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对地方文献征集利用的职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公共图书馆对地方文献征集利用的职能分析

谢红珍

(溧阳市图书馆,213300)

摘要:地方文献是地方公共图书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图书馆的特色之一。通过地方的文献能够更好的反应出当地的一些关于经济、军事以及政治文化等情况的发展,也能够很好的体现出当地的一些风俗、自然资源等。所以政府以及文化部门对于这方面的工作也是比较重视的,因此对于文献的整理、收集以及开发等方面的工作抓的比较严,更好的发挥出其作用。因此本文就对公共图书馆在当地的文献征集、整理以及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更好的促进公共图书馆的文献征集和利用的功能,为提高公共图书馆的作用而提出更好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利用;职能

一、本地文献的收集方法

(一)从出版社、民间以及网上购买

当前存在的本地文献,仍然还是以购买和征订为主,或者向出版社去进行购买。一些公关图书馆对于文献资料的采编相对比较严格,需要专业的采购人员进行采购。

(二)接受他人的捐赠

通过媒体等方式,向社会上更多的拥有本地文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宣传,让他们能够自愿的把一些有用的文献能够贡献出来捐赠给图书馆,使这些资料文献能够被更好的保存下来,让更多需要的人去使用。

(三)上门采访、主动征集

在收到有本地文献信息的时候要及时的派相关的负责人前去打听和征集。或者通过调查以及上门采访的工作,了解一些关于本地文献的情况,如果有合适的本地文献,可以进行协商,让拥有者能够主动的将文献资料

(四)采用科学技术进行复制

对于一些珍贵的、老的文献,可以通过拍摄或者扫描的方法来进行复制,将其文献进行重新的整理后放入公共图书馆供大家阅读。

二、提升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的方法

对地方文献进行开发和收藏是利用文献的最基本方法,通过对地方文献的寻找、开发以及整理,把一些有用的、有价值的文献提供给更多的人参考以及使用。学者在进行各个领域研究的时候,往往也通过一些文献作为有效的参考。

(一)加强网络建设

随着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图书网站建立起来,并且通过网络共享的功能来让更多的地方文献能被共享和利用。所以当前的公共图书馆不仅仅要关注图书馆的书籍文献的整理,更要对网络图书馆进行建设和利用,让更多的地方文献能够发挥出其作用,在网络共享中被更多有需要的人利用。

(二)加强便民服务

公共图书馆要发挥自己的功能,为当地更多的百姓、企业以及政府提供相关的服务,让堵住能够更好的进行查阅以及利用。在进行服务的时候,要从寻找、阅读、休息等三个方面来进行完善,让更多的读者能够轻松愉快的享受阅读,让更多文献能够更好的被利用,发挥出真正的价值,只有方便了更多的读者阅读,公共图书馆以及本地文献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功能。

(三)开展文献服务活动

本地的文献一直以为都是当地的公共图书馆中最富有特色以及被翻阅和借读最多的。因此,本地文献部和外界的交流相对较多,也同时会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开展教育基地以及研究生研究创作的基地等等,来延伸出本地文献的服务。

(四)加大收集的力度

本地文献的资料其实是非常丰富的,只是当前很多地方的公共图书馆没有重视这块,因此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去开发一些本地文献。对文献进行深加工是利用地方文献的重要内容。图书馆在做传统服务的基础上,还应紧跟时代步伐,利用所掌握的大量的文献资源和检索查工具,筛选、加工出读者所需的各类专业信息,以便及时地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

(五)提高宣传的力度

公共图书馆要公开的向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进行宣传本地文献的重要性以及作用,希望能够得到更多当地政府以及人民的支持,从而增进他们对本地文献作用的了解,从而更好的提高使用率。基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是一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是其他任何一个部门也替代不了的工作。随着人们对地方文献的整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研究成果的大量出现,必将更大方便人们对文献资源价值格发掘与利用,使地方文献资源尽可能为社会所共享。

三、网络环境对公共图书馆的影响

(一)公共图书馆提出新的衡量标准

传统的图馆其藏书的规模以及是否能够独立的向社会人群提供服务的能力决定了其社会的地位,但是现代化社会的图书馆衡量标准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现代化的图书馆的社会地位是根据其是否拥有自动化、信息化的阅读设备,为读者提供本地文献的广度以及层次的深度所决定的,同时其服务对象的范围、数量以及地位等方面都是衡量的标准。

(二)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于图书馆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读者之前重视纸质书本的差别,但是现在更加注重信息的及时性和获取知识的效率等。因此在互联网极速发展的今天,读者对于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质量要求更高,其希望能够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完成复杂的检索,特别是对于一些本地文献希望能够得到专业图书管理员的帮助。

(三)对信息服务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是以实物作为资源的载体,其信息传递的模式是通过对资源的采访、整理以及流通来实现的,这种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极大的限制了信息的传播,大大降低了信息传递的开放性、时效性以及流通率。随着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不断的使用和普及,中国教育科研网实现了与互联网进行连接的功能,进而实现了我国本地文献在网络信息共享系统的建立,从而使资源通过互联网得到了有效的传播。

(四)对本地文献保障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对图书馆本地文献的保障模式也提出更多新的要求,例如提高区域性图书馆资源共享的能力,加强图书馆获取本地文献的渠道能力。另外根据互联网以及读者的需求来提供更丰富的本地文献,从而提高图书馆本地文献的多样化,丰富图书馆的本地文献。最大限度的实现本地文献的社会保障模式。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应加快创新服务的步伐,推动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

总结

当前的环境决定了公共图书馆的作用正在发生很大的改变,因此在管理模式上也要进行更大的创新,让本地文献能够真正的发挥出其价值。所以在建设本地文献资料的时候,每位工作人员都要有很好的意识,制定出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文献征集策略,从而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另外我国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发展,针对图书馆建立了自动化、网络化以及数字化的现代信息保障体系,极大的提高了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及传播效率。因此信息服务方式的改变使得实物文献也充分发挥了其自身的价值,同时还扩大了信息的传播空间,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并且图书馆的服务重心也逐渐向以读者为中心进行了转变,此外,图书管理人员的服务不再是被动的执行,其需要主动的向读者提供服务和帮助,通过互联网技术向读者展现更全面、更丰富的本地文献,从而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的网络资源和纸质书籍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明芳."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中文信息6(2017).

[2]扈艳丽.加强地方文献建设,提升公共图书馆核心服务能力[J].现代国企研究,2018,No.138(12):144-144.

[3]罗明.公共图书馆如何开展地方文献研究[J].芒种,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