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软弱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17
/ 2

试论软弱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

张小飞

中佳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张小飞050022

【摘要】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软弱地基的相关处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带来很多的麻烦。本文就软弱地基的成因给了一定的分析,结合我国土质的实际情况并参考相关的软弱地基的处理技巧与方法,提出了一些软弱地基的处理技术,希望有利于减轻软弱地基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关键词】软弱地基;处理技术;成因;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迎来了春天,我国的预建工程项目与日俱增,所以,处理好软弱地基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紧迫。在工程建设中,对软弱地基处理的好坏,处理的是否恰当,不仅关系到工程建设速度,而且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甚至关乎到社会的稳定和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我们必须千方百计的研究应对软弱地基的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水平。

一、软弱地基形成的成因分析

我们知道,软弱地基一般是由淤泥、淤泥质土、杂填土、冲填土或者其他高压缩性土层形成的地基,这些地基基本上很少受到地质变动或者地形的影响,也没有受到过地震、荷载等物理作用的影响,更没有受到土颗粒间化学作用的影响。软弱地基是一种不良地基,在工程建设中也不太好处理,它的沉降量也很大,强度也不高,也就是说要想建设健康的工程,必须处理好软弱地基。因此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基的变形和稳定等问题。通常情况下,由于软弱地基自身的一些缺陷和弱点,在此建设的工程项目,其速度和质量都很难保障,不可能像正常地基那样保质保量,也就是说在软弱地基上开工建设,是存在很大的风险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巧用技术,有效处理软弱地基,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

二、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研究

(一)加注水泥,形成复合地基

我们知道软弱地基的强度很低,这就需要我们想方设法的去加强软弱地基的强度,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软弱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采用物理疗法,使用大量的日常水泥作为对软弱地基的加固方法和媒介,用特质的机器在软弱地基的深处将强度差的土质与日常水泥进行有效的强拌和整合,使得地基的强度增加,形成复合地基,从而有效处理软弱地基,达到一定的建筑土质要求,提高工程质量。

这种有效处理软弱地基的技术有一定的特点或者好处,就是在处理的过程中就地取材,不用远距离的拉松日常用土,减少工作的强度,加快工程进度。这种方法,见效快,立竿见影,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后就能立刻使用,不用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进行处理和等待。并且这种技术,适合我国的工程建设,在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带来一些社会效益,这种技术处理工程施工中噪音小,污染小,施工技术要求不高,对土质的处理相对单一简单,效果也不错。在具体的工程操作中,一般来说,一次加固面积0.7平方米左右,加固每立方米需要耗费的水泥大概在150—200公斤之间,需要耗时15分钟左右。

(二)分层注浆加固法

上述注入水泥,形成复合地基的方法,耗时耗量,有些不便,对资源有些浪费,经济效益上还有些缺口,虽然施工简单易操作,但并不是定无二法。上海市隧道工程公司隧道施工技术研究所研究出了一种新型的应对软弱地基的处理技术,那就是对软弱地基进行分层注浆的方法进行加固,构建良好地基。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上海本地的软土特质而采用的有效加固技术处理,主要是依靠压力的作用使浆液均匀地劈入土体,形成交叉的网络,再注入化学浆液充填缝隙,使土体形成一种复合体,从而增强软弱地基的土质强度,形成良好地基。

这种对软弱地基的处理技术解决了对软弱地基下控制流量、压力和注浆量等参数,形成黄金比例,达到有效的整合,形成了有效的工作程序,到达既定的工程建设目标。目前,在我国实施的对软弱地基分层注浆加固法中,有了专门的技术设备,采用了一定的技术手段,全程进行有效利用电脑监控,在材料上,也有专门的配套的注浆材料。

分层注浆加固法适用于盾构法软土隧道的施工,地铁镜框式车站的施工,城市中房屋密集地区地下工程的基础开挖,以及机场的停机坪、滑行道的基础处理等。这种方法近些年在我国比较受青睐,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障了我国工程建设的速度和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和力量,值得推荐和使用。

(三)有效使用压密注浆法

使用压密注浆法,这里我们不得不举例说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安徽合肥古井大酒店基坑处理过程中,技术人员就采用了压密注浆法,在1000多平米的面积下,挖掘深度高达10米多的基坑周围,施工围幕、防水、抗渗、加固工程,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在工程施工处理阶段,需要大量的工程作业,如果是以往的工程处理方法,那就要用水泵抽取大量的地基积水,人工挖沟,这样工程耗费量大,对环境的破坏也十分的强力,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并且会造成一定的环境问题。如果采用压密注浆地基处理技术,利用高压把水泥浆液灌入地基充填空隙,挤密土体,形成围幕,从而不仅加固了土体,防止了渗水、塌陷的发生,而且没有影响周围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安全,就会优化地基处理。

(四)充分利用建筑垃圾夯扩超短异型桩处理技术

为了加快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效开展建筑行业的发展,我国加大了对软弱地基的处理技术的研究,联合推广用建筑垃圾夯扩超短异型桩施工技术,并且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用建筑垃圾夯扩超短异型桩施工技术,是针对软土地基的土质特征和自身的特性,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种地基加固处理新方法,它充分利用天然地表硬层和浅部较好土层,避软就硬,以建筑垃圾为填料,采用特殊的施工工艺和专利施工工具,在地表及地下数米范围内,夯扩成阶梯状人造持力层,从而使地基得以加固。这种处理方法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对平房改造、安居工程的多层住宅建设尤其适用。并且这种技术可以大大节约建筑材料和相关的投资,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

(五)软弱地基小口径搅拌桩搅拌固化法

如何在粉煤灰、流砂土等软弱地基上兴建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我们在工程建设中可以利用水泥浆等作为固化剂,通过小口径搅拌桩搅拌,在不同深度就地将粉煤灰与固化剂强制搅拌,使软弱地基硬化,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这种新技术可在粉煤灰、流砂土等软弱地基上使用。采用这种方法加固后的地基,一般可兴建单层工业厂房或5层以下民用建筑物。

(六)软土地基粉体喷射搅拌加固

粉体喷射搅拌加固软土地基的应用技术一开始就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取得了很多工程建设中对软弱地基处理的成就。上世纪在武汉地区进行软弱地基处理试验时,逐渐显示出粉体喷射搅拌技术的独特优点,备受工程建设相关人员的青睐和喜爱,这种技术在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也进行了有效的推广,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州的部分城市有效接收了这种对软弱地基的处理技术,并且效果显著。

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往来越来越多,在软弱地基的处理技术上,我们也可以有效借鉴国外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来进行有效处理软弱地基的相关问题。国外的处理软弱地基的技术有粘土灌浆法、硅酸钠浆和氯化钙浆压入法、合成树脂灌注法和水泥支柱喷射法,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有效整合各类经验和技术,进行高效处理软弱地基的问题。

结语

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更多的建筑和工程建设,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对地基建设的有效处理,特别是对软弱地基的有效处理,才能有效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在工程建设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建设的范围和规模越来越大,对软弱地基的处理需要新的技术作为支撑,进而保证我国工程建设的建设速度和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钮元元.房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8)

[2]崔耀飞.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建设理论研究,2012(4)

[3]王涛.穿黄项目软弱地基处理强夯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J].陕西水利,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