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静脉穿刺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 1

头皮静脉穿刺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丁亚珍1何萍2陈腊梅2

丁亚珍1何萍2陈腊梅2(1伊春市翠峦林业局职工医院153013;2哈尔滨市第五医院150040)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1-0337-02

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重点工作之一。护士们既要面对患儿,又要面对心情焦虑不安,求治心切,并要一针见血的家长。如果不能及时穿刺成功,将直接影响对小儿的抢救与治疗。笔者现将我院运用解剖知识结合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摸索出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头皮静脉穿刺前应注意事项

1.1备齐用物,放置合理,以方便取用。

1.2向患儿及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并给予心理安慰,取得患儿及家长的配合,使家长能够理解并配合护士工作,减少护士操作时的心理压力。与患儿建立感情,态度和蔼可亲,使其消除恐惧心理,转移注意力。如可问患儿几岁,班上有多少同学等。还可夸奖患儿是个好宝宝,不怕痛,并讲明输液是为了退热、止痛等。

1.3在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前除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外,还要具备良好的心态,对自己充满信心。因为良好的心态和自信无疑带给家长的是信任和安慰,更有利于家长和患儿的配合。我们将之总结为:穿刺前心要定,气要足。

1.4头皮静脉穿刺前尽量采用明亮的自然光线,明亮的自然光线使穿刺头皮静脉显得清晰,提升穿刺成功率。

1.5头皮静脉穿刺部位的选择。穿刺前头部浅静脉与动脉要摸清楚,防止穿刺到动脉。避免动脉压力大而致血管回血。全盘观察头部头部颞浅静脉、额静脉、耳后静脉。选择最有把握的血管进行穿刺,尽量做到一针见血,减少矛盾发生。

1.6穿刺的制动。孩子输液时,哭闹不配合是众所周知的事,所以穿刺时穿刺部位的固位很重要,这是穿刺成功的前提。将患儿头部在枕头上放稳,手持引针的护理人员扶稳小儿头部,家属固定小儿头部、双肘及双膝,操作者在患儿头部一侧。对于出汗多、穿刺时不易绷紧血管两端皮肤的患儿,可用少量无菌棉球放置于需要穿刺的血管两端,便于绷紧皮肤,提高穿刺成功率。

2头皮静脉的穿刺

2.1选择好患儿的血管,剃去周围的头发。备皮范围尽量大,为后面的固定做好准备,避免头发上贴胶布不结实。用碘伏棉签消毒穿刺点及其周围,再次检查输液管内空气是否排尽,放出少量液体来检查针头是否通畅。

2.2护士穿刺头皮静脉时,左手拇指与示指分开成60°~80°,示指向远侧绷紧皮肤,拇指向近侧绷紧皮肤。其余手指和手掌将患儿头部固定。用望、触确定血管深浅度来选择进针角度,先进入皮肤,再根据血管所在位置选择针头方向,刺入血管固定。这样既扩大了穿刺视野又可绷紧皮肤,同时左手可起到固定穿刺部位的作用,有利于进针。若此血管穿刺失败而在头部又找不到另外好的血管下针,此时可以从此血管下面往上面倒过来穿刺。

2.3头部毛细血管选一次性针头,表皮进,速度慢,见到回血把针头送进血管。如果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内,一半在血管外,输上几分钟就会出现液体渗漏现象,如渗漏部位皮下肿起不大,又不是刺激性药物,可反转针头,80%可继续成功输液,减少患儿痛苦。有的孩子回血慢,如进针已有落空感先回抽一下看有无回血再决定,不要急着拔针。穿刺时间尽量短,免得孩子哭闹大人烦。血管计划使用很关键,留置针在临床上普遍使用,留置针穿刺可选择粗且直的血管,穿刺见回血后再推进少许针头。然后套管送进血管。

3头皮静脉的穿刺后的固定

穿刺成功仅完成了抢救与治疗的初步工作,胶布固定很重要,不能敷衍了事弃前功。为防止小儿输液途中躁动流汗导致胶布松脱,针头滑出血管外,可将输液管前端固定于穿刺部位同侧耳廓上。因为耳廓无汗腺分布,利于固定,并嘱家长以喂奶姿势从穿刺部位对侧抱住小儿,将小儿的一手抱于腋下,扶住另一只手,防止小儿扯掉输液针头。必要时可约束小儿四肢或使用镇静剂,喂奶时尽量不要将针柄碰到。留置针切记要在肝素帽下垫少量棉花,避免压伤局部皮肤。应每天检查留置针有无脱出、渗漏及皮肤表面有无破损、红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这些方法都可有效保证治疗顺利完成。

4总结分析

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水平,操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不要有畏难情绪,向家长说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难度,同时要有穿刺成功的信心,沉着而稳定的情绪,有条不紊地进行穿刺。关键在于工作中要善于总结经验,掌握娴熟的技能,并掌握一定的解剖知识以及部分骨性标志选择穿刺部位,才能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

参考文献

[1]陈秋兰,李坚彦,佘宝钻.影响新生儿头皮穿刺效果相关因素.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5):34.

[2]黄德珉,陈俭红.新生儿疾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5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