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药剂型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临床中药剂型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观察

黄艳华

湖南省怀化市麻阳县高村镇城西卫生院湖南怀化419400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中药剂型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7年1~2018年3月本院采用中药治疗的患者120例,将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n=60例)与参照组(n=60例),对实验组患者予以溶液型中药治疗,参照组患者接受混悬剂中药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不良反应、治疗总有效率及药效持续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经不同中药剂型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不良反应、治疗总有效率指标与参照组临床指标数据相比P<0.05,两组数据对比具备价值;实验组患者临床药效持续时间与参照组临床指标数据相比P<0.05,两组数据对比具备价值。结论:溶液型中药治疗方案较混悬剂中药治疗方案具备更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提高药效持续时间,且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在后续临床治疗中可积极应用溶液型中药药物。

【关键词】中药剂型;治疗效果;影响观察

不同配置不同剂型的中药方案在临床治疗中会产生不同的药物持续时间及治疗效果,可见,不同中药药剂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而言是非常重要的[1]。基于此,选取在2017年1~2018年3月本院采用中药治疗的患者120例临床病历作为研究指标,观察混悬剂中药药物与溶液型中药药物治疗中药剂型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在2017年1~2018年3月本院采用中药治疗的患者120例,将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n=60例)与参照组(n=60例),对实验组患者予以溶液型中药治疗,参照组患者接受混悬剂中药治疗。

参照组患者中82岁为最大年龄,40岁为最小年龄,中位年龄是(61.5±1.8)岁;男性患者有35例,女性患者有25例;实验组患者中82岁为最大年龄,40岁为最小年龄,中位年龄是(61.5±1.8)岁;男性患者有35例,女性患者有25例。实验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在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中P>0.05,两组数据对比无意义。

1.2方法

1.2.1混悬剂中药治疗(参照组)

对患者予以混悬剂中药治疗,观察药物药效持续时间、药物作用等情况。

1.2.2溶液型中药治疗(实验组)

对患者予以溶液型中药治疗,观察药物药效持续时间、药物作用等情况。

1.3评定指标

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不良反应、治疗总有效率及药效持续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

显效标准定义为: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病症明显消失。

有效标准定义为: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病症有所改善。

无效标准定义为: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病症未改善或加重。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院采用中药治疗的患者120例临床指标数据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以%形式展开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不良反应、治疗总有效率,卡方检验,以形式展开两组患者药效持续时间,t检验,实验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在临床指标数据对比中P<0.05,则定义为数据对比具备价值及意义。

2结果

2.1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不良反应、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

经不同中药剂型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显效24例,占40.00%,有效33例,占55.00%,无效3例,占5.00%,有效率为95.00%;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参照组患者显效12例,占20.00%,有效27例,占45.00%,无效21例,占35.00%,有效率为65.00%;有10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6%。可知,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不良反应、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与参照组临床指标数据相比P<0.05,两组数据对比具备价值。

表1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不良反应、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例(%)}

3讨论

根据相关医学研究报告显示,衡量制剂疗效的重要指标就是就是生物利用度,换言之同一种方剂采用不同的给药途径会产生不同的生物利用度及药物吸收速度[2]。

口服药剂剂型吸收速度优至差的顺序为:溶液剂-混悬液-散剂-胶囊-片剂-丸剂-包衣片-包衣丸;中药物生物利用度优至差的顺序为:静脉-吸入-肌肉-皮下-直肠或舌下-口服-皮肤。而常见的中药剂型分为乳剂、丸剂、片剂、胶囊剂、散剂、混悬液及溶液型[3]。乳剂中药剂型中吸收效果显著的是口服乳剂,一般乳剂作为吸收促进剂;片剂作为半浸膏片、粉末片的中药药物,其药效较慢,且在片剂制作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4];丸剂作为丸剂剂型中药药物,制作过程中需加入黏合剂与湿润剂,导致中药药物在人体中药效发挥程度及药物吸收度不如片剂急性中药药物;胶囊剂中药药物具备较高的水溶性,其可在胃中破裂,进而使得患者服用药物后可快速吸收、迅速释放及分散药效;散剂中药药物作为粉末状中药药物具备较高的生物利用度,但其会受到患者胃肠液湿润度的影响;混悬剂中药药物其生物利用度差于汤剂[5];溶液型中药药物以汤剂型药物为主,具备较高的生物利用度且根据相关医学研究报告显示,人体在服用溶液型中药药物后可迅速在人体胃内中吸收,具备较高的吸收速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提高治疗效果[6]。不同配置不同剂型的中药方案在临床治疗中会产生不同的药物持续时间及治疗效果,可见,不同中药药剂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本文选取在2017年1~2018年3月本院采用中药治疗的患者120例临床病历作为研究指标,观察不同中药剂型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经过数据对比研究可知,经不同中药剂型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不良反应、治疗总有效率及药效持续时间等指标与参照组临床指标数据相比P<0.05,两组数据对比具备价值,且本组研究结果与梁军,康向伟,段海洋,段卉等人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溶液型中药治疗方案较混悬剂中药治疗方案具备更高的临床价值,可以提高药效持续时间,且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在后续临床治疗中可积极应用溶液型中药药物。

参考文献:

[1]段海洋,段卉.分析60例临床中药剂型对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27):382.

[2]梁军,康向伟.50例临床中药剂型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17):90-91.

[3]王少华.临床中药剂型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观察[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6(10):143-144.

[4]罗月兰.临床中药剂型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观察[J].医学信息,2015(33):361-361.

[5]谭玉英.40例临床中药剂型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347.

[6]郭永刚,胡立磊,樊国燕,等.中药复方制剂对人工诱发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观察[J].中国兽医杂志,2016(3):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