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1-11
/ 2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

王莉民

王莉民

(仪陇县金城小学仪陇637602)

班主任是学校班级工作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学校目标管理的具体落实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一个班几十个学生能否健康的成长为全面发展,有着良好素质的社会主义新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工作是否得力。回顾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刚接到现任班级,我还清楚地记得上第一节课的情境,上课之初,我与学生相互认识之后,我问一句班长是谁?孩子们齐声答道“小影”,哦,她已经转学了。(之前我已知道了),我又顺便问了一下班上其他事务,孩子们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小影”,好像她就在一人(班主任)之下,其他同学之上,那她转学了,怎么办呢?有谁自愿来当班长?可是同学们表现出奇安静,你瞧我,我看你,生怕被点中,我感觉就是她们是被领导习惯了,(反正班上的事就是老师和班长说了算),于是我就产生了要从改变他们的这个习惯开始,重新认识自己,让孩子们人人都来当干部,个个都能关心班上的事务。

一、首先是正视自己

在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教育周,向学生宣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各项要求,并根据本班特点增补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联系实际逐一进行认真学习、讨论,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常规养成教育,注重让学生明确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使学生一进学校就在头脑中深深地打下常规、礼仪的烙印。对这些教育也不一定在班会时才进行,每周一升旗结束,我花了大概十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回忆一下升旗时值周领导要求本周该做的,再结合自己想一下该如何去做,老师适当点拔、指导,另外,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竞赛评比活动,例如每个学生在晨读、两操、课堂纪律、课间秩序、卫生值日上、放学纪律等各个方面表现进行监督评比,突出表扬奖励,通过班级教育活动,让每一个学生正视自己在班里的角色,增强班级荣辱感、小主人意识,从而提高他们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实现从“他律”走向“自律”。

二、其次是发展自己

培养班级学生学会自主管理,促进学习自身发展,实现班级管理。“从自律走向自觉”,通过学生班级自主管理实践,学生人人心服口服,心情舒畅,每位孩子都能认识自己真的很不错、我能行,从而更加激发他们蓬勃向上的决心和信心,为此要发挥班干部的核心力量。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的班集体,班干部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采用民主推荐选出班干部,对当选的班委干部,要求他们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要积极大胆开展工作,刚开始时他们能力欠缺,我就耐心指导,恰当的时候,还放权给他们,如:班干部有权对班上的好人好事加分表扬,培养他们召开班会,对一些不良行为要及时恰当的方式进行批评指正,树新风扬正气,班级事务人人做,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加强自主管理,丰富班级管理角色,还应让更多的孩子在集体中担任责任,服务集体增强孩子们的集体意识和班级的凝聚力,激发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他们的管理能力,并让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使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我除了通常的班级干部岗位外,培训了许多管理岗位,如:“领读员”,负责组织班内学生进行晨读;“红领巾监督员”,督促学生戴好红领巾,为防止权力太集中,实行“岗位负责制”,对班干部,课代课和其他同学都要明确具体岗位职责,使班上的每一扇窗,每一扇门,每一样物品,每一件工作都有负责人,为了防止职位倦怠,为此还推行轮流上岗:如轮流班长、轮流值日生、小组内轮流当组长,对班上个别学生根据特点设立岗位,如我班晓阳同学,他是四年级转入我班,报名时,凭我的直觉,就知道他是个调皮的孩子,果然如此,后来听说是二小被撵的对象,并且没几天他就和班上的几个调皮男生混熟了,更让人心烦的事,才开学两周,居然一次在课间操不守纪律被值周领导留下。这怎么办?他一天精力旺盛,学习不上心,于是我就给他安了个劳动委员职务,嘿,这样一来,还很奏效,不管该不该他打扫卫生,每天早早到校,带领同学们打扫卫生,有时累得满头大汗,有时指手划脚教同学们怎么扫,有时俨然一位领导,手背在背后去检查公区卫生,看到这样的他,我都会不失时机大力表扬,他是越干越起劲,与以前相比判若两人,像这样的事还很多,半期下来,班上产生一批“岗位能手”,孩子们人人有管理服务岗位,在让他们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的过程中,逐步尝试让他们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这时候,被动的管理变成主动管理,“他律”将转化为“自律”,前进向上的驱动力在此得到了激发。

三、最后是超越自己

通过我的疏导,实行班级学生自主管理,使每一个学生从单一的被管理者成为管理者,从自律走向自觉,自觉主动营造一股“为集体争光誉荣”的热潮,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学生都能自信地说:“我还可以做得更好!”学生乐于自主管理,善于自主发展,能够在班级学生中充分发挥主体性并实现有效的自我超越与创新,例如: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下午放学科代表能为老师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

最让我欣慰的一次是:我上课时发现一个小组的学生坐位变了,我还以为是某位科任老师给调换,安排也合理,最后一问才知是他们小组长给换,因为两位同学坐在一起经常打架,所以才把他们分开坐,每次有这样的表现,我都会抓住几个“小老师、小能手”在班上大大表扬,而那些被表扬的孩子就越干越有劲。没有表扬到的孩子也卯足了劲争取老师的夸奖,这样一人行动带动几人行动、几人行动带动全班行动、整个班上的孩子都在小班干部的带动下自觉去做老师要求做到的事情,正是这样,在老师与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增加了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很多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提升,改变以前的一些不良习惯。

当然,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必须持之以恒,同时还要不断地根据情况的变化修改细化,用于调控学生的《自主管理细则》,使之更完善更科学,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密切关注进展情况并对方法不断的加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