。长期的课后任务表明,学生在完成了课后任务后不仅增加了对英语的关注程度,而且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也表明同学们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最重视过程中的亲身体验和感受。

(2)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

以任务为中心的小组组合是让学生按个人兴趣、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人数为2-6人。这种同质组合缩小了组员间的个性差异,有利于高效率地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合作学习小组的任务可以来自教师,也可由小组讨论后确定,允许各小组的任务有难易度的差异。笔者在教《牛津初中英语》预备教程Visitmyschool时布置的合作小组任务是:充分了解学校的自然环境和教学设施并提出自己的想法等。学生们为了完成小组任务,先进行组内分工,然后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和分析,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关注社会、学以致用的精神。

2、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角色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角色,转变教学理念,教师不是语言的输出者,而是语言的指导者,同时他们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随时对学生提供咨询与帮助。为了组织好小组活动,每组应有组长,他们是学生之间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桥梁与协调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交际、合作、互动的关系,担当着“促进”的重任。

首先,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Unit10Myschoolday后,可要求学生课后写一篇名为Myschoollife的文章,然后按小组进行评比,选出优秀的进行表扬。正如常言所说,“不是因为有趣而去学而是因为去学才有趣。”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达到如此境界,鼓励学生坚信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亲自去接触它、探索它,就会对这一事情感兴趣,就会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无穷。

其次,教师要设计有层次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Unit12时,教师可设计如下任务:1、让学生看投影片2分钟,然后关掉投影,让学生说出画面中的food,drinkandfruit。2、Makeasurvey.问一个同学:Whatwouldyoulikeforbreakfast/lunch/supper?3、假如你晚上邀请朋友吃饭,要去商店买食物、饮料、水果,据此编写一个对话。这种活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的能力,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3、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保障——合理评价

两年的新教材教学实践表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要求全体学生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并能持之以恒地努力,还要求每一位小组成员自觉有效地进行个别学习,“一个也不能少”,因为合作学习小组的目标在于提高每一位成员的学业成绩。小组合作学习的追求是达到整体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体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估时一定要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把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评估时要把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有效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认识到从合作学习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方式、发展合作精神的重要性。把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结合起来,有利于小组成员认识到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

三、小组合作学习给我们的启迪

与传统教学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具体实施有下列优势:

1、有利于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合作性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机会,交际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无疑对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口头交际能力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2、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改善英语学习环境

合作性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是多边进行的,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学习环境更为宽松,提高了学习兴趣,能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3、有利于发展英语综合技能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在合作学习的英语课堂上,学生在相互间的交流中把课文中的英语信息通过转换运用到口头表达中,这样可以掌握口语技巧,提高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促进英语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4、有利于大面积提高英语成绩

合作性教学强调由学生自己来构筑知识、发现知识和扩展知识。这种模式能使学生在学习上收获更大,创造能力更强,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获取知识,进而最大面积地提高学生英语整体水平。

当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教学模式,也有其局限性。我们将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继续探索和运用这种方法,学会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察和调整师生行为,评估实验效果,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从而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