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思路总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5
/ 2

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思路总结

刘辉

国网安庆供电公司

摘要: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为了提高电力配网的运行效率及稳定性,需要实现自动化运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调度管理的合理性,保证电力配网具有良好的可控性。但是,在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只有采取正确的对策,妥善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效的提高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质量。本文将对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对策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这些技术的应用大部分需要电力供应,因此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的电力系统中,电力配网已经基本实现自动化运行管理,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大量的问题,只有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保证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获得良好的实施效果。

2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没有形成正确的管理模式

在目前的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中,没有对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连接,造成电力配网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协调度不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配网运行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如果存在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的现象,就会造成电力配网的运行效率无法满足要求。在目前的管理模式中,不同环节的工作人员存在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导致技术管理没有形成明确的目的性,对工作人员获取专业知识的速度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电力配网中的技术与设备需要受到合理的调控,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为管理工作设计完善的管理模式,有效的减少管理问题的发生。

2.2自动化设计存在缺陷

在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中,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是最重要的环节,是保证自动化运行管理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为了保证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的顺利实施,必须做好自动化设计工作,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但是,在目前的电力配网管理的自动化设计中,经常会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一些设计过度重视经济效益,没有对配网运行管理的需求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无法满足设计要求,进而出现配网运行效率降低,阻碍电力系统的发展。

2.3运行模式与管理模式契合度不足

为了保证电力配网的运行效率,必须提高自动化管理模式的合理性。但是,在目前的电力配网自动化管理工作中,采用的管理模式存在与运行模式契合度不足的问题,不利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参与管理的工作人员在技术能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造成自动化运行管理无法正常运行。此外,由于管理模式存在与运行模式契合度不足,工作人员的经验不足,同样会对自动化运行管理的实施造成一定的影响。

2.4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限

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是一项难度较高的工作,在实际实行过程中需要应用多个专业的知识与技术,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因此,为了提高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与技术能力,尤其是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面,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目前的配网运行管理工作中,大部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限,无论是在职业素养还是技术能力方面,都无法满足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的要求,不利于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

3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为了妥善的解决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对策:

3.1制定完善的管理模式

为了保证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的顺利进行,必须制定完善的管理模式,并保证管理模式能够完全适宜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现状。例如,在人员配置方面,由于自动化运行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较高,我们需要根据这一特点重视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制定与此相关的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制约,提高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

3.2保证自动化设计的科学性

在电力配网运行管理的自动化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运行管理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的设计方案,确保自动化设计适合应用在配网运行管理中,避免设计中存在缺陷。例如,在进行自动化设计时,必须充分参考电力配网的供电能力以及用户的电力需求,并且考虑配网自动化运动管理的要求与目标,采取针对性的设计方案,确保自动化设计能够满足这些要求,促进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的实施。与此同时,在自动化设计过程中,应避免因节约成本而忽略了设计的功能性,需要从整体出发,促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

3.3改进电力配网的运行模式

在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的过程中,配网的运行模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保证配网运行模式的科学性,才能有效的提高自动化运行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所以,我们需要对配网的运行模式进行改进,促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由于不同的电力配网所在地区不同,气候条件、电力需求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而配网运行模式的改进需要参考这些因素,确保运行模式适合配网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能够获得良好的效益。与此同时,在配网运行模式的改进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供电不平衡的区域,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对其进行合理的调整,提高配网运行模式平衡性、稳定性、可靠性。

3.4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有效的提高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必须重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确保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能够顺利的实施,提高运行管理效率。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高水平的工作团队,从电力企业内部选拔综合素质较强的人员,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也可以从外界招聘综合能力较强的专业人员,提高配网运行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与此同时,还要根据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的特点建立系统维护部门,对自动化系统进行全面的维护,保证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工作质量。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电力配网运行管理工作质量是影响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的关键因素。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电力配网运行管理中也基本实现自动化管理,有效的提高了电力配网运行管理水平。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自动化运行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高配网运行管理水平,保证管理质量,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子龙.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探究[J].科技展望.2016(04)

[2]魏廷科.电力配网自动化运行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

[3]黄嵘彪.配网自动化建设以及运行管理问题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1)

[4]张冲,王凯,王宇恒.电力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监控安全保护探讨[J].电气技术与经济.2018(06)