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

王文侠

王文侠

〔摘要〕人文素质是综合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当今中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却不容乐观,这与职业学校人文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我们可以借助语文教学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本文将从中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和提高中职生人文素质的对策两方面简要论述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生人文素质现状对策语文是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更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语文的多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必须追随时代的脚步,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构建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以提升人文素质为宗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中职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应在语文学科里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

1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1.1文化水平偏低,人文知识缺乏。从总体上来看,学生大多数学生重技能,轻文化基础课的思想,使得相当部分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美学知识缺乏。

1.2文字功底薄弱,表达能力不强。学了十几年的语文,书写能力差;与人交流缺乏基本的常识和端正的态度,说话不流畅。阅读面狭窄,精神上的追求匮乏到了极点。

1.3理想信念缺乏,人文素养缺失。很多学生认为读中职意味着理想的破灭,今后只求“学一套技术,找一碗饭吃”。因此导致学生缺乏理想信念,没有进取之心和成才之志,抱着得过且过的混日子心态。

2提高中职生人文素养的对策2.1转变师生观念,重新认识文化基础课。

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化基础课尤其是语文课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开拓学生的视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形成服务,为学生接受继续教育,转换职业、适应社会发展做好准备。

2.2丰富语文教师的人文底蕴。在人文素质教育课堂上,教师的人格魅力、气质修养对学生的影响远比教师向学生传授的知识的影响深远。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重要是帮助学生成长,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

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语文教师不能只限于读语文教育和文学等方面的书,还应涉猎宗教、哲学、艺术、科学、习俗等,只有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我们才能跳出学科的框架,开阔视野,在新课程面前不迷失方向。教师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而久远。

2.3创造思辨的课堂氛围。抓住核心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展口头讨论和书面讨论,让学生敢于思考,乐于思考,引发他们对生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生活意义等问题的沉思和追问。课堂上,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前提下,师生平等地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畅所欲言,共同提高,人人都全身心地投入参与,人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人人都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使学生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教育就是唤醒”,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他们就能和作者的心灵相互沟通,和课文内容发生共鸣。

这样,语文教学就成为学生生命历程中情感、兴趣、需要的自然体现。

2.4创设情境,提升审美能力。语文教师可利用范文中蕴藏的丰富的文化内容、人文精神,创设佳境,营造人文氛围。教学中,教师要声情并茂地给学生示范朗读,教师教之动情,以情感人,学生则会学之生情,感情得到升华,理性得到发展,潜能得到开掘,心灵得到陶冶。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打破教室的限制,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到图书馆、因特网等等领域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人文知识。语文课堂中师生共同创设育人环境,对塑造健康人格,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有极大的作用。

2.5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想要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也是一种可以值得我们语文教师采用的方式。语文课上有很多东西是可以把它变成故事讲给学生听的,比如说介绍作者这个教学环节。

过去的应试教育只是介绍作者的名字、时代、出生地、世人对他的评价、还有代表作品。如果我们可以把作者的生平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了,并且也愿意去听。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时代发展,关注国家大事等等,培养责任意识、爱国意识,让学生通过对各种话题的讨论,引发人文思考,从而认清社会现象和问题,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培养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教师在批改、点评作文时,应重视写好作文评语,不能只注意文章的字词,语法和结构,更应关注文章中所流露出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启发、鼓励、引导,注意对学生在作文中等流露出来的思想情感给予正确评价,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使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深化自己对生活价值的思考,发展个性特长,培养人文素质。

2.6加大语文课与实践相结合的力度。语文新课标说语文既是交际工具,又承载了人类文化。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又是覆盖面最为广泛的,上至天文时空,下至地理人文,俯瞰芸芸众生,包罗世间万象。因此,我们可以从很多种角度把语文教学的内容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人生。

一名中职语文教师,应该把教与学的基点定位在学生的自由、自主的发展,把教学过程看作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和交流,用教师自己的人文精神去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倡导与落实人文性的开掘与渗透,可以使用课文所蕴涵的人文思想都能得以充分的、淋漓尽致的体现,推动语文教学走出“以文为本”的误区,指导学生深入生活,开阔视野,留心观察,细细品味,深入思考,使学生去发现生活之美,去感受生活之美,去提炼生活之美,从而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社会,有利于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新疆沙湾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