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绞股蓝药理作用的研究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中药绞股蓝药理作用的研究发展

喻中明

喻中明(黄州区人民医院药剂科430071)

【摘要】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Thumb)Mak]为双子叶纲葫芦科绞股蓝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常用其全草或根茎。绞股蓝味甘、苦,性寒,无毒,具有化痰止咳、清热解毒、益气健脾等功效。而现代研究发现绞股蓝中含有皂苷、黄酮、有机酸、氨基酸、多糖及微量元素等有效成分。现笔者就对中药绞股蓝药理作用的研究发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绞股蓝药理作用

绞股蓝有非常重要的药用价值,又被称之为“七叶胆”,主要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生长,在《金匮要略》中很早就有所记载,是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传统中医认为绞股蓝能够化痰止咳、解毒清热、益气安神及降血压。现代药理研究则发现,绞股蓝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衰老、抗氧化、保护肝脏、抗溃疡及保护肾脏等作用,现就将其中主要的药理作用做一综述。

1.抗肿瘤的作用

徐长福[1]等学者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小鼠在给予绞股蓝总皂甙(GP)后其肿瘤的体积明显减少,小鼠进展期S180肉瘤的生长也被显著的抑制;小鼠S180肉瘤坏死率及肿瘤坏死面积与肿瘤总面积的比率(TNA/TTA)明显增加;巨噬和瘤内淋巴细胞浸润数量明显增加;实验研究也得出,使用了绞股蓝总皂甙(GP)后K562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由此表明,绞股蓝具有一定抗肿瘤的活性,其中的绞股蓝总皂甙(GP)不仅能杀伤肿瘤细胞,并且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发挥一定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杜小燕[2]等学者则并通过肿瘤抑瘤率为指标,通过小鼠移植瘤模型研究绞股蓝中的多糖成分对肉瘤S180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用不同浓度的绞股蓝多糖通过MTT法检测其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比色法对给予小鼠不同浓度的绞股蓝多糖后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以及其释放NO进行测定;同时也测定了给予不同浓度绞股蓝多糖后对1L-1β和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得出,小鼠体内肿瘤在给予绞股蓝多糖后其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并且随剂量的增加呈依赖关系;但给予绞股蓝多糖体后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未受到明显的影响;经不同浓度绞股蓝多糖刺激的巨噬细胞活性增加;并且对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也有一定促进作用。由此说明,绞股蓝显示了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其中的绞股蓝多糖成分能调节机体免疫并激活巨噬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由来发挥其抗肿瘤的活性。

2.调节免疫的作用

陈立华[3]等学者采用免疫的方法制备大鼠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模型,将绞股蓝皂甙对大鼠灌胃,对照组则采用左旋咪唑对大鼠灌胃进行治疗,观察绞股蓝皂甙对模型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绞股蓝皂甙和左旋咪唑都能使CD4+、CD4+/CD8+得到回升,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原因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衡有关,T淋巴细胞则是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群,由此可知,绞股蓝皂甙能够对复发性口腔溃疡起到一定的调节免疫的作用。薄芯[4]通过实验研究,绞股蓝总甙能够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且呈较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此外绞股蓝总甙对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作用小于胸腺T淋巴细胞;由此得出绞股蓝对细胞免疫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3.降血糖的作用

有学者[5]通过实验研究,给予四氧嘧啶所致的糖尿病大鼠绞股蓝中的多糖成分,可使大鼠的糖耐量得到改善,同时使其血糖得到降低,也不会出现低血糖症状,给予正常大鼠绞股蓝多糖以上并无明显影响。陈丹[6]等学者通过绞股蓝对防治糖尿病肾病(DN)的研究,得出绞股蓝降低血糖的机制可能与绞股蓝中的绞股蓝皂苷刺激胰岛素释放,绞股蓝多糖对α-淀粉酶产生抑制作用,绞股蓝抑制α-糖苷酶的活性等因素有关。

4.抗动脉粥样硬化和降血脂的作用

张炜平[7]等学者先通过制备高血脂症的大鼠模型;然后进行预防和治疗两实验,分别给予两个不同剂量的绞股蓝滴丸(40mg/kg、120mg/kg绞股蓝总甙);后经过观察发现在两实验中造模后大鼠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在给予绞股蓝滴丸低、高剂量后都降低,而使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的比值(HDL/LDL)升高。中药绞股蓝主要是通过降低血脂、抗主动脉壁过氧化、减少丙二醛的含量来抗动脉粥样硬化(AS)[8]。

5.抗衰老的作用

有学者[9]通过给大鼠皮下注射D-半乳糖制备亚急性衰老模型,为研究绞股蓝抗衰老的作用,以胸腺、脾脏指数,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为指标来进行观测;结果衰老模型大鼠的胸腺及脾脏指数在给予绞股蓝后显著升高,丙二醛(MDA)含量减少,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由此提示,给予绞股蓝后对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产生对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清除下丘脑组织氧自由基含量有关。

6.抗氧化的作用

章荣华[10]等学者给予大鼠绞股蓝总苷20mg/kg和40mg/kg连续20天,观察到大鼠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而肾上腺皮质中维生素C(VitC)含量降低,由此表明,绞股蓝总苷不仅能使老龄大鼠抗氧化能力增强而且能使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得到改善。

7.保护肝脏的作用

肖增平[11]等学者将从绞股蓝中分离出来的绞股蓝多糖给予小鼠灌胃7天,再通过注射0.5%的CCl4花生油溶液,建立起肝损伤模型,后给药2次;结果检测出不同剂量的绞股蓝多糖都能抑制肝损伤模型小鼠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降低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提高谷胱甘肽(GSH)活性,降低肝细胞的损伤。由此表明,绞股蓝中的多糖成分能保护肝脏,降低肝脏的损伤。

8.抗溃疡的作用

王宏涛[12]等学者用Okabe氏乙酸烧灼法制备大鼠溃疡模型,给予绞股蓝乙酸乙酯提取物10天后,观察到各剂量绞股蓝乙酸乙酯提取物都能使内皮素(ET-1)水平降低,且随剂量的的增加而作用更显著,同时也观察到其可提高血清一氧化氮(NO),使胃黏膜的修复加快;推测其机制是通过促进一氧化氮(NO)的合成,抑制内皮素(ET-1)释放,维持两者间的平衡和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使再生粘膜成熟度提高来起到抗溃疡的作用。

9.保护肾脏的作用

经研究发现绞股蓝中的绞股蓝总皂甙能够显著的抗肾间质纤维化,调节减轻肾小球硬化,抑制肾小管萎缩。张永[13]等学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给予绞股蓝总皂甙片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在治疗后,其血脂、营养状况、肾功能等显著改善,血红蛋白也明显升高;由此可知,绞股蓝总皂甙不仅能起到保护肾脏的作用,而且还能改善肾功能。

10.讨论

综上所述,中药绞股蓝以其广泛的生物和药理活性,目前被人们广泛的应用于医药领域。相信随着对绞股蓝更深入的研究,提取其有效成分并进行药效药理活性的研究,定将使其在临床上得以更好的开发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徐长福,王冰,任淑婷,等.绞股蓝总皂甙对小鼠S180肉瘤及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2002,23(3):217-219.

[2]杜小燕,侯颖,覃华,等.绞股蓝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9(20):5968-5972.

[3]陈立华,武云霞.绞股蓝皂甙对大鼠ROU模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2012,5(22):35-35.

[4]薄芯.生化复合黄腐酸、青黛和绞股蓝总甙对T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10(6):351-352.

[5]魏守蓉,薛寸宽,何学斌,等.绞股蓝多糖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4):418-420.

[6]陈丹,黄平.绞股蓝防治糖尿病肾病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1,31(7):686-687.

[7]张炜平,马玉婷,许华.绞股蓝滴丸对实验性高血脂大鼠的降血脂作用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04,23(2):25-26.

[8]谭华炳,赵世印,赵斌.绞股蓝的基础研究与组方应用研究概况[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5):532-535.

[9]姚丹丹,黄善华.绞股蓝对亚急性衰老大鼠的抗衰老作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8):4112-4113.

[10]章荣华,张仲苗,耿宝琴,等.绞股蓝总苷对老龄大鼠的抗氧化作用观察[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0,17(4):306-308.

[11]肖增平,吉爱国,宋淑亮,等.绞股蓝多糖对小鼠四氯化碳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8,29(3):186-188.

[12]王宏涛,叶云,肖顺林,等.绞股蓝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0):1437-1438.

[13]张永,肖厚勤,张建鄂,等.绞股蓝总皂甙治疗早期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07,24(10):68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